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偉
【摘 ? ?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一方面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保障,但另一方面卻是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出現了嚴重的滯后性。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水平,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于構建健康、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價值。本文分析了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意義,并對如何開展好這一工作展開了科學、理性的研究,并據此提出了一些淺顯的思考,希望能夠為推動基層群眾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時期 ?基層 ?群眾文化 ?思考
人們?yōu)榱藢崿F對自身精神文化需要的滿足,常常會在工作之余采取文藝娛樂的形式來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并以此來實現對自我表現的完善,此即為群眾文化。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升高,這也便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只要牢牢把握住時代發(fā)展的脈搏,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大力加強各類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工作,便可滿足于人民群眾日常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得以滿足后,整體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也將取得更加深層次的發(fā)展與進步,因此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便是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有力踐行。
一、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意義
關于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也就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在此方面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當中,一方面要確保對“以人為本”原則的堅守,另一方面又必須要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做到與時俱進,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相符合。只有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落到了實處,廣大基層群眾的整體素質水平也將取得積極、有效的提升,和諧社會建設也就取得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二、開展好基層文化工作的措施方法
(一)科學合理規(guī)劃
加強對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工作,作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機構的快速發(fā)展,不同行業(yè)的人員對于業(yè)余文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應在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基層生活的了解,以明確基層群眾所亟需的精神文化需求,將人民的切身需求放在心上,基于新時期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性的開展基層群眾文化生活。采用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如開展書籍下鄉(xiāng)、文藝下鄉(xiāng)、電影下鄉(xiāng)等活動,組織各類藝術團體下鄉(xiāng)演出,豐富基層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二)武裝人員思想
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人員,應當在思想上加強自身的發(fā)展,合理把握工作原則,明確掌握群眾文化的宣傳方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始終以人民群眾為核心,要將廣大基層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位,不應僅是憑借自身的感覺來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而完全不顧及群眾的感受。在策劃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之時應當與群眾代表進行廣泛的交流,咨詢他們的意見與建議,在得到他們的認可之后方可開展相應的活動?;鶎尤罕娢幕顒娱_展的成功與否,最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便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
(三)加強隊伍建設
大力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工作,培養(yǎng)文化活動骨干力量。骨干隊伍是活動開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其對群眾文化活動起著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在建立群眾文化隊伍時,應當選取出素質水平高、具有利他主義的無私精神人員,并促使其成為群眾文化隊伍的骨干力量。此外,加強對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的待遇水平也可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確保群眾文化工作能夠得以更加良好的開展。在組織活動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發(fā)掘有關人員的能力與天賦,促使其能夠將自身所具備的才能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從而實現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強效促進。
(四)突出活動特色
在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應當突出一定的鮮明特色,促進群眾文化的生命力與感染力能夠得以有效的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必須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將人民群眾的普遍理想與價值追求良好的體現出來,積極倡導樂觀、進取的生活方式,要促進對凝聚力與參與性的培養(yǎng)。身處不同地區(qū)的人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們對自身文化的需求也有所差異,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當中不但要能夠實現對人民群眾切身需求的良好滿足,還應當將地域性與民族性的特點凸顯出來,采取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文化活動,在此過程當中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主旋律要求。
三、近年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本文試以河北滄州市孟村縣為例,近年來為了豐富基層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孟村縣開展了形式種類多樣的文藝下鄉(xiāng)活動,對高寨鎮(zhèn)泊北村,新縣鎮(zhèn)大堤東村,王莊子村等2015年6月下鄉(xiāng)輔導廣場舞。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加入到文明健身的行列中,開放式文化體育廣場成為群眾休閑、健身的場所,健身舞蹈隊在廣場、街巷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同時,為進一步提升農村文化建設水平,讓全縣人民共享發(fā)展成果,2014年8月舉辦了孟村縣第一屆廣場舞大賽,40個隊伍參賽,而到2016年8月又舉辦了孟村縣第二屆廣場舞大賽,其中參賽隊伍增加到了80個,每支隊伍16人至30人,參與人數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文化下鄉(xiāng)活動成效顯著。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在得到極大的滿足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愈發(fā)突出,這也就對新時期背景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積極的、健康的、先進的群眾文化工作,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產生出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價值。促使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在文化活動的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道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是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終極目標。相信在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層群眾文化也將會伴隨著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而取得新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林苑霏.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3,(1).78-79
[2]金亞美.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2)88-99
[3]陳麗媛.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問題管窺[J].參花,2016,(8)99-102
[4]陳貝.探討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3,(8).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