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根
我們知道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只有激發(fā)興趣,學生才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欲望,才會真正地領會其真諦。當然,興趣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形成的。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西·孛洛維契克說:“只要有興趣,好分數自然會來到?!币虼?,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來激發(fā)他們的情感,促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繪畫教學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的心理過程。那么,如何將繪畫的教學過程滲透心理活動的過程呢?作為小學美術老師,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繪畫獨有的特性,來喚醒他們對畫畫的興趣。當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調動起來時,就會達到樂學的境界,這是我從事美術教學以來一直不斷研究和探討的一個課題。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小,想象力比較豐富,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所以,結合繪畫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二年級教學《節(jié)節(jié)蟲》時,先讓學生觀察實物,然后才讓他們拿起筆開始繪畫,大部分學生能夠根據之前的觀察結果畫出節(jié)節(jié)蟲大概的樣子,并且在涂色的過程中不拘泥于實物,讓他們大膽地發(fā)揮想象,結果這堂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沒有觀察,我們的頭腦將是一片空白,既沒有創(chuàng)作的材料,又沒有繪畫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游戲的方法,讓全體學生閉上雙眼,我舉起本子和乒乓球,告訴學生我舉了兩樣東西,然后把本子和乒乓球放進桌子里面。請學生睜眼告訴我看到什么,學生很茫然,也就回答不了我的問題。緊接著我又讓一半學生睜眼,另一半學生閉眼。再次舉起本子和乒乓球,請學生告訴我看到了什么,閉眼的學生仍然不知道,只告訴我眼前漆黑一團,而睜眼的學生全部舉手發(fā)言,告知所看到的物體形狀、大小、色彩。當學生們的積極性徹底地被調動起來時,我會告訴他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創(chuàng)作的題材,所以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去觀察,然后再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通過自己靈巧的雙手,把自己所想的畫面充分表現出來就可以了。毫無疑問,學生的想象力是廣闊的,所以他們所表現出的畫面非常有趣。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我一直認為,如何畫好畫,畫得逼真,并不是我的初衷,我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挖掘他們無限的潛能。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時,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大膽去想象,主動去探索。在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再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畫一畫。這時,學生會有很多的想法和素材,會感覺可畫的內容很多。把學習興趣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統(tǒng)一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恰當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此外,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所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合理地安排適當的競賽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學生,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所以在學生作品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我會采用學生自評、他評的評價方式,最后再由我來總結,在肯定其優(yōu)點的同時,指出其不足之處,讓他們都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常此這樣,會讓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就是學習興趣,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發(fā)展其更深層次的、潛在的能力。當然這也會使我們的教學效果與設想的目標達到完美的吻合。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