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麒麟
(河南省商水縣電視臺,河南 周口 466100)
媒介競爭下的新聞編輯素養(yǎng)
張麒麟
(河南省商水縣電視臺,河南 周口466100)
摘要:隨著媒介激烈競爭時代的到來,除了傳統(tǒng)的適應編輯工作的素質要求以外,新的時代給編輯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超越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筆者試從幾個方面著手,探析媒介競爭下的新聞編輯的素質要求。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輯;媒介競爭;素質要求;編輯
當前,隨著媒介激烈競爭時代的到來,編輯角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信息過剩的壓力、讀圖時代的消費需求、媒介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媒介機構的發(fā)展,都使得編輯工作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除了傳統(tǒng)的適應編輯工作的素質要求以外,新的時代給編輯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超越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
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明辨是非能力
隨著社會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發(fā)展、變革,社會變動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斷涌現,新觀念層出不窮,社會信息量驟增。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除了應具備新聞專業(yè)知識外,還要有較強的敏感性、較深的洞察力、較新穎的思路,有較寬泛的知識面,對各方面的知識要做到略知一二。因此,編輯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明辨是非能力。政治素養(yǎng)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也是區(qū)分電視新聞編輯與文藝、電視劇等其他類別編輯的一個顯著標志。我國的電視新聞編輯必須有強烈的政治感,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將主觀傾向融于客觀報道之中。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求編輯必須具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善于見微知著、明辨是非。必須具備“德”“學”“才”。具體指要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較好的文字修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對所有稿件必須明辨是非,把好政治關、政策關和策略關。除此之外,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嚴格遵守新聞規(guī)律,恪守宣傳紀律和原則,最終通過大量新鮮生動的新聞事實,形成新聞節(jié)目的不同主題,以健康向上的新聞產品去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
二、要不斷積累生活素材和提升專業(yè)技術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視新聞編輯應不斷進行知識儲備,開拓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面對的新聞稿件涉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多個角落,只有博覽群書,處處留心,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善于積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曉中外,對當地的經濟形勢,地域特色,民風民情民俗,文化背景等能透徹地把握與理解,才能及時對擺放在自己面前的稿件作出正確的認識、判斷和取舍。其次,還要有熟練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要注意檢查和核對稿件與畫面的情節(jié)內容和基本事實有無差錯,前后有無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有無虛構、添加、嫁接或“張冠李戴”,同時,還要注意把好文字聲畫關,一組電視新聞的組織,包括稿件的比較選擇、修改加工、稿件組合、同期聲運用、后期配音合成制作等,是在十分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的,因此要求編輯要熟練地掌握制作標題、內容提要、畫面組合、改稿配稿等,要懂得配音、錄制、復制、畫面處理等技術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編播的速度和質量,以及新聞的安全播出。
三、不斷提高和樹立為受眾服務的能力和思想
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媒體主要是作為一項公共事業(yè)而存在,所以,電視新聞編輯必須不斷提高為受眾服務的能力,牢固樹立為受眾服務的思想,時刻了解和滿足觀眾需要,才能促進電視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這樣的認識深度與高度,電視新聞節(jié)目編輯人員的作品才能真正具備貼近性,做到在制作節(jié)目過程中以受眾為中心,在選擇取材角度時努力對準其品味,滿足其需求,這樣,電視新聞節(jié)目也才能往更高層次上發(fā)展,把新聞節(jié)目制作成有高收視率的精品。
四、要有強烈的編排創(chuàng)新意識
編輯要從適應受眾者心理需求入手創(chuàng)新報道內容和方式。包括新聞價值、文字組織、報道形式等。對那些緊緊圍繞大局,積極弘揚主旋律,以及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群眾關心的問題的新聞報道,在編排上也要有所創(chuàng)新,直接編入頭條或上提要。總之,電視編輯創(chuàng)新的意識決定了電視新聞節(jié)目質量的高低。
五、不斷提高組織策劃能力和編排藝術
電視新聞編輯應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和編排藝術。如何在同樣的新聞事件面前,做出新穎獨特的報道?策劃主體除必須時時刻刻追逐來自社會各方的信息,從選題、組稿到最后播發(fā),編輯的出謀劃策工作都要始終跟進。只有具備這些才能在編輯組稿時做到心中有數,思想鮮明。另外,要根據本臺的宣傳宗旨和觀眾的收視心理,做到充分有序安排,全面、系統(tǒng)地考慮整檔新聞的框架、節(jié)目的內容,甚至每條新聞的位置以及每條新聞之間的相互關系,做到有張有弛,富有節(jié)奏性,從而實現較佳的播出效果,使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更電視化地傳達給觀眾。
六、應具備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編輯還需要有駕馭各種文字體裁的能力,因為在編輯中會碰到各種新聞體裁,既有消息、還要有側記、評論和制作新聞標題等,因此,必須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嫻熟的寫作技巧才能勝任。此外,編輯思維要有深度,要善于通過記者的采寫稿件表象,通過看、聞、聽等,及時準確地挖掘出對社會最有影響的新聞內核,對記者由于經驗不足,或者由于在現場受情緒感染等因素所造成的偏頗甚至是錯誤,要大膽否定,普遍質疑,盡快求證。
七、應成為記者、通訊員的良師益友
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豐富多彩,來自于社會的各個層面,尤其是記者及各個通訊員的“信息”支援。因此,電視新聞編輯部應成為記者和通訊員的“良師益友”,新聞編輯部不僅要與他們形成魚水關系,更要經常與他們相互傳遞信息,定期通報有關要求和發(fā)稿情況,幫助他們出主意,想點子,指導策劃具體的新聞采編,組織新聞業(yè)務方面的培訓學習。新聞編輯應經常深入基層與通訊員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切磋采編技藝,向他們征求意見和建議。
八、新聞編輯對新聞應有新的認知
當下,新聞圖片的快捷性與清晰性似乎更適應了受眾的需求。這要求電視編輯一方面在海量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另一方面更需要把握導向。應時刻謹記“良心”這個準繩,走出一條融新聞時效性、知識性、趣味性等于一體,順應時代要求,符合現代電視新聞編輯報道規(guī)律的特色之路。對于電視新聞編輯而言,要想真正把電視新聞大餐呈現在受眾面前,就必須具備以上的基本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電視新聞的工作使命。
參考文獻:
[1]楊璐,賈艷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任遠,編輯理念與技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G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