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芝
夏季的高溫難免讓人有些焦躁,此時最需要一抹清新的色澤、一點清涼的氣味來沁潤心田,清涼碧綠的薄荷就成了自然之選。
薄荷是唇形科植物,全國各地多有種植,江蘇和安徽為傳統(tǒng)地道產(chǎn)區(qū)。中醫(yī)認為,薄荷性涼,味辛,入肺、肝經(jīng),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避穢、疏肝行氣;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喉痛、咽喉腫痛、口瘡等癥。
薄荷有很濃的香味,這種香味來源于其中大量的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含有薄荷醇、薄荷酮、薄荷腦、薄荷酯等成分,薄荷醇則是讓薄荷具有神奇清涼作用的關(guān)鍵物質(zhì)。人體接收清涼感覺的“冷感受器”中有一種TRPM8(CMR1)受體,它會在低溫或薄荷醇的刺激下被激活,進而將“冷”的信號傳導(dǎo)給大腦皮層溫度感覺中樞,讓我們感受到清涼。所以,嚴格來講,薄荷醇帶來的“涼意”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降低溫度,但這種溫和的“清涼”不會像喝冷飲、吃冰淇淋、吹空調(diào)等方式那樣容易引發(fā)腸胃不適。
夏天天氣炎熱,人易犯困,或常感到胸悶頭痛,這時可在太陽穴抹一點薄荷腦,或者喝一杯由新鮮薄荷葉煮的水,立即變得神清氣爽。但要注意,薄荷性偏涼,脾胃虛寒者最好將新鮮薄荷葉煮粥服用。
薄荷粥的煮法很簡單——
原料:粳米50克,新鮮薄荷葉1把。
做法:將薄荷葉清洗干凈,切成細絲,或打成汁;粳米洗凈煮爛,加入薄荷葉(汁),煮開1~3分鐘即可食用。
在夏季還有一種病癥很常見,就是因為空調(diào)溫度過低,或者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房內(nèi)而引起的一種寒熱相雜的頭痛、發(fā)熱,即我們常說的“空調(diào)病”。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喝杯生姜薄荷大棗飲。做法如下——
原料:生姜3片,新鮮薄荷葉1把,大棗5個。
做法:將大棗洗凈掰開去核,放入水中慢火煮,至大棗煮爛,留水約250毫升;將生姜片放入,煮開3分鐘;再放入新鮮薄荷葉,煮開1~2分鐘即可服用。
也可將大棗換成紅糖,煮開即可放入姜片,其余操作相同。脾胃虛寒者建議用大棗,主要是為了保護脾胃不受傷害。注意不要煮得時間過長,服用要趁熱,以保證出汗,汗后不要馬上吹空調(diào)和風扇。其實,生姜薄荷大棗飲對咽喉疼痛、化膿性扁桃體炎也有改善作用。但這種情況就要用干薄荷了。一般取干薄荷全草20克,煎煮20~30分鐘,煎水1碗,1劑即可。
不要以為薄荷只能泡茶、聞香,要知道,它也算是中西餐大廚的座上客,比如:薄荷牛肉粒、薄荷芥末烤羊肉、薄荷醬汁白切雞……與肉類搭配,薄荷那一縷清香可以給葷食帶來一點點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