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巖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開展的主要形式就是帶領學生閱讀一篇篇的課文內容,讓學生在這個閱讀過程中學習、積累必要的基礎知識,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強化小學生的語文能力,讓他們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審美情趣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此外,小學高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也承接著小學中段,并且又銜接著初中的語文教學,影響著一個學生終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能夠認識到高段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切不可掉以輕心。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段教學;閱讀策略;興趣培養(yǎng);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1
一、引言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閱讀教學,如何讓學生喜歡閱讀、愛上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最終實現(xiàn)閱讀成績和能力的提升,是很多老師一直在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行為,以此來逐漸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研究。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達成的共識。同樣,對于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參與度,但是,教師如果總是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還以自己的講授為主體,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內容的話,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難提起來。因此,在閱讀中,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讓他們把自己的閱讀感想表達出來,教師再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會逐漸地激發(fā)出來,長此以往,學生也會主動地參與到閱讀的教學中來,并且還能夠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這樣,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三、打好基礎是關鍵
小學高段的學生通過了低段、中段的素材積累,自身也掌握了一定量的漢語詞匯。但是,隨著閱讀篇幅的不斷增長,閱讀難度的不斷加大,這就需要學生要具備更多的詞匯量來滿足高段閱讀素材的需要。因此,在高段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首先就要注意拓寬學生的漢語詞匯量。比如,可以讓學生熟記課文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生僻字詞,并且能夠將其畫出來記在本子上,有空的時候要常翻閱、記誦。此外,教師還要將課外閱讀中一些文本中有關的字詞、學生容易出錯的詞語等,再次讓學生進行記誦,讓學生在反復的背誦中掌握和理解這些詞匯。再次,對于成語的普及也要加大力度,小學高段的語文學習承接著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必須要能夠以扎實的語文知識做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輕松地應對語文閱讀。所以說,識別字詞句對于提高閱讀效率就顯得很重要了,只有讓學生把握好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們才能夠做到發(fā)音準確、無錯音的現(xiàn)象,閱讀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
語文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到處存在著,教師要能夠讓學生更多地去接觸這些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并且還能夠有效地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應用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去學習和體會文中作者怎樣進行的遣詞造句以及表情達意的方法;此外,還要能夠引導學生把閱讀與寫作有效地相結合起來,在習作中能夠有效地運用閱讀學習中掌握到的一些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以此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進而再多方面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五、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外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課外閱讀對學生的自覺性要求也更高,它需要學生能夠合理地利用好自己的課外時間,并且還能夠有效地完成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任務,對于培養(yǎng)小學高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師只要稍加引導和督促,他們就會自覺地完成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任務了。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建立合適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對課文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理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且在分析中,掌握一些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能夠逐漸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能力。
六、找準“練筆處”,講究讀寫有效地相結合
葉圣陶老先生在《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一文中曾指出:“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閱讀得其道,無論在思想吸收上還是技術訓練方面都會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材料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閱讀和寫作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夠充分地發(fā)揮閱讀的作用,以閱讀作為引子,進行引路,實行讀寫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課文中有的故事性比較強,可讀性也較好;有的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近,這些都更能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比如,有些情感比較強烈的閱讀材料,對于學生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學生一般也都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借助于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趁機對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訓練。盡量讓學生在每一篇的閱讀過程中,都能尋找到“練筆處”。讓人文性在練筆中得到有效的施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能夠在課堂上給學生騰出一些必要的練筆時間,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資料通過“練筆”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語文教師就要能夠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閱讀教學,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探究,讓學生更好地深入到文本的閱讀過程中來。此外,還要能夠引導學生把閱讀學習與寫作有效地相結合,在寫作中運用閱讀中掌握的一些語言知識,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克來.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03):125-126.
[2]孫小寧.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研論壇,2012(8).
[3]顏萌.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A].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七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2010:5.
[4]倪賜余.興趣引路方法入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
[5]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0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