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梅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即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是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的前提條件。幼兒教師在美術教育中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觀點,真正做到“六大解放”,就能讓孩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敢于想,敢于做,敢于創(chuàng)造。
一、解放兒童的眼睛
陶行知認為,傳統(tǒng)的封建教育思想給兒童帶上了一副封建的有色眼鏡,讓他們脫離社會實際生活,成為無益于社會的小“書呆子”。他指出,應該讓幼兒觀察大自然,對大社會進行分析,在大自然、大社會的懷抱中,陶冶性情,鍛煉意志,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兒童美術教育中,要豐富兒童的視覺。兒童看到的美妙的大自然,奇異的花草樹木,可愛的動物,身邊的人和事,等等,都是孩子創(chuàng)造的源泉。解放兒童的眼睛,讓他們看得更廣更真更美妙,生活的絢麗多姿,大自然的五彩繽紛。通過兒童的畫,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個個奇趣的世界。比如中班美術活動《秋葉兒跳舞》,讓孩子走出活動室,看一看秋風中跳舞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不同的,每一雙眼睛都是獨特的,那么所反映的作品跳舞的葉子就是千姿百態(tài)的。
二、解放兒童的頭腦
陶行知認為,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見、曲解、幻想裹頭布包裹了起來,要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就必須“把它一塊一塊撕下來,如同中國女子勇敢地撕下了裹腳布一樣”,“如果中華民族不想以三寸金頭出現(xiàn)于國際舞臺,就要把裹頭布一齊解開,使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突圍而出”。
在兒童美術教育中,不需要講究色彩的配置合理、畫面的布局得當、形象的逼真準確、線條的流暢優(yōu)美,應該強調的是自由的想象,為孩子插上自由的翅膀,在兒童的世界里翱翔。兒童的世界是純真的、有趣的,教師需要用有趣的語言、形象的動作激發(fā)孩子,讓孩子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甚至天馬行空。
三、解放兒童的雙手
陶行知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對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許動手,動手就要打手心,往往摧殘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他以愛迪生做實驗為例,呼吁教育者要向愛迪生的母親學習,要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讓孩子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真知。兒童美術教育中,充分調動幼兒充滿靈性的雙手和身體,讓他們在做一做、玩一玩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比如大班美術活動《我們來運動》,我們讓孩子們動起來,在歡快的氛圍中,幼兒們張開雙臂,躍動雙腳,一起模仿拍皮球、游泳、跑步、跳繩等運動。在動動身體中,幼兒的身體得到了舒展,心情得到了釋放,并且抓住機會觀察,觀察在運動中四肢的動態(tài)、身體的變化,在作品中幼兒會注意人物的動態(tài)變化,創(chuàng)造既有動感又充滿快樂運動情緒的作品。
四、解放孩子的嘴
陶行知認為,中國人一般習慣是不多說話,兒童沒有言論自由,大人說什么,小孩就聽什么,照著做,久而久之,形成盲從的陋習,這種情況不利于兒童成長。他指出,小孩子得到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
比如美術欣賞活動《吶喊》,美術欣賞教育是一種給兒童以豐富而復雜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動。在這種特殊的精神活動中,兒童要獲得各種各樣的心理感受,把認知對象變?yōu)榍楦畜w驗的對象。對藝術品的初步印象,是兒童進入美術欣賞的第一步,這一步應把兒童鮮活的個人體驗放在優(yōu)先位置,由此出發(fā)再討論其他問題。兒童在欣賞藝術品的瞬間,把所看到的、感覺到的和體驗到的東西都匯集在一起,表現(xiàn)出特定表情、姿態(tài)、動作和聲音,他們的思維會奇跡般地活動起來,畫面一出現(xiàn),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一個骷髏頭!”“他耳朵疼?!薄昂煤ε卵剑 焙⒆拥挠^察多么直接,也瞬時進入了情感中,老師只要逐步引導幼兒說出感受,敢于表達。幼兒在自主的表達中,會從對畫面的第一印象逐步深入到整個畫面甚至一些細節(jié)的欣賞。這才是幼兒的欣賞。
五、解放兒童的空間
陶行知認為:“從前的學校完全是一只鳥籠,改良的學校好比放大的鳥籠,要把孩子從鳥籠中解放出來?!币夥庞變嚎臻g,讓他們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青山、綠水、日月、星辰等,自由地對宇宙發(fā)問,與萬物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學習。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例如組織《春天來了》活動,幼兒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可以帶領幼兒走進春天,感受春風拂面、看看桃紅柳綠、聽聽鳥兒歡唱。這其中蘊含了色彩、線條、遠近、疏密、動靜等不同的美的元素,而我們想讓幼兒感受和發(fā)現(xiàn)的不正是變幻與靈動的自然之美嗎?讓幼兒獲得充分的感知經驗,他們的作品才可能有東西可表達,而且每個孩子會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創(chuàng)作,不需要模仿大人或同伴。
六、解放兒童的時間
陶行知指出: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之解放。然而,現(xiàn)實卻使陶行知很擔憂,他說:“一般學校把兒童的時間排得太緊。一個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贝罅康膫鋺?zhàn)考試占據了時間,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形成無意創(chuàng)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使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他認為,如果能使兒童從繁重的學業(yè)中解脫出來,就會為其贏得大量的時間。有了時間,兒童就可以多看、多項、多說、多動手、多參與實際生活,在沐浴民主、自由、寬松的同時,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也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幼兒園的美術集體教學活動都有著相應年齡層的時間規(guī)定,由于種種原因影響,活動中常常會有部分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來不及完成畫作。老師不經意間的催促和打斷等行為,無疑給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激情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因此,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解放幼兒的時間,讓他們盡情地揮動畫筆。如果時間實在不夠,就應該鼓勵幼兒利用晨間來園時間、午休時間或者回家時間等,繼續(xù)完成作品。讓幼兒在充分的時間里遨游畫海,揮起童真的畫筆,畫出一片想象的畫卷。讓幼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因為每個幼兒都是小畫家。
總之,我們要堅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調動幼兒各個感官,為幼兒的表現(xiàn)和探索提供自由寬松的支持性環(huán)境,同時將“六大解放”理論和“教學做合一”方法滲透其中,開展活動。既滿足幼兒共性的需要,又為幼兒個性化的需求創(chuàng)設條件,使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嘗試表現(xiàn)、體驗多種形式的美,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