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兵
“相信學生的能力”應該成為我們教育的信條。如何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是語文老師面對的一大考驗,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你始終就是一個不合格的語文老師。
一、鼓勵學生“熱愛丟臉”,勇于表現(xiàn)
激勵永遠是最好的方法。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學生更是如此。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任何出色表現(xiàn)及時肯定是讓他們動起來的最有效的辦法。最可怕的是諷刺挖苦傷害學生,在他們的心里造成陰影。即使學生的發(fā)言不靠譜,也不可使用過激言辭,更不可表示不滿甚至不屑,讓他難堪,讓他受傷。否則,這位同學將永遠不會在你的課堂上主動提出或回答問題,你的一句話或一種態(tài)度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如果學生對你橫眉冷對,你的課堂還能動起來嗎?
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這樣的語言,“我們班真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啊”,“你的表現(xiàn)讓我激動”,“你真是太有才了”,“你有驚人的表達能力”,“今天,你是最棒的”,“我很納悶,你怎么思考得那么深刻”,“今天特別感謝這幾位同學,是他們扮演了老師的角色,說出了老師要說的話,點亮了我們的課堂”,“你提出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天的課堂是你表演的舞臺,你就是男一號(女一號),是那顆最閃亮的星”,“能想到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在這樣帶有較強激勵性的評價中,每個學生都會躍躍欲試,課堂就會熱鬧生動起來。
二、讓學生自會讀書,自求其通,自奮其志
不要告訴學生怎么做,做什么,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嘗試、體驗、感悟。 只有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讓學生融入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如教學《故都的秋》時,學生經(jīng)過閱讀思考后就自己發(fā)現(xiàn)了問題:1、為什么故都的秋帶給他那么的傷感而他卻又偏偏對故都的秋那么依戀?2、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感到多余,可否去掉?3、作者為什么特別喜歡冷色調(diào)?是不是有心理問題?……這些十分有價值、可討論的問題,在教參上根本找不到,卻正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通過對這些興奮點的研究,學生真正了解了寫景與抒情的特殊關系,理解了作者對于故都的獨有情愫,走進了郁達夫的內(nèi)心世界。切實提高了鑒賞水平,課堂氣氛也異?;钴S。
三、讓所有的后進生參與是成敗關鍵
老師的零參與既要扶植核心力量,讓他們組織研討并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也要讓學生整體參與,一個都不能少。如果只有優(yōu)等生的參與,而把后進生邊緣化,這樣的改革注定是失敗的。要想改革成功就要獲得后進生的支持。對這種極不自信、極自卑的不想開口或不習慣開口的學生,不要冷落他們,讓他們坐冷板凳。更不能歧視、放棄甚至拋棄他們,要用百倍的耐心感化他、幫助他。要鼓勵同學們關心他們、溫暖他們,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
四、要有百倍耐心,咬定青山不放棄
讓學生一下子主學會自主學習,由扶著走變成自己跑殊非易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要幻想一蹴而就。學生是有差別的,思想、性格和經(jīng)歷各不相同。每次課前你只需要布置任務,提出要求,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群策群力無堅硬摧,這時集體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這時課堂上只要問題一提出,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立馬就會興奮起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然后就一哄而上,群起而攻之,共享饕餮盛宴。他們會在查閱思考,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審視,什么問題都能得到圓滿解決,根本不需要老師越俎代庖。老師就能輕松愉快、自在安閑、無為而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