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平
應用題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有效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的解題能力,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
首先,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應用題中的等量關系。等量關系的尋找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擾學生解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學會在題干中尋找已知數(shù)學量與數(shù)學量之間的關系,以為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做好基礎性工作。那么,該如何幫助學生分析應用題中的等量關系呢?
例如:六年級辦公室買進一包白紙,計劃每天用20張,可以用28天。由于注意了節(jié)約用紙,實際每天只用了16張,實際比計劃多用多少天?
該題是教材中的一道基本練習題,在解答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對提綱進行分析,找題干中的等量關系,即:這批白紙的總量是一定的。計劃每天用的張數(shù)×天數(shù)=實際每天用的張數(shù)×天數(shù)。接著,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中的已知量來引導學生解答上述的試題。可見,尋找出正確的等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方面。
其次,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一題多問。一題多問是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學生數(shù)學解題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在實際的數(shù)學應用題解答過程中,我們要相信學生,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進行探究,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還以“六年級辦公室買進一包白紙,計劃每天用20張,可以用28天。由于注意了節(jié)約用紙,實際每天只用了16張,______。”這道題為例,我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進行解答。如:
(1)一包白紙有多少張?
(2)實際用了多少天?
(3)實際比計劃多用多少天?
……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地拓展思維,提高解題能力,進而,在提高學生知識靈活應用能力的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
能力。
當然,除了上述的兩點之外,我們可以通過檢驗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通過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來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等。總之,在數(shù)學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我們要組織多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課堂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提高數(shù)學能力。
參考文獻:
霍炎炎.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