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毅(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口腔科,吉林 吉林 132000)
?
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治療上頜骨骨折的臨床療效
段 毅
(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口腔科,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 探討研究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對上頜骨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頜骨骨折患者,隨即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取頜間固定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治療方法,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手術(shù)后口臭情況以及咬?錯亂的情況,并對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時間、口臭情況以及咬?錯亂情況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85.29%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8.83%,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治療方法具有較快恢復咬?關(guān)系、口腔功能等效果,且治愈率較高,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上頜骨骨折;咬?情況
上頜骨骨折是常見的臨床骨折,且近些年呈不斷增加上升的趨勢,骨折部位上頜骨是面中部主要骨骼,其解剖結(jié)構(gòu)在整個面部骨骼中屬于最為復雜的,上頜骨內(nèi)有上頜竇,且骨壁的結(jié)構(gòu)比較薄弱,一旦受到外力的損傷,將非常容易產(chǎn)生骨折,因此上頜骨發(fā)生骨折主要就是受到了較大的外力損傷引發(fā)頜骨出現(xiàn)連續(xù)性的中斷而造成的,會很大程度的影響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頜面部的形態(tài),也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恢復[1]。由于人們對上頜骨的美觀以及功能的必需,上頜骨解剖結(jié)構(gòu)以及生理特點也具有特殊性,對其骨折的臨床診斷以及治療也與其他身體部位骨折不同,且更為困難,影響也更為嚴重,對其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閉合式的頜間牽引復位治療,依次進步為采取開放式的復位及金屬絲固定的治療方式,但是弊端也開始出現(xiàn),極易復發(fā)導致骨折愈合的部位移位,也容易引發(fā)功能及形態(tài)產(chǎn)生缺陷。為了探討對上頜骨骨折的更好地治療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頜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觀察,具體的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科室于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選取68例上頜骨骨折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齡為19~60歲,平均年齡為(31±8.39)歲,其中受傷原因有交通事故、工傷、斗毆打斗、高處墜落、運動等,分別為34例、4例、11例、5例以及其他14例,骨折為單純上頜骨骨折有9例,骨折為上頜骨骨折合并其他面中部骨折有41例,上頜骨合并下頜骨骨折有1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所有患者在臨床上均表現(xiàn)為咬錯亂、面部變長變形,有的也表現(xiàn)有開口受限制以及眼眶部出現(xiàn)異常,均符合上頜骨骨折診斷的標準,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性分析。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頜間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內(nèi)容為:①根據(jù)骨折的部位選取入路;②插管全身麻醉;③頜間固定選取帶鉤牙弓夾板法,采用金屬結(jié)扎絲將帶鉤牙弓夾板固定在上頜和下頜的牙齒上或者將上頜和下頜的牙弓夾板拴接在一起,使用在掛鉤上的橡皮圈套牽引復位以及頜間的固定;④上頜骨骨折合并其他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取同期手術(shù)處理。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取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內(nèi)容為:①術(shù)前CT掃描,確定骨折位置;②插管全身麻醉;③聯(lián)合口內(nèi)或者口外進路,使骨折區(qū)得到暴露;④仔細觀察,將移位情況查明,通過儀器將原來的骨折線撬開,復位上頜骨,使咬關(guān)系得到恢復;⑤固定采用微型接骨板或者鋼絲,采用植骨修復骨缺損較多;⑥上頜骨骨折合并其他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取同期手術(shù)處理。
1.3 觀察指標:①對患者的治療時間、手術(shù)后口臭情況以及咬錯亂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②對患者在手術(shù)后7 d即拆線后的療效進行觀察分析,主要為三種情況,即良好、一般、差,良好指的是傷口在Ⅰ期即愈合,頜骨的解剖形態(tài)完全恢復,顏面沒有畸形,呈現(xiàn)左右對稱的狀態(tài),正常的咬關(guān)系,不存在牙齦發(fā)生炎癥的情況;一般:傷口在Ⅰ期得到愈合,頜骨的解剖形態(tài)得到基本的恢復,顏面沒有畸形,呈現(xiàn)左右對稱的狀態(tài),正常的咬關(guān)系,沒有發(fā)生牙齦炎癥;差:傷口在Ⅱ期得到愈合,頜骨的解剖形態(tài)沒有得到恢復,顏面有畸形,左右呈現(xiàn)不對稱狀態(tài),咬關(guān)系不正常,有牙齦炎癥存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選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時間、口臭情況以及咬錯亂情況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的觀察對比分析表
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觀察組患者的療效總有效率85.2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8.83%,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的對比分析表
口腔頷面是身體暴露在外的部位,骨折發(fā)生的頻率較其他部位更高且不斷上升中,復雜性也比較高[2],而上頜骨最薄弱主要存在于竇腔、裂隙以及骨縫部位[3],頜骨出現(xiàn)骨折一般會帶有出血、腫脹、感覺異常、疼痛等骨折會出現(xiàn)的共性。上頜骨骨骼位置特殊,遇到暴力外力襲擊時極易發(fā)生骨折,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可以算是最為嚴重影響上頜骨骨折的最主要因素可達53.7%[4]。傳統(tǒng)的治療上頜骨骨折的方法如頜間固定,在術(shù)后有進食困難、口臭、營養(yǎng)攝取較弱以及咀嚼困難等很多缺陷,且對咬關(guān)系的恢復沒有影響,對骨折的愈合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上頜骨骨折的恢復是比較復雜的多骨復合骨折,因此使上頜骨骨折痊愈,治療的時機和方法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做到盡早治療的同時也要減少損傷,治療原則要滿足骨斷端正確復位,咬關(guān)系解剖恢復,因此上頜骨骨折最重要的療效指標是咬關(guān)系[5]。手術(shù)前的檢查一定要做到精確;手術(shù)復位的時間一定要有效率的控制在傷后兩周內(nèi),否則骨折部位產(chǎn)生軟組織瘢痕的收縮,復位將會更難,但如果有更嚴重的全身傷情,則需要等穩(wěn)定后再開始骨折治療[6];切口的位置選擇應(yīng)該在骨折位置得到確切位置的基礎(chǔ)上考慮美觀和實用性等。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的方法治療上頜骨骨折的患者,療效總有效率高,且治療時間少,出現(xiàn)口臭情況以及咬錯亂情況也比較小,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切開復位堅固內(nèi)固定對上頜骨骨折的愈合效果顯著,且更為固定牢靠[7]。
參考文獻
[1] Lems WF,den Heijer M.Established and forthcoming drugs for the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Neth J Med,2013,71(4): 188-193.
[2] Thirumurugan K,Munzanoor RR,Prasad GA,et al.Maxillary tuberosityfracture and subconjunctival hemorrhage following extraction ofmaxillary third molar[J].J Nat Sci Biol Med,2013,4(1): 242-245.
[3] 曹清清,李祖兵,周鑫才.226例上頜骨骨折的臨床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13(2):120-123.
[4] 周本忠,王勝國,王穎.103例頜面部交通傷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0,12(16):760.
[5] 付軍.微型鈦夾板堅固內(nèi)固定在頜面部骨折治療中的應(yīng)用[J].口腔學縱橫,1999,15(2) :111-112.
[6]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83.
[7] 周樹夏.口腔頜面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4:125.
Clinical Effect of Ope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xillary Fracture
DUAN Y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Aff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of Jilin, Jilin 13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ope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xation treatm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maxillary fractures.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were maxillary fractures in January 2011 to August 2015were selected as there 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fntermaxillary fx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ope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xation. Observed and record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treatment time, ozostomia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occlusal relationship,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ere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treatment time, ozostomia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occlusal relationship were better than that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85.29%)was signifcantly superior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58.83%),and P<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xation has quicker recovery occlusal relationship and oral function etc, and the cure rate is higher,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Open reduction; Rigid internal fxation; Maxillary fractures; Occlusal relationship
中圖分類號:R78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7-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