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和以往的有了區(qū)別。對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教師做的不僅僅是傳授還原歷史知識、保存歷史的真實性、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升華學生的情感,還需要老師加強學法指導。本文擬就圍繞高中歷史學習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闡述,旨在優(yōu)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分析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分析能力;能力提高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歷史也不例外。學習歷史,更多運用到的是歷史的分析思維。歷史的分析思維,主要是針對當時的歷史事件、事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歷史人物和當時的歷史現象,針對這幾個部分找出它們之間存在的絲絲聯系與本質區(qū)別。高中歷史需要的不再僅僅是可以準確的背出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更多的是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能力就是分析能力,這也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體現的一個體現,是高校進行選拔的一個重要標準。學生歷史成績的優(yōu)良不僅僅和學生的智力、學生的課上效率、學生的課下復習有關系,更多的是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有直接關系的。在新的高考體制下,更需要學生有一個轉變,那就是如何從“學會”到“會學”的一個轉變,想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一、建立成熟知識體系,創(chuàng)建歷史思維
1.1利用目錄記住歷史事件
充分利用課本的目錄,按照教材給的先后順序記住歷史事件。教材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編排,這種思維也需要學生進行學習與掌握,與此同時要反復進行練習與背記,根據教材來形成一種相關的歷史框架與思維模式。
1.2根據特定歷史時段進行分析總結
學生可以根據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來進行分析與總結,這樣調理會更加清楚。例如,在洋務運動時期還發(fā)生了中國電報開始興起、開平煤礦開始創(chuàng)辦、鐵路開始修建等等,這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可以一起記下來,形成一個完整閉合的歷史鏈。
1.3從結論出發(fā)反思過程
每一件事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結果,對于分析整個事件來說,可以分析前因同時也可以考慮分析結果。對于歷史事件,肯定是已經有結果的事件。從結論出發(fā),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需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的社會處在一個什么層次,社會文明到了何種地步,人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環(huán)境的社會,經濟基礎是否雄厚,統治者或者領導者是否有能力、是否有胸懷天下的胸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再反思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否合情合理。
二、加強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1加強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理解
從最近幾年的高考來看,對于歷史方面的考察更多的偏重對歷史事件、歷史材料的分析,通過分析解決相關問題。歷史唯物史觀和辯證歷史觀是有區(qū)別和聯系的,因此在高中歷史課上,教師需要更多的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唯物史觀思想的理解,讓學生學會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我國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就會運用到此方法。首先是工具器械的改變,春秋時期使用的鐵器、用牛犁地、“井田制”慢慢的瓦解、封建社會的逐漸形成。學生通過這樣的分析與理解會徹底的明白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二者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也會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道理。因此說,加強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歷史的課上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分析能力。
2.2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高中歷史相對于初中歷史來說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語言的表述能力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回答材料分析題目時的語言要更為嚴謹、更為專業(yè)。因此,需要教師在課上多放一些比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上。學生需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去分析解決問題,對所要闡述的答案要進行高度的概括和升華,使所要給出的答案內容是有條理的、結構層次分明的、思想是得到升華的。
2.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以致用,是我們從學習開始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科學。相比較于其他的學科科學來講解決歷史問題需要的是專屬歷史的思維模式。學習歷史知識首先要保證歷史的真實性,學生不可以肆意的去篡改歷史,要以真實的虔誠的心態(tài)去對待歷史事件,無論是歷史事件是好或者是壞都要保證它的真實性。對于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學生要學會學以致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在此方面多做一些相關的引導,讓學生逐漸的掌握這種能力學會運用此方法解決相關的問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在土地革面時期,首先廢除的是封建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把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其次就是對牲畜以及使用工具的合理分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運用所學到的分給制度來解決如果進行分地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合理分配的問題。運用此種方法解決問題,不僅僅會鍛煉學生此項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同時也會再一次鞏固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記憶,會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會使學習質量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如果一如既往的按照初中的標準來進行學習,那么得到效果勢必不是我們所想要的。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主要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分析能力,對歷史事件對歷史材料的一種分析能力,使學生學會熟練的運用此項能力來解決歷史這門學科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汪明正.有效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3(97)
[2]劉蘇華.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感[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3(11)
[3]王菲菲.高中生歷史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4]游玉佩.學科文化核心要素及其培育探究[D].中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