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法律是法治的必須
【法理縱橫】
卓澤淵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主任、教授
敬畏法律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實行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的現(xiàn)實需要。一般社會成員乃至領導干部都要特別地敬畏法律。為什么要敬畏法律?主要是因為:
其一,忠誠法律就是忠誠國家和人民,對國家和人民必須敬畏,因此對法律必須敬畏。法律是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國際上,有國家發(fā)布的外交聲明、照會、簽訂的國際條約等;在國內(nèi)還有法律、國家政策、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等。其中唯有法律這種國家意志具有最大的穩(wěn)定性和最高的權威性。法律是國家意志中最有權威的,它直接伴隨著國家的強制力保障。誰違反了法律誰就應當承擔法律上的責任。法律的直接意志主體是國家,根本意志主體是人民。人民是一切權力的終極來源,沒有人民,沒有人民的授權,就沒有公權力。所有的公權力行使者都應當是由人民選任并以法律授權的。在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法律是國家意志更是人民意志。判別一個公務人員或者領導干部是否忠于國家、是否忠于人民,最根本的檢驗標準就是看其是遵行法律或者違反法律。在一個領導干部的心目中,如果國家是神圣的,人民是神圣的,就必須敬畏作為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法律。只要其心理和行動上對法律是敬畏的,就必然是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公務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是由人民為治理國家或者社會而選任的,他們是必須忠誠于人民和國家的特殊社會成員。必須忠誠國家忠誠于人民,這是對各級各類領導干部的政治要求。只要這一點是堅定不移的,那么公務人員及其領導干部就必須特別地敬畏法治。
其二,法律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國家強制力具有當然的威懾力,必須敬畏。法律直接伴隨著國家強制力,這是法律必須被敬畏的又一重要原因。國家強制力包含著警察、法庭、監(jiān)獄,乃至軍隊等。在一般的社會管理中,當然是前三者,至于軍隊的作用愈來愈局限于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防止外來侵略。違反法律會招致國家的暴力強制,被作為違法犯罪加以懲罰。這是法律與政策、紀律、道德之間的重要差異。法律的國家強制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也是它與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區(qū)別。除了法律之外,道德、政策、紀律都不具有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性質(zhì)。正因為法律具有其他社會規(guī)范所不具有的國家強制性,它的暴力特征就成為顯著標志,也是其令人敬畏的外在原因。法律的決定,對于人們來說具有不能不服從的強制性質(zhì),只能遵守而不能違反。
其三,法律具有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其懲罰的嚴重性使之具有必須被敬畏的性質(zhì)。違反任何社會規(guī)范都會承擔相應的責任。違反道德,可能受到輿論的譴責和良知的自責;違反政策,可能受到某種政治的處罰;違反習慣也可能會受到來自傳統(tǒng)力量的懲罰。唯有違反法律卻會受到來自國家的處罰。尤其是其中的刑事處罰更為嚴厲。我國目前的刑事處罰包括主刑與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等,無不是相當嚴厲的。由于法律懲罰方式的嚴厲性,因此也就必然地具有令人必須敬畏的性質(zhì)。
其四,法律是公正與良知的化身,法治是公正與良知現(xiàn)實化的保障。我們常說法律包含著人類的公正認識,其實法律也體現(xiàn)著人類的道德良知。法律的制度與規(guī)則中內(nèi)涵著倫常與天道。法律必須符合倫常,也必須尊崇天道。公正、良知、倫常、天道都是神圣的,人類對于這些神圣的東西,必須心懷敬意,否則且不說因果報應與天理昭彰,就是心底的罪惡感也足以毀壞美好的人生及內(nèi)心的寧靜。因此,法治必須為人們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