朱曉芳
(河南省中醫(yī)院,鄭州450002)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50例腸梗阻的護理體會
朱曉芳
(河南省中醫(yī)院,鄭州450002)
腸梗阻作為外科常見急腹癥中的一類疾病,主要是由于內(nèi)容物在通過腸腔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或發(fā)生堵塞,這樣不僅會導致腸壁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及功能出現(xiàn)障礙,更重要的是會導致腹痛腹脹,同時有惡心嘔吐以及排便困難甚至是停止的臨床癥狀,從而影響到機體的內(nèi)分泌以及生理功能的紊亂。給患者帶來身心上的痛苦,而且腸梗阻的病因復雜多變,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若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果采用手術治療風險較高,而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避免了手術,所以本文對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腸梗阻的臨床效果和護理體會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1,2]。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經(jīng)我院確診的50例腸梗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12~78歲,平均(45±8.6)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和治療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情等無明顯差異(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腸梗阻的診斷標準[3],均確診為腸梗阻疾病,其中有32例患者存在腹部手術史,所有患者均無藥物過敏史,均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性疾病以及系統(tǒng)疾病,排除妊娠期或處在哺乳期的婦女。本次研究是在所有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進行的。
治療方法
均對兩組患者的腸胃進行減壓措施,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進行抗感染治療以及清潔腸道等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yī)方法,依據(jù)“通里攻下、理氣開竅”的原則,對腸管狀態(tài)進行改善,減少腸液的分泌來達到緩解腸梗阻的目的,進行中醫(yī)治療的給藥方法包括:①經(jīng)胃給藥:患者入院之后經(jīng)胃管給予中藥進行治療,劑量為每次100~120 mL,3~4次/d,當每次給藥之后需要進行夾管2 h,然后再進行腸胃減壓,給藥速度以及藥液溫度都需要適合,否則會加重患者腸胃的不適感,甚至發(fā)生反胃嘔吐的現(xiàn)象。②經(jīng)直腸給藥:將200 mL左右的中藥湯劑經(jīng)患者直腸給藥,給藥之后需要在結腸內(nèi)保持半小時左右,這樣有利于腸道的吸收。
護理方法
1.??谱o理。由于患者需要住院治療,長期臥床,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翻身拍背以預防褥瘡及其他感染的發(fā)生;除此之外需要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整潔干凈,空氣通暢,定期進行消毒措施。對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補水要適當,及時補充鉀離子,并及時記錄患者24 h的尿液量;需要按時對患者進行經(jīng)胃或者經(jīng)直腸給藥,需要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胃腸減壓,在減壓的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注引流的胃管是否通暢順利,還要對引流液的顏色和容量進行及時觀察和記錄,當引流液的顏色從草綠色變?yōu)榈S色甚至是澄清的時候,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轉;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電圖、血壓以及肝腎功能的變化。對于那些病情沒有好轉,排便以及排氣仍然比較困難的患者需要及時轉為手術治療,手術前的準備需要提前做好,囑咐患者需要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進行看書或者電視來放松精神壓力,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鎮(zhèn)靜解痙攣劑,不能用嗎啡等鎮(zhèn)痛劑來給患者止痛掩蓋病情以免延誤病情。
2.飲食護理?;颊叩呐R床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等基本消失或者排氣排便的功能恢復正常,腹部進行透視發(fā)現(xiàn)腸梗阻消失,病情平穩(wěn),患者可以進食少量流質食物,如米湯等,禁止服食容易引起腸脹氣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等;若病情依然平穩(wěn),患者則可進少量粥、面條等,隨之飲食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需要適量,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禁止服食生硬辛辣的食物刺激腸胃。
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而且要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病因病理,疏解患者心中疑惑,盡快消除患者心中恐懼,使患者心情保持平穩(wěn),樹立自信心,積極面對疾病治療,而且要向其介紹病房的環(huán)境以及主治醫(yī)生、護士等;在采取各項護理措施之前,動作需要輕柔,及時向患者講解進行護理操作的必要性,而且要及時向患者告知病情進展情況,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得到解除。
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排便排氣恢復正常,胃腸功能同樣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排便基本恢復正常,胃腸功能同樣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沒有緩解甚至有加重的跡象,心率發(fā)生加快現(xiàn)象等。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對照組25例患者中總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為84%,而治療組25例患者中總有效率為92%,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討論
腸梗阻作為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病因復雜,致死率較高,治療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若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對這種病的治療臨床上比較重視,采用手術的方法風險較高,安全性較低,術后比較容易復發(fā),加重患者身心上的痛苦。目前采用較多的則是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西醫(yī)治療可以起到平衡人體內(nèi)的水電解質和酸堿水平,達到腸胃減壓的目的,而中醫(yī)治療則可以達到降低腸管的通透性,改善腸管狀態(tài)以及腸道微循環(huán),減少腸液分泌,這種方法可避免手術后復發(fā)的風險,提高了安全性,而中西醫(yī)治療之后,采用科學舒適的護理措施對治療效果的提高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緩解患者在治療后的不良情緒,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除了疾病方面的常規(guī)護理,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方面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這樣不僅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也使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5]。
參考文獻
[1]劉樞玉,陸英,袁麗莉,等.大黃芒硝聯(lián)合石蠟油輔助治療腸梗阻的護理體會[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6):144-145.
[2]沈小春,劉海燕,萬雪,等.無痛胃鏡引導下鼻腸梗阻管置入在小腸梗阻診斷治療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4,43(26):3495-3497.
[3]張敏,孟曉巖,陳念鈞,等.多排螺旋CT小腸成像與單氣囊小腸鏡在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小腸梗阻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4,54(27):51-52.
[4]李紅.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非胃腸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32(1):204-205.
[5]謝新波.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腹部外科胃腸功能障礙臨床體會[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8):77-78.
(收稿日期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