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寧
大約在1932年秋,63歲的章太炎應邀到蘇州講學,閑暇之余,老先生飽覽了蘇州的園林風光。后經(jīng)朋友一慫恿,老爺子決定把家搬到蘇州,就在這里養(yǎng)老。
某天,一朋友告訴章太炎,說他覓了套正待出售的房子,環(huán)境相當好,要價也不高。章太炎一聽非常高興,立刻找人借了一筆錢,跟著那位朋友來到前清巡撫衙門不遠處的侍其巷。
巷里有個雙樹草堂,前面是幢樓房。章太炎四處看了看,連連夸贊:“不錯,有樓房?!边M到院子,又有幾棵古樹,章太炎點頭微笑:“很好,還有樹?!敝魅藙偝鲩T迎接,說要帶著他到處逛逛,章太炎卻大手一揮:“挺好,不用看了,多少錢你說便是?!?/p>
那家主人狂喜,就毛著膽子說:“您老人家眼光真不錯,這房子最低也值一萬五吧?!?/p>
其實稍微砍下,7000元準能搞定。不過章太炎覺得這家主人很厚道,說:“一萬五的確是便宜了。這樣吧,我也不欺負實誠人,再加2000元表示謝意。”
那家房主簡直驚呆了!
幾天后,章夫人湯國梨來到蘇州,章太炎喜滋滋地告訴她,說自己買了套非常劃算的房子,僅僅花了一萬七。湯國梨當時就覺得不對勁,是什么房子要這么多錢啊?
等湯國梨仔細探查一番,簡直哭笑不得。房子買貴了不說,隔壁還有個織布廠,成天機器轟鳴,根本沒有辦法居住。錢花了,房子不能住,又賣不出去,只能空著,還請了位耳背的老爺子看守。后來湯國梨對學生說:“你們的老師,革命講學是大師,但治家就不懂了。”章太炎只是嘿嘿傻笑,不吭聲。
1934年秋,章太炎和夫人在錦帆路散步,看見了一座氣派的青磚洋房,裝修工人正在鋪設(shè)電燈線路。二人覺得周圍環(huán)境不錯,房子也挺漂亮,就走進去問包工頭這是誰家府上。
包工頭說房子是某官員建的,連購買地皮帶建造裝修,花了大約兩萬七。但官員即將赴陜西任職,正有意將其賣掉。章太炎一聽又來了勁兒,湯國梨心細,勸丈夫先別急,先把樓房的里里外外看了個遍。
這座洋房朝南,東西均有門出入,從外面看上去只有一座樓房,里面實際有兩幢,后面還有塊空地,建著假山亭臺,還有一方水池。房子整體上裝修得大方氣派,環(huán)境又好,無論居家還是講學,都是不錯的地方。湯國梨檢驗完畢,同意丈夫購買此處,章太炎笑得合不攏嘴。這所房子,就是現(xiàn)在蘇州市錦帆路38號的章太炎故居。
(摘自《看歷史》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