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華
淺談高校精細化管理
董秀華
摘要: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被運用到高校管理中,本文從高校精細化管理定義出發(fā),探索高校精細化管理途徑,突出在高校精細化管理中的注意點,以期高校管理效率獲得提升。
關鍵詞:高校;精細化管理;路徑
一、精細化管理起源
泰勒,科學管理之父,于1911年在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他根據(jù)自己早年在工作中的經(jīng)歷總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培訓操作方法,使工作效率獲得了極大地提高。這也是第一本關于精細化管理方面的著作。20世紀50年代,精細化作為管理概念被日本企業(yè)提出,現(xiàn)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所接受。隨著其研究的深入,精細化被運用到高校教學、學生等方面的管理中。
國內(nèi)精細管理工程的創(chuàng)始人劉先明提出了“四細”(兩細分、兩細化)——細分市場和客戶,細分崗位及職能,細化目標、指令等,細化程序。精細化管理強調的是其執(zhí)行力,管理工作要有制度,有程序。北京大學精細化研究中心為主任汪中求則認為所謂的精細化,就是在管理中要有重點,抓關鍵,量化管理標準,對其進行考核,督促其執(zhí)行。要實行剛性的制度,規(guī)范人的行為,強化責任的落實,以形成優(yōu)良的執(zhí)行文化。
二、高校精細化管理定義
所謂精細化管理,就是管理單位或管理者運用計劃、組織、控制、領導等工作,對單位的固有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運用,來達到預期的目標。而高校精細化管理就是把高校教學資源進行細化,使高校有限的教學資源發(fā)揮到無限大。其中包含了四層含義,一是為高校管理是一個過程,二是為高校管理的核心是達到教學目標,三是高校管理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是利用高校現(xiàn)有的各種資源,四是高校管理的本質為協(xié)調。高校精細化管理可以總結為“精確定位,合理分工,細化責任,量化考核”。“精確定位”就是高校各崗位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自身的崗位職責來執(zhí)行工作,不越距不越位,各施其責。就像教師不會隨意去修理教學設備,總務人員不會去檢查批閱學生的作業(yè)是同樣的道理?!昂侠矸止ぁ眲t是高校按照實際情況及崗位需求,將任務分配到每一個工作人員。做到人人有事,人人有責。每位工作人員都有自身需完成的工作,也不會有工作無人負責、分工重疊、互推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細化責任”就是根據(jù)每一個崗位職責細化其具體工作要求。例如教師必須完成備課、授課、作業(yè)布置及批改、輔導、考核等一系列職責?!傲炕己恕本褪菂⒄湛己酥笜藢ζ涔ぷ魍瓿啥冗M行量化,通過考核得出考核分數(shù)。
三、高校實施精細化管理途徑
(一)打造良好的校園精細化管理氛圍
高校要將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念,全面滲透于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滲透于管理的整個過程。例如在制定規(guī)劃、措施時,要注意精細化,每一步都要經(jīng)過精心考慮設計。要讓這個意識成為高校管理者的自覺意識。這樣高校精細化管理才會有所保障,學院的管理水平、高度才會進一步提升。當前的社會形式,對高校管理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想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做好經(jīng)驗交流,取長補短,并將所學理論聯(lián)系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樹立高校管理人員良好責任意識
規(guī)范化、精細化、人性化是現(xiàn)代管理學中管理的三個層次。而精細化是建立在規(guī)范化的基礎之上的。高校管理也要實現(xiàn)三化。要想實現(xiàn)三化,高校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要“九有”即有目標、有責任、有信息、有思路、有步驟、有重點、有考核、有反饋、有特色。也就是說每一個高校管理人員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清楚了解自身的崗位職責,工作中要做到把握分寸,把握節(jié)點。要將嚴謹?shù)墓ぷ髯黠L貫穿于自身的管理工作中。
(三)嚴格制定高校制度
要實現(xiàn)高校管理精細化這一目標,高校要制定高校管理制度,既要有職能性制度,又要有操作性制度,如《班主任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指導學生實踐獎勵制度》、《教師獎勵制度》、《教師培訓獎勵制度》等。要對各項工作有嚴格的標準和衡量標準。要讓每一個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及責任。要有制度來約束管理人員自身行為,逐步形成習慣,演化為管理人員的個體行為。同時需適時對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使精細化管理程度獲得進一步提高,使高校工作能夠持續(xù)有效開展。
(四)明確高??己酥贫?/p>
要想落實高校崗位職責,需將崗位職責進一步具體細化。明確每一個崗位要求,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責任。例如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學工處工作人員,院系黨總支書記、團支書、輔導員、學生干部等具體職位需明確其具體職責,做好自身的工作,使學生管理工作獲得順利開展。在精細化的同時要結合人性化。要充分發(fā)揮每個崗位每個管理人員各自的特長,在現(xiàn)有制度下靈活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只有精細化和人性化的有效結合,才能推出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不斷創(chuàng)新。
另外對管理人員工作開展公平、公開、工作的考核,獎勵與考核相掛鉤。對在教育管理中有業(yè)務能力強的,師德高尚的,有突出貢獻的管理人員,要加大獎勵制度,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四、高校實施精細化管理注意點
(一)把握精細化管理原則與方法
首先需明確高校精細化管理目標,制定高校各項制度,以此來引導管理人員的工作規(guī)范,約束其行為,需明確管理人員獎懲措施,以便于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其次,嚴格控制高校管理。既然高校已制定了各項規(guī)則制度,那就必須確保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有效執(zhí)行。對執(zhí)行情況的反饋,能起到有效的監(jiān)督作用。第三,在獎懲中要注意“四性”——警告性、確定性、及時性、公平性。需在校內(nèi)開展規(guī)章制度學習教育,要做到獎懲兼施,明確違反制度將受到懲罰,強調其責任,起警示作用。同時明確表現(xiàn)出色將受到獎勵,帶動積極性。獎懲要公平,不要因人而異,同時要即時,不要拖泥帶水,讓人產(chǎn)生僥幸心理。
(二)注重高校精細化管理過程
不要為了想實現(xiàn)高校精細化管理而實施精細化。應多注重高校精細化管理的過程,更應關注高校教職員工、師生的發(fā)展。
(三)充分調動廣泛師生的積極性
實施高校精細化管理的目標之一是調動廣泛師生的積極性。當實施精細化管理后,去最初的目標相背離的話,那么實施高校精細化管理也就毫無意義可言,人性化也就無從談起。
(四)注重人性化發(fā)展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點。高校精細化管理不能以一蓋全,不能一個標準走到頭。而更多的是注重發(fā)揮個人特點,注重實施個性的展現(xiàn),從而體現(xiàn)個性化教學。
高校精細化管理需要的是完善的管理層,健康的管理系統(tǒng),公平公正的分配任務及責任。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我們需要對每一個步驟都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精細考慮。這樣管理工作才能實現(xiàn)精細化,管理公正才能出成果。當“精細化”成為高校管理的核心時,高校管理必能獲得長足進步。(作者單位: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為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模式》(課題編號:Djsz201536)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董秀華(197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