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的雙刃劍
      ——波德萊爾筆下美的雙重特性

      2016-07-13 08:25:48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成都610041
      名作欣賞 2016年27期
      關鍵詞:詩節(jié)明喻波德萊爾

      ⊙宋 軍[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 成都 610041]

      “美”的雙刃劍
      ——波德萊爾筆下美的雙重特性

      ⊙宋軍[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 成都610041]

      西方傳統(tǒng)藝術思想通常將“美”和“善”結合起來,從而忽略了“美”也會帶來“惡”的因素。然而波德萊爾認為“美”是客觀的,本身不具有“善與惡”,卻具有相關“善與惡”的兩重性。這種美學觀在當時頗具獨創(chuàng)性,對西方現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通過波德萊爾的兩首詩《美》和《獻給美的頌歌》來闡釋其美學思想在作品中的體現。

      波德萊爾 《惡之花》 美與善美與惡

      康德把人的心理能力分為知、情、意三種,認為美屬于感情領域,具有主觀性,因此和認識能力和欲求能力無關,而是一切無利害關系的愉悅對象。顯然,康德的學說把人的審美活動界定在一個獨立自在的領域,這就意味著美和道德無關,同樣也和善無關。波德萊爾和康德的觀點接近,認為美本身并無善惡因素,卻導致善和惡,因此既要強調美和善的結合,也要突出美與惡的關聯。波德萊爾主張“從惡中發(fā)掘美”,由此提出了新的美的定義:“最完美的雄偉美是撒旦——彌爾頓的撒旦。”①筆者通過對《惡之花》中的《美》和《美的頌歌》兩首詩的分析來表現詩人與眾不同的“美”的理念:即美具有客觀性和善惡二重性。

      一、美是客觀存在

      《美》這首詩里進行自白,“美”這位神靈無情地嘲笑無知的凡人們:他們徒勞地追求“美”的真諦,卻不知“美”是無解的。在第一詩節(jié)里,詩人使用了兩個明喻:美“像石頭的夢一樣美”;詩人對美的愛“像物質一樣無言、永恒”?!笆^”和第二節(jié)的“線條”以及第三節(jié)的“雕像”兩個詞相互照應。“石頭的夢,線條和雕像”,可以聯想畢達哥拉斯關于美的理念:美在于比例、尺度、和諧、均等、秩序等,身體的美在于各部分的對稱。而“石頭的夢”恰好是要通過藝術家之手,將石頭變成對稱的美麗的人體雕像?!笆^”冰冷的屬性也可以象征“美”這位精靈的冷漠無情的客觀性,它沒有人類的情感,不會為人的悲慘命運所感動,也不會因藝術家的艱辛求索而賞賜給他們一些美的奧秘。第二個明喻象征“美”的巨大魅力:美就像一位超凡脫俗的女神,吸引著無數文人以藝術方式來表現他們的敬仰之情。詩人對美默默無言的愛戀如同物質一樣是永恒的,他們試圖探究美的真相,卻沒有一個獲得成功,總是在“美”的奧秘面前傷痕累累地無功而返。這一象征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不斷對美進行探討,不斷對“美”進行定義,不斷被否定,不斷發(fā)現“美”的新的領域,苦苦追尋而永不可得到美的本質的悲慘命運和歷史?!懊馈闭缈档滤J為的屬于“自在之物”,人類憑借理性的認知能力是無法觸及“美”的奧秘的。

      在第二詩節(jié)里,作者也使用了兩個明喻:美如“高踞藍天,難解如獅身女妖”;又如“心比瑩雪,純潔似天鵝的羽絨”。第一個明喻表現“美”高傲在上,詩人們對它仰望欽佩,頂禮膜拜,卻無法理解它;獅身女妖的象征意義更是令人振聾發(fā)聵:美像獅身女妖一樣難以理解,它在希臘神話中象征導致“毀滅和專制的虛榮心”②,也就是說“美”可以導致惡行;而第二個明喻則表現美具有如雪一樣純潔的靈魂。兩個比喻深刻地點明了“美”的二重性:“美”產生的結果是善與惡,而不是單一的善。此外,這一詩節(jié)中的“從來不哭,從來不笑”恰好可以和第一詩節(jié)的“石頭的夢”相呼應。象征著“美”這位冷漠的精靈具有客觀性、自然性,沒有人類的情感。

      在第三詩節(jié)里,美的“莊嚴的姿態(tài)”和第二詩節(jié)中的“高踞藍天”相呼應,進一步強化詩人們對“美”的頂禮膜拜,耗費時光去探究“美”的真諦。在第四詩節(jié)里,“美”的精靈繼續(xù)自白:自己有神秘的能力賦予萬事萬物“美”的色彩,從而牢牢地將詩人們迷惑,詩人們對“美”千依百順,迷戀非凡,卻無法用理性真正了解它。

      二、關于“美”的辯證思考

      《獻給美的頌歌》從藝術家的角度追問“美”是什么?美來自何方?詩人在第一詩節(jié)里以辯證的思維方式將“美”和“酒漿”相比擬,表現出“美”的“善”與“惡”的二重性;美一方面來自神圣的天空,一方面來自可怕的地獄。詩人將只突出“美”正面的傳統(tǒng)理念顛覆,道破了“美”是一把雙刃劍,和“善”“惡”都相關。

      在第二詩節(jié)中,詩人繼續(xù)強調美的善與惡:美是沒落西山的夕陽,又是朝氣蓬勃的朝陽;是暴戾無常的雷雨,又是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促使激情持續(xù)迸發(fā)的力量,又是疾病纏身離不開的藥瓶;它使英雄懦弱,又使兒童勇敢。

      在第三詩節(jié)中,詩人繼續(xù)表現美的客觀性和雙重性:美的力量強大,它可以統(tǒng)治世界的一切,卻冷若冰霜,不報答任何受它奴役的人。它或許是來自黑色深淵,或許來自明亮的星辰,人的命運不再受到信仰的引導,卻被“美”玩弄于股掌之中,美隨意地播散著各種災禍,又催生著萬般歡樂。

      在第四、五詩節(jié)突出美的“惡”:將美比作一個絕色美人,她輕蔑地對待如同死一般的情人,還要嘲弄他;美人誘人的首飾里和驕傲肚皮上,實際上隱藏著恐怖和兇殺。情人受到肉體的美的吸引,如同蜉蝣一樣盲目地“飛蛾投火”般撲向美人,死到臨頭還認為幸福降臨。詩人深刻地表現了“美”的背后是地獄和深淵的哲理思想。詩人在第五詩節(jié)還用一個性愛的場景來強化美背后的惡:“情郎俯在美女身上氣喘吁吁,好像垂死的人撫愛他的墳墓?!边@個場景深刻地表現了愛情的美的背后是生命能量的耗竭和死亡。

      在第六、七詩節(jié)中,作者放棄追求美的源頭是什么,作者認為不管它來自何方,不管是來自天上還是地獄,不管是來自上帝還是魔鬼,雖然無法把握美的真諦,但“美”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帶領我們進入無限的求知之門,減少世界的丑惡,降低人們的精神重負。

      三、思考美的真諦

      波德萊爾認為:“構成美的一種成分是永恒的,不變的,其多少極難加以確定,另一種成分是相對的,暫時的,可以說它是時代、風尚、道德、情欲,或者是其中的一種,或是兼容并蓄。它像是神糕有趣的、引人的、開胃的表皮,沒有它,第一種成分將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評的,將不能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雹鬯€認為,美本身具有絕對美和特殊美兩個部分:“如同任何可能的現象一樣,任何美都包括某種永恒的東西和某種過渡的東西,即絕對的東西和特殊的東西。絕對的、永恒的美不存在,或者說它是各種美普遍的、外表上經過抽象的精華。每一種美的特殊成分來自激情,而由于我們有我們的激情,所以我們有激情的美?!雹懿ǖ氯R爾筆下的美有一種永恒不變的成分,美具有絕對的特性,實際上是說美具有客觀存在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本質特點,這種成分是不可認知的,理性是無法觸及和把握的。但是,波德萊爾又認為美的另一成分是相對的,暫時的,具有特殊性,美是時代、風尚、道德、情欲的一種,或者是兼容在一起的,這就意味著美是可以感知的,它具有復雜的內容,具有引發(fā)善與惡的要素。

      為此,波德萊爾給美下了定義:“那是某種熱烈的,憂郁的東西,其中有些茫然、可供猜測的東西。……神秘、悔恨也是美的特點。”“不規(guī)則,就是說出乎意料,令人驚訝,令人奇怪,是美的特點和基本部分?!雹莶ǖ氯R爾把美和心理因素聯系在一起:熱烈的、憂郁的,以及悔恨的情感,出乎意料,令人感到神秘,驚訝奇怪的感覺都和美有聯系,這些美的情感都可以和善與惡相關聯;但他認為“最完美的雄偉美是撒旦,彌爾頓的撒旦?!痹诓ǖ氯R爾看來,“美”是極其復雜的,它也和撒旦的“惡”是緊密關聯的。

      “美”是一把關聯善與惡的雙刃劍,詩人的這一觀點和他所生活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波德萊爾所處的工業(yè)化高潮階段,資本主義的唯利是圖導致罪惡的產生,人們?yōu)榱俗分鸾疱X而不擇手段,道德虛偽墮落;上流社會腐敗無恥,下層人們貧困交加。上帝信仰的缺失導致極端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盛行,不少青年人玩世不恭、醉生夢死、頹廢空虛、生活無聊。波德萊爾也被卷入精神頹廢的洪流之中。他揮霍家里的錢財,酗酒吸毒,追求感官刺激。但他也在這種頹廢和墮落的生活中不斷抗爭,他深刻體驗到人們喪失信仰后的精神危機感,敏銳地觀察到“美”與“善”的分離,進而和撒旦的“惡”相結合。

      四、結語

      圣·伯夫指出:“在詩的領域中,拉馬丁占了天空。維克多·雨果占了大地,還不止大地。拉普拉德占了森林,謬塞占了激情和令人眩暈的狂歡,其他人占了家庭、鄉(xiāng)村、生活等。泰爾菲爾·戈蒂耶占了西班牙極其強烈的色彩,剩下的就是波德萊爾所占的。”⑥這一點正說明了傳統(tǒng)文學藝術在工業(yè)化之后的現代文明社會背景下已經變得不合時宜,而波德萊爾的美學思考和藝術創(chuàng)作既是對傳統(tǒng)文學藝術的超越和創(chuàng)新,也體現了西方文學發(fā)展的歷史必然。綜上所述,波德萊爾以哲學的思維方式在其詩作中探究了“美”的真諦,并將“美”的客觀性、善惡二重性的復雜特征進行了詩意的表現。這種深刻的美學觀具有顛覆性和開創(chuàng)性,表現了西方人喪失信仰后的真實精神狀態(tài),使人們對美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西方現代文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①柳鳴九:《法國文學史》(中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20頁。

      ②③④⑤夏爾·波德萊爾:《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郭紅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⑥龔翰雄:《20世紀西方文學思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頁。

      作者:宋軍,碩士,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文學。

      編輯: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歡
      詩節(jié)明喻波德萊爾
      雨天
      雨 天
      從語言符號象似性比較隱喻和明喻
      散文百家(2022年1期)2022-05-12 03:24:00
      中國文學“譯出翻譯”的修辭研究
      ——以《三體》明喻翻譯為例
      “命運是自我選擇”:《波德萊爾》傳記批評解讀
      隱/明喻的恰當性-規(guī)約度-熟悉度多維擇選實證研究
      外國語文(2019年1期)2019-05-24 06:26:32
      《采薇》里的深情
      南方
      文學港(2017年11期)2017-12-06 18:48:18
      走向巴黎詩歌(之二)——巴黎詩人波德萊爾
      法國研究(2016年3期)2016-05-17 03:56:40
      論《現代中國作家與法國文學》中的波德萊爾考察
      龙口市| 六盘水市| 察隅县| 嘉黎县| 荥阳市| 东乡县| 塘沽区| 定陶县| 扎鲁特旗| 正安县| 平湖市| 日土县| 兴城市| 个旧市| 张家口市| 儋州市| 页游| 星子县| 广南县| 敦化市| 岐山县| 河间市| 松阳县| 天等县| 拜泉县| 古蔺县| 宜都市| 通道| 石台县| 渭源县| 晋宁县| 邵阳县| 洪泽县| 修水县| 庆城县| 明溪县| 卢龙县| 广东省| 稷山县| 申扎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