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根
【摘要】由于職高院校招生的廣泛性,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呈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與此同時,物理課程具有邏輯性強、抽象性等特征,導致學生難以有效把握物理知識點,增加學生物理學習難度。在此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整體推進策略是縮小職高學生物理學習差距,促進全面學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措施。本文筆者將基于職高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探究實現(xiàn)職高物理教學整體推進的有效路徑,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職高 物理教學 整體推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94-01
前言:在國家重視教育事業(yè)的前提下,職高院校得到較大程度上的發(fā)展,導致各大職高院校實施擴招政策。在此背景下,職高院校降低招生標準,致使學生間的差距逐漸增加,使得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參差不齊?;A好的學生能主動學習物理,且取得較好成績,而基礎差的學生難以深入理解物理理論,從而降低物理學習興趣。在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整體推進學生物理成績成為高職物理老師研究的重點。
一、職高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
不管是普通高中,還是職業(yè)高中,物理均屬于學生學習較困難的學科。而對于物理學科難學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內(nèi)容:
1.物理學科特征
職高物理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觀念,迫使學生掌握全面的物理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應用至日常生活中去。物理學科屬于專業(yè)基礎課程,與多門學科均存在密切聯(lián)系,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保障。職高物理比初中物理理論知識更加繁雜,內(nèi)容更加抽象,既是初中物理知識的深化,也是初中物理知識的延伸。在職高物理教學過程中,應做好初中物理與職高物理的銜接工作,增加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保證物理教學質(zhì)量。
2.學生心理狀態(tài)
初中物理理論知識較為簡單,學生容易掌握。職高物理,相對復雜,需要學生思想方式發(fā)生質(zhì)的轉(zhuǎn)變。學生心理狀態(tài)是物理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老師應及時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學生的差異為依據(jù),開展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物理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轉(zhuǎn)變物理學習思維方式。
3.教師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諸多職高院校的物理教學方式仍采用落后的教學方式,將教學中的“教”視為重點,忽視學生的“學”。在此基礎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體現(xiàn),學生僅僅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極大程度上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高職物理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高,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職高物理教學整體推進的有效路徑
1.直觀教學方式
在初中物理知識學習前提下,為職高物理學習奠定基礎,通過更深層次的職高物理知識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一方面,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物理原理與規(guī)律。另一方面,促使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得到培養(yǎng)。
在職高物理教學過程中,為達到整體推進的目的,適當增加職高物理教學的直觀性,引導學生分析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多媒體與實物模型等為媒介,開展具有指導性的物理教學,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工作,迫使學生通過初中物理知識達到理解職高物理理論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利用演示性物理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明確物理現(xiàn)象原理,達到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例如,在講解電場相關知識點時,以直觀性教學方式為指導,在復習初中物理中的電路、電壓、電流以及歐姆定律等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的學習電場知識。
2.堅持漸進性教學原則
相較而言,職高物理學科難度有所增加,而職高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整體偏低,導致職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高。老師應以學生為依據(jù),掌握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堅持漸進性教學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老師要秉承著負責、耐心的態(tài)度,層層遞進的解決相關難題。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科學制定教學進度,合理安排課后作業(yè),避免出現(xiàn)作業(yè)與學生知識掌握不相符合的狀況,達到維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在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為達到整體推進的目的,堅持漸進性教學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角。在職高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以學生為主,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老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致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體現(xiàn),日漸抹殺學生物理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致使職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高。在此背景下,老師應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分類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開展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物理教學活動。針對職高學生而言,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第一,物理學習能力強、成績好的學生;第二,物理學習能力強,但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第三,物理學習能力一般,且成績一般的學生;第四,物理學習能力較差,且成績差的學生。在學生分類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因地制宜,進行分層教學,進而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三、小結(jié)
總而言之,物理屬于職高各學科中的重點與難點,是影響學生全面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近幾年,由于職高院校實施擴招政策,致使職高院校學生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顯著。在此背景下,為達到職高物理教學整體推進目的,物理老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物理教材內(nèi)容為依據(jù),結(jié)合直觀教學方式與漸進性教學原則,做好初中物理知識與職高物理知識的銜接工作,保證職高物理教學的穩(wěn)定性,提高職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促進職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鳳華.職高物理教學整體推進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3,04:72.
[2]苗倩.淺談職高物理教學整體推進的有效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26:233.
[3]湯俊.教育敘事在職高物理教研中的實踐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8.
[4]王國成.在職高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學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