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華
人人都說父愛如山,是我們背后的堅實后盾,父愛如傘,為我們遮風擋雨。然而我的父親給我留下最深刻的是苦難……
早晨,父母不知何時已經去地里了,我們要喂雞喂豬、做好飯走著送到四里外的地里,再去上學。農忙時,五歲的妹妹已天天做飯,六歲起,我跟大人一起,插秧、摘豆子、扒苞米、割稻子。遲到早退成了我和妹妹的必修課。
夏天別人中午一個多小時的午睡,我們要爭分奪秒地做飯、喂豬、送飯,家里農活多了,我和妹妹就不能上學了,爸爸說,回到家里就是干活的,哪有時間寫作業(yè)!不知多少次,放學到家爸爸已在等著我們上地追肥。后來聽別人說,沒見過這樣的大人,白天不干活,孩子回家才開始干,還干到下半夜!回家不讓寫作業(yè),晚上不讓看書,什么家長!
17歲我上了師范,爸爸便沒管過我的生活費,妹妹打工供我讀書。為了我上學,她不知輟學多少次:我上六年級她輟學,半年后返校跳過四年級直接念五年級,我上初一她又輟學,我上初三她初二沒念完又輟學!爸說家里的活必須得有人干!
當我考上師范,爸爸說,你們姐倆自己想辦法,我已經供你到18歲了,你該自食其力了,而且你也該到養(yǎng)老人的時候了!妹妹看我考上了也想讀書,我和妹妹抱頭痛哭!
吉林市的四年記載了我們的奮斗歷程。妹妹一邊打工供給我生活費,一邊發(fā)奮學習參加了成人高考;我上師范四年的時候她考了廣播電視大學的法律??疲K于畢業(yè)了,我省吃儉用,用自己每個月300多元的工資供妹妹讀完大學直至工作。而今,我工作在教學一線,她已是一名律師。
父親已不在人世,生前他被親戚村中人認為是最不稱職的爸爸,最沒有責任心的爸爸,最狠心的爸爸。有一天我的小學老師對我說:“你爸爸這一輩子其實是最成功的,他用他的嚴厲教會你們自立,把你們教育成村子中最孝敬、最懂事、最有出息的孩子!”他去了,親戚們說他是最有正事的父親……
歲月如歌,父愛的歌如咖啡,多么深邃,內含幾多苦澀,然而,在今后的歲月里越體會越有味道??v然是文學泰斗,也無法盡述父親的良苦用心。即使前方的路再難,父親的教誨像一盞燈,指引著我挺直脊梁,堅強面對!
在五花八門的教法遍布天下,需要家長按小時投資的今天,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教法,沒有比這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教育,沒有比這更讓人深思的教育!
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