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岳春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在充分認識到閱讀重要性的基礎上,對閱讀的內(nèi)容、形式、寫作思想進行相對細致的界定分析。另外,在閱讀有效性的保障上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和新課標背景下的課程要求進行系統(tǒng)對待,并且在此基礎上有一定創(chuàng)新。
【關鍵詞】語文閱讀 自主性 知識融合
【中圖分類號】G6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211-02
語文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特別是對一些文學體裁的閱讀和分析能力,因此在該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而言關系到后續(xù)語文教學是否有效并且取得一定成果,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在閱讀方面對學生加強針對性。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基本背景
1.閱讀的針對性有所欠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不是特別重要,但是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個人閱讀習慣以及閱讀能力的好壞關系到自己的語文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同時對于學生而言,在此時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儲備,對于基本的文字以及語言結構也有了基本了解,但是其對文字的應用能力和對基本文學形式和文學內(nèi)容的分析能力還比較弱,因此該階段的學生需要在這幾個方面提高語文基本素養(yǎng),同時對閱讀習慣以及閱讀內(nèi)容進行有效劃分對待。但是對于該階段的學生和教師而言,學生需要具有加強語文知識背景以及較好的思維模式,這對于該階段的學生來說顯然是比較困難的,對于教師而言,雖然在這些方面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不被學生認可,甚至學生幾乎沒有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解分析,這主要是教學主客體之間的信息壁壘所造成的,同時教師對一些閱讀內(nèi)容上的規(guī)定和指導也不能完全傳遞到學生那里,因此閱讀的針對性也就很難得到推行。
2.閱讀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證
在該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的教學主要是為了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同時可以對一般的文章進行簡單的結構劃分以及中心思想的總結提煉,比如,在閱讀《啟迪》這篇文章時,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對該篇文章進行閱讀并且試著劃分段落大意,然后總結每一段或者全篇的中心思想,學生一般也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進行閱讀,并且初步了解該篇文章主要是從母親和父親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并且進行感悟進而得到相應的啟發(fā),這是一般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但是這樣的教學在對閱讀有效性和學生對基本閱讀內(nèi)容的整體分析以及延伸性把握卻是有所偏頗的,因為在該階段的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單方面地去規(guī)定閱讀的方法和基本的分析思路,會讓學生的閱讀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教師的這種閱讀教學有效性是很難得到保證的。
針對閱讀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盡可能摒棄一些人為的閱讀學習劃分,并且對該階段的閱讀題材和閱讀形式進行重新界定,這樣也是為了迎合新課標背景下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和期望。
二、閱讀教學有效性如何提高
1.從閱讀形式上進行針對性提升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不是特別完善,并且一些學生對特定語言的掌握和詞語結構的把握也不是很好,因此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形式進行細分,而細分的方向主要是從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去進行。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該時期對國內(nèi)外的經(jīng)典名著以及著名人物的自傳等方面去閱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方向進行一定程度地規(guī)范和指導,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該階段對我國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三國演義》等進行閱讀,因為這些閱讀內(nèi)容一般都被大多數(shù)人群所熟知,而且其中所宣揚的思想都是與當前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相符合,所以對于教師而言,這樣的閱讀教學指導思路是正確有效的。另外,學生在閱讀形式上可以參考具體文章中的寫作背景以及后期文學研究者所提煉出的思想體系來進行針對性閱讀,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也能讓學生增加學習的識字量和語言掌握能力。
2.從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上進行加強提升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以及其思想形式的準確界定進行針對性教學,因為對于學生而言要想很好地對某一篇文章的寫作形式和基本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理解,需要其對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寫作風格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有自己的認知態(tài)度,這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實是相當困難甚至是苛刻的,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指導并且有選擇地限制,這不僅可以很好地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同時也較好地避免了學生在對閱讀內(nèi)容理解上出現(xiàn)不知所措的局面。因此教師的閱讀教學也應該是選擇一些通用的但是教學內(nèi)容必須與新時期的主流社會思想相符合,比如教師可以用《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去進行示范教學,該篇文章不僅有人與人之間的分享和奉獻精神,還有新時期需要人們繼承和發(fā)揚的艱苦樸素的崇高精神,因此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顯然是有效的,并且也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部分的教學一直是該階段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閱讀能力的加強也是檢驗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衡量標準,因此語文的閱讀教學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