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80-01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 激“活”品德課堂。淺談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依據(jù)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
我校學生普遍對品德課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存在偏見,認為思想品德課是空洞的理論說教,學了沒用;二是品德課堂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二、具體做法
方法一、要講究教學藝術(shù)。
教學藝術(shù)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巧妙的構(gòu)思、恰當?shù)谋扔?、靈活的教法、生動的語言,把教學內(nèi)容按照一定的知識體系和邏輯順序進行精彩授課的方式。講授思想品德課若不注意教學藝術(shù),很容易泛泛而談,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
首先,導入要精彩。導入是一堂課的切入點,是組織教學的科學而巧妙的手段,凝結(jié)著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導入過程乃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為師生即將進行新課教學作好心理準備。所以,精心設(shè)計好導入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用是很大的。如我在講“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時,引入了柜臺取款機一米線的意識,使學生深切理解了光知道秘密文化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培養(yǎng)尊重他人隱私的品質(zhì)。從而為引入本課打下了較好的知識基礎(chǔ)。
其次,語言要生動。思想品德課的感召力和說服力與教師的語言技巧和語言風格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記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苯處熞殉橄蟮睦碚撝v話,具有吸引力,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采百家語言之長,學習哲學語言的深刻性,學習邏輯語言的嚴謹性,學習語言學的規(guī)范性,學習群眾語言的通俗性。 如我在講“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時,要求學生熟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我把這兩部法律名稱比喻成“兩桿槍”要求學生時時拿取這一法律武器,以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樣既生動、又形象。
第三,肢體語言要加強。體態(tài)語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點頭、搖頭、手勢和其他動作等。面部表情可配合有聲語言,增強表達效果,加大信息發(fā)射量;眉目語表達反對、贊美、鼓勵等意向;手勢增強有聲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牽制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善于以姿勢助說話,如在一次小組交流討論中,一個棘手的問題難倒了八(2)班全班學生,我度著八字步,用期盼的目光來到學生陳曉桌前說到:“陳曉、陳曉,知了、知了,請幫老師解解圍?!闭嫦氩坏?,竟然收到奇效。有的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而注意不到體態(tài)語言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殊不知,教師一個信任的目光,贊美的微笑,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
方法二,激“活”品德課堂。
1、讓情境教學法激“活”品德課堂。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shè)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chǎn)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gòu)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huán)境。 我是學校的一名后勤工作者,長期兼代品德和歷史課,我善于引經(jīng)據(jù)典,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地教學方法。
2、讓“即興辯論”進入課堂。初中,是學生思想最活躍、興趣最廣泛的時期,但他們對問題的辨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不成熟,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些捉摸不透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我不提倡對他們進行籠統(tǒng)的回答,而是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鼓勵。讓他們各抒已見,然后集中起來進行交流,對于爭議特別大的問題我有時會采用辯論會的方式。例如,講解分數(shù)是不是隱私時”這一問題,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各方自主查找搜集資料,經(jīng)過分析、整理后,各方選出四名辯手展開激烈的辯論。我把講臺變成擂臺、將擂主、攻擂、守擂搬上了課堂。在辯論中,不僅主辯手思想活躍、語言幽默、觀點鮮明,其他同學也能主動參與其中。通過辯論,不僅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齊心合力的能力,同時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自已是課堂上的主角,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總結(jié)反思
提高學習品德課的興趣,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老師們能夠腳踏實地地不斷進行教學實踐和創(chuàng)新嘗試。初中品德教師要更新觀念,轉(zhuǎn)變思想,勇于做品德教學改革的實踐者,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學會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
四、實踐效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說的很是恰當。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積累經(jīng)驗,研究課程,改進教學方法,使每堂課程都飽滿精練。我十分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fā)學生敢于想象,勇于質(zhì)疑,積極發(fā)揮了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趣,與時俱進,營造品德課教學的碧海藍天,使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愛的、充滿魅力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