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琴
語文課文的學習是學生作文學習與訓練的基礎,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必須抓住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立足課內,拓寬課外,以講讀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生活和課外實踐活動為源泉,以有效激勵為動力,提出“三結合”的作文教學及其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思路:
1、學生作文與導讀教學相結合
即在教學中通過課文講讀,并聯(lián)系學生作文的實際,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點撥、指導、訓練,引導學生積累素材,積淀語言,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導讀教學要把握與作文興趣培養(yǎng)的著力點,主要的教學措施是:
(1)以課文范文為載體,重視寫作方法技能指導 語文教材里選得多是名家作品,使學生無論在感性上還是理性上都受到了深刻教育。這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去勤奮學習,而且還使他們掌握大量與寫作有關的材料,包括各種寫作技巧。教師如果能將講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是提高作文興趣的一個有效途徑。
(2)語言的表達和積累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名篇佳作,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去欣賞它的美:從內容、表現(xiàn)手法、語言、修辭、藝術效果等方面去領悟,讓學生把好的詞語、句子、段落摘抄在筆記本上,經常看看,背誦名篇佳句,注重自己的語言表達和積累。
(3)針對課文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寫作 依托課文闡述新觀點一認識,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寫作。比如《桃花源記》可以就環(huán)保問題談談新思路,有人開發(fā)桃花源,造成環(huán)境污染等等,再如把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中的主人翁故事進行改編,讓他們處在同一個時空,進行交集,從中揭示新主題。
2、學生作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
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一定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1)引領學生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 為了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力,教師首先要把自己當作學生中的一員,平等的和他們一起參與游戲活動和各項比賽中,讓他們從中領悟: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那樣的富有情趣,只要積極的投入,她就會給你豐厚的回報。生活中蘊含了無數(shù)“珍寶”,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以演繹一段生動的故事,都可以寫出一片精彩的文章,關鍵是要善于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2)要求學生善于寫觀察日記,記錄生活,思考生活 生活即語文。從社會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各種活動,擴大學生的視野,積累寫作的素材。很多同學喜歡養(yǎng)花或一些小動物,我們可以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寫一些觀察日記,把他們養(yǎng)花種草和養(yǎng)小動物的點點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來。
(3)作文要多寫生活中人和事,運用生活,提煉生活 鼓勵學生到生活去,拜生活為師,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盡量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豐富閱歷,寫自己熟悉的生活,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筆寫生活的真善美,書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從而運用生活,提煉生活。
3學生作文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
就是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促進學生的寫作活動,使作文同“用”結合起來。
(1)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作文訓練 課外實踐活動不緊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而且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要結合自己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城市獨特的環(huán)境來進行,有意識的開展一系列課外實踐活動。課外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方式多樣。什么樣的活動最能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問題,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揚長弊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細心體會萬事萬物豐富而細致的情感,啟發(fā)學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鳥一石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感受生活的真諦,更好的開發(fā)學生的天資和斌賦,啟迪學生的智慧,從而使學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2)開展學生寫作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 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競賽活動,按不同的水平層次精心選擇各類例文,打印出來發(fā)給全體學生閱讀、評判、體味。并將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校級刊物,使每一個學生因努力而取得進步都能得到公開展示和認可,他們就會享受的成功的快樂,感到極大的滿足與自信,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于是便會以更大興趣與沖動參與下一次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