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貞
廣東省東莞衛(wèi)生學校,廣東 東莞 523186
?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
吳淑貞*
廣東省東莞衛(wèi)生學校,廣東東莞523186
摘要:中等職業(yè)醫(yī)學類學校的學生文化成績參差不齊,尤其是英語,層次性更加明顯。傳統(tǒng)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導致許多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文章以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入手,著重在班內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課外作業(yè)和教學評價六個方面闡述了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經過實踐證明了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是大勢所趨。
關鍵詞:中職英語;分層教學;個體差異;策略
我國全日制大學和普通高中擴大招生規(guī)模以來,中職類學校的生源質量現(xiàn)跳水式下降,英語教學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生英語成績的良莠不齊,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其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傳統(tǒng)“一刀切”的英語教學模式無法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影響了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致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為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教師應在英語課堂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課堂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使其在同一英語課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fā)展,而分層教學正是符合了這一教學趨勢。
一、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定義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承認了學生原有知識構成的不同,即指學生在知識、技能、思維、興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知識與能力的評估,教師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對其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區(qū)別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點與滿足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鍛煉,從而提高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理論。因材施教,是指根據(jù)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實施教育??鬃又鲝垺耙虿氖┙?,因人而異”。在日常教學中是指教師遵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根據(jù)其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的差異,教師對不同的學生實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1],選擇恰當?shù)幕顒幽繕?,使學習任務適應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而不至于過難或過易。在實施過程中,還得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性的評估,提供適當?shù)奶崾荆詭椭鷮W生成功通過最近發(fā)展區(q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
二、實施分層教學的操作方法
(一)班級學生分層
教師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通過摸底測驗把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愛好英語、學習基礎好、有著較強獨立學習能力的優(yōu)等生;B層是英語成績尚可,平時表現(xiàn)一般,缺乏學習自覺性,需要老師從旁督促的中級生;C層是缺乏英語基礎、帶有厭學情緒與自我否定的后進生。學生分層即教師根據(jù)各種形式的摸底,結合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區(qū)別教學,而且劃定的層次應該是動態(tài)的。教師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作出相應的調整,在動態(tài)的調整中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激勵著低層次的學生向更高層次、更高等級邁進,爭取向優(yōu)秀靠攏。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分層,可以讓A層次的優(yōu)等生在集體課堂中有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學內容的挑戰(zhàn),推動B層次的中級生積極進取,力爭進入A層次,讓C層次的后進生在缺少一定學習基礎的情況下學有所成,擯棄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逐步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樣就能在課堂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課堂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英語課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fā)展,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目標分層
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盡可能地做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備課時教師要做到分析學生、精選授課內容、突出小型綜合;注重分層訓練,重點突出B、C兩層的標準,A層注重綜合運用,提高速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可自主選擇目標,這樣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授課內容的易接受性,又帶動了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使學生化“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參與”,使教學效果與學生參與達到最佳值。以基礎英語Book 1,Unit 3 Sunny Days,Rainy Days.為例:C層學生的目標是:通過圖片和單詞的配對掌握與天氣狀況有關的形容詞;B層的學生除了達到C層學生的目標外,還需掌握這些單詞在日常交際中的運用,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It’s sunny;能跟他人談論天氣狀況;而A層的學生除了達到以上要求,還需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知識的拓展與綜合運用,嘗試寫weather report.
(三)課堂教學分層
在備課時,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差異,區(qū)別性地對待各層次的學生,對他們提出符合其層次的不同要求,設置不同教學內容和要完成的目標。既滿足了優(yōu)等生對更高層次英語教學的追求、也突出對中級生的常規(guī)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兼顧到了后進生的學習需要,備課時從課堂教學內容出發(fā),盡可能地體現(xiàn)出英語分層教學的特點和亮點。在日常課堂的教學中,可推行階梯式教學、鞏固式教學、牽引式教學。
1.階梯式教學
在課堂上,對A層次學生以“引導”為主,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習慣;對B層次學生以“幫扶”為主,輔助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對C層次學生以“帶領”為主,重在課堂中帶領學生學習,立足基礎。以基礎英語Book 1,Unit 3 Sunny Days,Rainy Days.為例:在新課時,What is the weather like?——It’s rainny.是本課必須掌握的重點句型,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A層次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讓A層次學生在虛擬的情景中插入重點句型,然后在role-play中給予B、C層次學生在演練中帶出重點句型。而在復習課時,則把練習機會留給B、C層次學生,讓他們通過描述不同的天氣狀況來掌握這一句型。
2.鞏固式教學
在課堂上,通過大量的題目練習,對不同的對象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對B、C層次學生設置一些重復性的教學內容,從基本的背誦或鞏固練習抓起;而對A層次的學生提出更具挑戰(zhàn)性的目標,重在練習中培養(yǎng)其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或讓A層次的學生充當老師的小幫手,對B、C層次學生所做的練習進行講評、糾錯。以基礎英語Book 1,Unit 3 Sunny Days,Rainy Days.為例:在運用“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t’s______(rain).”這一重點句型進行造句時,可讓B、C層次的學生在黑板上造句,再讓A層次的學生來批改、講評,并嘗試推理出名詞變形容詞的變化規(guī)則,最后教師再進行綜合性的點評。
3.牽引式教學
在課堂中,若是本課所講授的重點內容難度較大的時候,為了降低A、B層次的學生學習壓力和知識難度,教師可在課堂中運用“牽引式”教學幫助A、B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牽引式”教學就是把知識易化,通過教師的搭橋、牽線把重難點分解為簡易的知識點,化難為簡,即拋磚式地幫助A、B層次的學生易化知識難點,讓他們能體會成功樂趣,也能在教師的牽線引導下順利地掌握知識難點。以基礎英語Book 1,Unit 3 Sunny Days,Rainy Days.為例:在warming up 教師導入部分時,要求A層次的學生能聽懂老師拋出的問題,并給予實際的回答;而對于A、B層次的學生,可通過PPT對老師導入時所運用的key sentences 插入圖片解釋或進行語句分析講解,讓其在PPT的輔助下,嘗試用key sentences來造句并說出來,這樣既分解了知識重難點,降低了學習難度,也引導著A、B層次的學生不斷練習。
(四)作業(yè)布置分層
作業(yè)分層是英語分層教學中另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設置的課外作業(yè)難度要與學生所處的層次相一致,設計難易程度不一的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因此教師在制定作業(yè)的時候不應按傳統(tǒng)“一刀切”的模式來布置作業(yè),而是應該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應的不同層次的作業(yè)。把每天的作業(yè)分層為A、B、C三級。A層次學生作業(yè)要適當給予一些拔高題,以著重培養(yǎng)其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B層次學生的作業(yè)主張立足于教材練習,使其掌握書本知識并能完成課后習題;C層次學生的作業(yè)只要求背誦最基本最簡單的單詞、詞組為足,并正面引導
學生不應付式地抄襲作業(yè)。
(五)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又稱成績考核,是學校檢查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鞭策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方式。在以上分層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教學分層目標的達標情況,采用不同的考核標準,分層考核,作為期末成績。期末成績=課堂表現(xiàn)(占40%)+作業(yè)完成情況(占40%)+期末成績(占20%)。這讓那些低層次的學生看到了希望,也積攢其向前邁進一個等級的動力,有效地提高了班級內各個層次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能以端正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平時的作業(yè),不應付了事,不抄襲作業(yè)。對照老師的分層,盡最大的努力完成老師所設置的分層教學目標。
三、實踐結果分析
2014-2015學年在14藥劑1班和14助產1班分別實行英語分層教學和傳統(tǒng)英語教學。經過一個學年的實踐與對比(對照以下表格),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是切實可行的,也是大勢所趨。在班級內實行英語分層教學,不僅克服了傳統(tǒng)的“一刀切”英語教學所帶來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促進了班級內各個層次學生不同程度的發(fā)展?,F(xiàn)將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14藥劑1班和14助產1班的英語成績作以比較,以說明實行英語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表1 14藥劑1班與助產1班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對比(2014-2015學年)
對照表格,14藥劑1班的學生英語平均分、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三項數(shù)據(jù)的增幅明顯高于14助產1班,而低分率降幅也大于14助產1班。從對比的成績中可看出:傳統(tǒng)的“一刀切”英語教學無法兼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影響了教學的效果;而實行英語分層教學則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其課堂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使其在同一英語課堂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fā)展。
四、結語
分層教學法針對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從各個方面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按照不同的層次開展教學活動,實踐證明,分層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它克服了過去“一刀切”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的同時,實現(xiàn)了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贊可夫.教學與發(fā)展[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2]楊海芳.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科技信息,2009(2):414-420.
[3]余震球.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吳淑貞(1983-),女,廣東東莞人,本科,廣東省東莞衛(wèi)生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3-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