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平+劉淑蘭
摘要:為驗證多糖肽在三文魚養(yǎng)殖中的作用,進行了封閉式循環(huán)水三文魚養(yǎng)殖試驗。選擇同一系統(tǒng)中的4個養(yǎng)殖池C2/C3/C4/C5,設定C2和C3,魚體重分別為(1.1±0.05) kg和(1.6±0.05) kg,為不投喂多糖肽的對照組;C4和C5試驗魚同樣體重,為投喂多糖肽的試驗組。經過2個月的養(yǎng)殖試驗后,初均重相同的對照組C2和試驗組C4末均重分別為(1.85±0.05) kg和(1.92±0.05) kg;特定生長率分別為(1.25±0.06)%和(1.37±0.06)% ;餌料系數分別為1.06±0.03和0.99±0.04,死亡率分別為0.88%和0.79%??梢姡囼灲MC4生長性能指標好于對照組C2。對照組C3和試驗組C5末均重分別為(2.49±0.05) kg和(2.57±005)kg;特定生長率分別為(1.0±0.07)%和(1.3±0.08)% ;餌料系數分別為1.11±0.04和1.02±0.03,死亡率分別為0.66%和0.58%。表明,投喂多糖肽的試驗組C5生長指標要好于未投喂多糖肽的對照組C3。另外通過取樣解剖觀察,試驗組養(yǎng)殖個體的腸道管壁較厚、彈性較好,出現腸炎的現象較少。綜合以上試驗結果表明:真源多糖肽在三文魚養(yǎng)殖過程中能夠抑制腸炎的發(fā)生,增強三文魚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魚的生長速度,對增強魚的抵抗力,減少魚的死亡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系統(tǒng);三文魚;營養(yǎng)添加劑;餌料系數;特定生長率
我國真正對水產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相比西方國家的有關研究要晚了近40年[1]。我國從“六五”到“八五”,國家組織了農業(yè)部門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和一些水產院校進行協作攻關,開展了對養(yǎng)殖魚、蝦的營養(yǎng)和飼料配方研究,提出了水產配合飼料的主要營養(yǎng)參數,為水產精養(yǎng)所用飼料的配制提供了重要依據[2]。
隨著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的發(fā)展,魚病頻發(fā)、個別魚體生長速度緩慢、肉色不均、著色困難等問題也逐漸變得嚴重起來[3]。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三文魚飼料添加劑的研究也就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如對魚類飼料添加劑中維生素的研究。維生素是保證魚類健康生長發(fā)育、并調節(jié)魚類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但是由于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魚體內自己合成,或者不能在體內大量儲存,這就要求通過添加到餌料中來滿足魚類的生長和生理需求[4]。
1材料與方法
1.1多糖肽與投喂的飼料
多糖肽由濟南真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設定飼料添加量為5 g/kg。添加方法:將多糖肽以每份125 g加入約400 mL淡水中,再添加適量的糊精攪拌混勻,然后均勻倒入25 kg飼料中,攪拌均勻后避光晾干,進行投喂。注意為了防止有效成分失活,盡量保證當天拌的飼料當天用完,并注意防潮保存。
投喂飼料為漢業(yè)鮭鱒魚配合飼料,其中粗蛋白含量約為43%,粗脂肪含量約為22%。
1.2選擇的試驗對象
試驗對象選擇東方海洋開發(fā)區(qū)珍貴魚養(yǎng)殖廠,封閉式循環(huán)水三文魚養(yǎng)殖車間,在同一養(yǎng)殖系統(tǒng)中根據大小規(guī)格選取4個養(yǎng)殖池C2/C3/C4/C5,養(yǎng)殖池容量為60 m3,設定C2和C3,魚體重分別為(1.1±0.05) kg和(1.6±0.05) kg,為不投喂多糖肽的對照組。C4和C5試驗魚體重同樣分別為(1.1±0.05) kg 和(1.6±0.05 )kg,為投喂多糖肽的試驗組。初始養(yǎng)殖密度均為為(14~17±2.03) kg/m3。
1.3試驗設計
試驗計劃時間為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01月18日。選擇同一封閉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系統(tǒng)中4個養(yǎng)殖池C2/C3/C4/C5,C2/C3為對照組,投喂?jié)h業(yè)飼料8#(直徑約0.8 cm),C4/C5為試驗組投喂添加5 g/kg多糖肽的漢業(yè)飼料8#(直徑約0.8 cm)。試驗周期為60 d,然后測定數據,同時取樣解剖觀察三文魚的腸道情況。
1.4養(yǎng)殖管理
1.4.1投喂策略設定投喂時間為8:00、14:00和20:00三次投喂,C2/C3對照組采用自動投餌機投喂,C4/C5試驗組在每天8:00和14:00進行人工投喂添加多糖肽的飼料,在晚上20:00采用自動投餌機投喂未添加多糖肽的飼料。
1.4.2光照設定用日光燈照射,光照強度約為10~15 lx,光照時間為24 h。
1.4.3日常觀察記錄每天觀察攝食狀況和殘餌情況,投喂約30 min后排污。詳細記錄投餌量、殘餌量、死亡魚數等。
1.4.4試驗用水試驗用水為地下海水(鹽度約為27‰),通過純氧和空氣氧增氧,溶解氧濃度(9.0±1.3)mg/L,日換水率約為30%。試驗期間水溫14 ℃~15 ℃,pH值 6.5±0.3,氨氮濃度<0.7 mg/L。
1.5試驗指標測定
分別于試驗開始前和養(yǎng)殖兩個月后,分別停食1天,進行體重抽樣稱量,具體操作如下:按存池量10%的比例抽樣,用撈網撈取魚體置于已盛有60 mg/L MS-222麻醉劑的藍色水槽中。待魚體翻白后,拿出稱重,作好記錄。
按照計算公式算出對照組與試驗組的特定生長率、餌料系數、死亡率等。
數據轉化計算公式如下:
餌料系數(Feed conversion rate)=攝食量/(末重-始重);
死亡率(%)=死亡魚數/始魚數×100%
特定生長率(SGR,%)=(ln末均重-ln初均重)/飼養(yǎng)天數×100%
1.6取樣解剖觀察
試驗結束后,每個養(yǎng)殖池取3~5尾體重與均重相似的三文魚,進行解剖觀察,對比對照組和試驗組三文魚的肉色、腸道等情況。
2結果與討論
2.1多糖肽對三文魚的生長性能的影響
試驗期間,試驗組共投喂多糖肽約6.3 kg,對三文魚的生長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2.1.1特定生長率的結果與討論由表1可見:試驗組C4/C5特定生長率分別為(1.37±006)%和(1.62±0.08)%分別高于相同大小規(guī)格的對照組C2:(1.25±0.06)%和C3:(1.48±0.07)%。由此可見,添加多糖肽對三文魚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1.2餌料系數的結果與討論由表1可見:試驗組C4/C5餌料系數分別為1.12和1.0.都低于對照組C2:1.21和C3:1.17。由此可見在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的過程中,餌料中添加適量的多糖肽可提高三文魚對餌料的吸收能力,降低餌料系數,對降低養(yǎng)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一定的作用。
2.1.3死亡率的結果與討論由表1可見:試驗組C4/C5死亡率分別為0.79%和0.58%,都低于對照組C2:0.88%和C3:0.66%
由上結果可見:在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的過程中,餌料中添加適量的多糖肽可以減少魚病發(fā)生,增強魚的抵抗力,減少三文魚的死亡。
2.2 投喂多糖肽對三文魚腸道的影響
2.2.1對照組C2和試驗組C4三文魚腸道觀察結果通過對照組C2和試驗組C4三文魚的解剖觀察,如圖1和圖2。
對照組C2如圖1三文魚的腸道顏色偏紅有血絲、腸壁較薄,拉伸時彈力較弱,恢復較慢。試驗組C4如圖2三文魚腸道顏色多數較淺,呈正常的粉紅色;腸道在自由狀態(tài)下具有一定的彎曲性和彈力,彈性較好,腸壁感覺較厚。
2.2.2對照組C3和試驗組C5三文魚腸道觀察結果與討論通過對照組C3和試驗組C5三文魚的解剖觀察,對照組C3(圖3)和 試驗組C5(圖4)的對比情況與對照組C2和實驗組C4三文魚腸道觀察結果相似,對照組C3三文魚腸道顏色較紅、有明顯血絲、腸壁較薄、彈性較弱,有腸炎現象,而試驗組C5腸道顏色較淡、顏色呈現較為健康的粉紅色。腸道彈性較強、腸壁較厚無腸炎現象。
由以上解剖觀察結果可以看出通過投喂多糖肽可以明顯改善三文魚的腸道,增加腸壁厚度和韌性,減少腸炎的發(fā)生率。投喂多糖肽可以改善三文魚腸道,提高腸道的消化能力,也就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餌料系數,提高了養(yǎng)殖效益。
3小結
在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的過程中,投喂適量的多糖肽(5 g/kg餌料),可提高三文魚的特定生長率,降低餌料系數,還能明顯改善三文魚中腸腸炎癥狀,增加腸壁厚度和韌性,減少魚病發(fā)生,減少死亡率,從而提高養(yǎng)殖效益。
另外,投喂適量的多糖肽還能夠提高三文魚肌肉的蛋白質營養(yǎng)含量、降低粗脂肪的含量,從而提高了三文魚肉的營養(yǎng)價值。從體形指標來看,投喂多糖肽能夠提高三文魚的肥滿度、降低內臟指數。也同樣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強了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的市場競爭能力。
通過以上試驗結果表明:餌料中添加多糖肽對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三文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為提高封閉式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技術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麥康森.無公害漁用飼料配制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2] 吳遵霖.魚類營養(yǎng)與配合飼料[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0
[3] 康萌,郭健,王秀芬,等.當前三文魚養(yǎng)殖應注意的幾個突出問題[J].黑龍江水產,2002(4):8-9
[4] 關受紅.魚類營養(yǎng)及飼料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