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琳
摘要:初中的政治課程總體要求是輕知識與技能,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但進入初三后面臨政治的會考靠死記硬背來做主觀題已經不再適應時代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提高初三學生做政治主觀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由小學到初中,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穩(wěn)過度。
關鍵詞:主觀題;審題;分析能力
初中的政治課程總體要求是輕知識與技能,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點在初一、初二的教學內容上表現的尤為突出。但進入初三后面臨政治的會考,最終還得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在思想品德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靠死記硬背來做主觀題已經不再適應時代要求。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提高初三學生做政治主觀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由小學到初中,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穩(wěn)過度。
一、學生現狀分析
根據初一、初二學生答的政治試卷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主觀題丟分現象嚴重,他們也大多反應政治課好學但是不會做試卷中的主觀題。大部分學生仍然存在學政治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的想法。這些就導致了他們審題思路不規(guī)范。比如:學生不會審題,不知從何入題,找不到材料中心和關鍵點,本身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考試緊張心理浮躁,由于學生審題馬虎,不是不會做而是讀題不認真,導致信息獲取錯誤答非所問,偏離題意。
二、教會學生做政治主觀題的步驟
讓學生明白主觀題的解答看似主觀性強,隨意性大,實則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并在試題講解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能力,教會學生用“三步法”來解答初中政治的主觀題。
第一步“認真審題,掌握題意”;這是解題的基礎。審題包括”審材料“和“審問題“。一般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們可以先審問題,再審材料,弄明白題目要求我們回答什么,解決什么問題,再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材料,進行篩選,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提取材料中的相關信息。
第二步“結合教材,落實知識”;這是解題的關鍵。初中政治最大的特點就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我們所寫的答案應該建立起材料和書本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時必須要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在知識框架下填充重點知識。
第三步“層次分明,術語表述”。這一步是解題的必要保證。需要根據設問的要求,逐一回答問題。同時,要注意答題的規(guī)范性,書寫要工整,善于運用學科語言進行表達。
三、適時傳授一些答題技巧
1.注意點面的區(qū)別。在試卷中很多的題目的問題都會明確標明至少幾個方面,但是學生的答案卻經常是某一個方面的不同點的羅列,這直接影響了答案的準確性,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必要性。如:題目是“請結合實際談談如何保護環(huán)境?(至少兩個方面)”,學生應該從節(jié)能和減排兩方面舉例,而不應該全圍繞節(jié)能或減排中的某一個方面分不同的點去說。
2.懂得分點闡述。對于答案相對復雜的主觀題,必須要學會標序號寫答案,一能幫自己理清答題思路,而也能更直觀的展現知識點,防止教師閱卷時對知識點的漏批或錯批。
3.掌握一些通用答案。初三的主觀題換湯不換藥,材料雖然新穎,但是問題卻常見,所以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通用答案,能提升其解題效率,保證得分率。如“假如你是班長,請你以愛國作為主題,設計一些活動。”這個活動形式就是固定的,可以通用。
總之,新課改方針指導下的初中政治會考對我們這些走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們提出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只有我們敢于實踐、善于實踐,不斷地改進我們教育教學的手段、方法和技巧,我們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袁紹群.學生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北京:現代教育科學,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