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銅梁區(qū)巴川初級中學校 陳安平
指導學生看書,學會看書,培養(yǎng)自學能力,看書預習時不放過任何一段文字或圖表,理解課本內涵,勾畫重要的文字,批注心得體會和疑問,便于在集體學習和探究時把握重點和方向,預習后,做適當練習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查,明白自己的收獲與不足,更好地掌控接下來的課堂學習。
物理學科的特點是透過事物現(xiàn)象看本質,用圖示能夠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更直觀、更易分析、更能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各個要素,使問題的探究顯得簡潔明了。
物理學中公式即事物的原理,在分析解決問題時,抓住問題的本質,有針對性和方向性地分析綜合,進行變量控制等,更容易得出探究問題的結果。
物理問題的很多已知條件都是隱含在一些看似無用的字里行間里的,會抓關鍵字,也就是領會了事物探究的方向,抓住了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對問題的解決起著迎刃而解的作用。如題目:在裝有水的燒杯中放入一木塊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 )
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對題目中的關鍵字詞“裝有”的理解對正確解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理學習是建立在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基礎之上的,我們在學習和掌握物理基本知識時,要進行歸類整合、對比分析,如每一個物理量,都要理解它的定義、物理意義、計算公式、單位以及對常見值的衡量和估算等。如下圖就是我們復習電學實驗時的一個歸類表。
物理學中的很多問題光憑理論的分析還不夠,必須結合生活實際對問題進行有條件地分析,如用電器的耗電量與間斷工作性問題的分析,用W=Pt計算出的電能與實際耗電量之間最需弄清楚的是時間t的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