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懷玲++王國明
[摘 要]伴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化,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是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時刻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高質量課堂教學的表現(xiàn)就是師生互動的增強,生生合作學習討論,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故此,本文圍繞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多種教學方式入手分析了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以便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方法
生物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探究性思維的形成,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奠定思維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生物素養(yǎng)。故此,本文從學生、教師、教學等幾個層面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反思,旨在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留有獨自思考的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在生物教學中,很多的教師由于將生物視為副科的地位就不重視生物的教學,僅僅是在課堂上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式的接受教師講解的內容,沒有給予學生留有獨自思考的空間,使得學生的學習和聽課過于依賴教師,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chǎn)生學習的惰性,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主性,就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獨自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學習生物的樂趣,利于學生自主探索求知欲的激發(fā)。例如,教師在教授《激素調節(ji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并給與學生思考的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生物產(chǎn)生興趣:“如果人體的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時會怎樣?總結激素的種類以及缺乏時的癥狀?”,學生就會根據(jù)教師的提問進行思考并回顧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進行思考和總結。學生在討論中使得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化,不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彼此的交流和學習,形成良性的競爭。從而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自身全方面的發(fā)展。最后教師通過對問題的總結以及對學生答案的點評,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的短板,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二、借助當前與生物有關的案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生物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都能發(fā)現(xiàn)與生物相關的現(xiàn)象和原型,這就需要我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fā)掘生活中有關生物的相關知識,從而鞏固學習成效。例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與其相關的熱點進行教學,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和思考空間的維度。學習《遺傳變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選擇與之相關的病例進行教學,以“明星產(chǎn)下兔唇寶寶”為熱點進行遺傳病話題的討論,并通過病例的典型解釋讓學生明白遺傳病的特點以及危害性。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明確的知道感冒不是遺傳病,盡管每個人都得這個病。貓叫綜合癥是遺傳病,并通過遺傳病的劃分理解遺傳病界定的本質,能夠根據(jù)遺傳病定義的本質判斷哪些屬于遺傳病哪些不屬于遺傳病,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三、以生物實驗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思維方式
生物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生物知識的有關現(xiàn)象和結論,并在操作、觀察的過程中對生物現(xiàn)象產(chǎn)生積極的思考,探索問題的答案。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替代了學生的探究思考這個過程,直接將答案或現(xiàn)象的結論預先告知學生,使得學生失去了對生物實驗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對生物的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要將探究實驗現(xiàn)象以及實驗結果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體會自己得出實驗結果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的價值認同。例如,教師在組織《測定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中,通過劃分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對種子的發(fā)芽率進行操作和測定,首先教師講解實驗注意的事項,并對測定發(fā)芽率的公式進行解釋,便于學生在測定的過程中減少誤差的出現(xiàn)。教師通過預先設置問題的方式來激起學生實驗操作的興趣:“在同等條件下為什么種子的發(fā)芽率會產(chǎn)生差異?影響種子發(fā)芽的因素有哪些?”。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實驗,目標性強,有的放矢。同時,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并詳細記錄學生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成為教師課堂總結的重心,實現(xiàn)鞏固教學成效的目的。
四、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課堂聽課成效
變換課堂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就自然會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采用生活教學法、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等多種方式來增強課堂教學手段的豐富性,提高學生對學習生物產(chǎn)生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種子的呼吸作用就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展示動畫的視頻,對于種子呼吸作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清楚,便于學生理解。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掌握呼吸作用的原理和過程,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有助于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自主的進行種子呼吸作用的實驗操作,并在操作中觀察種子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實驗現(xiàn)象。
五、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式有很多鐘,但無論采用哪種途徑都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核心,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對教師的教學做出及時的反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的總結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和內容,增強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生物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付長春.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分析.新課程學習[J].2015,(2):79.
[2]高紅英.關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J].2011,(38):166.
[3]陳建超.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反思.學生之友[J].20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