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嵐
摘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效果。語文教材匯集名家名篇,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精美的閱讀材料,其豐富的題材和寫作體裁也給學生習作提供了可資借鑒之處。因此,抓住語文課堂教學,運用好課文這個例子作為學生習作的范文,能讓學生言之有物,輕松習作。
關鍵詞:閱讀;習作;審題;選材;提綱;品析詞句;寫作技巧
一、聚焦題目,鏈接審題
審題立意是習作的起點,主要是指研究和領會題旨,確立主題。學生只有正確理解了題意,才有可能寫出符合題意的作文來。而教材中不乏吸引讀者、言簡意賅的好題目,這為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提供了好的范例。如,在五年級下冊二單元教學中,結合本單元《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fā)現(xiàn)》等課文,指導學生進行單元習作“童年趣事”時,以教材為例子,指導學生取題目。
二、聚焦內容歸納,鏈接材料選擇
人們常說,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學中,審題并確定中心之后,能否過好選材關,就成為作文成敗的關鍵。要真正訓練學生選擇組織材料,還得從教材中來。如,學習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后,我讓學生寫《班有……》的習作,學生興趣盎然地寫出了《班有“遲到王”》《班有“小蝸牛”》等文章。我將寫《班有“遲到王”》的幾篇文章讓學生評析,并選取幾個能表現(xiàn)“遲到王”特點的材料。
三、聚焦段意概括,鏈接提綱羅列
習作前,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有助于理清思路,鞏固記憶,把作文寫得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寫好作文提綱,還能訓練學生選材、組織材料和布局謀篇的能力。怎樣指導學生編寫提綱呢?還得從教材中來。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頤和園》一文是學生寫景文章的范例。課文按照游覽順序,圍繞“頤和園”選取了三個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本課教學中抓住過渡句,就能提綱挈領,有利于全文的學習,也為學生在寫作中關注上下文的銜接,使習作自然連貫打下基礎。
四、聚焦品賞語句,鏈接遣詞造句
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進行日積月累,還要指導學生品賞好詞佳句,使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文中描寫顏色的詞語特別豐富。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訓練學生進行詞語歸類學習、積累運用。抓住三組描寫顏色的詞語進行教學與拓展,學習遣詞造句的能力。
A.紅彤彤、金燦燦……
B.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C.葡萄灰、茄子紫、梨黃……
品析、積累和運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找到語言規(guī)律,活記活用,為學生今后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聚焦表現(xiàn)手法,鏈接寫作技巧
作文講究技巧,技巧是開啟思維之門的鑰匙。而寫作技巧,來源于閱讀優(yōu)秀課文中的藝術表達方式。教學中,引導學生解密文字奧秘,了解、積累一定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課堂小練筆,并將其運用到習作中,能提升學生的表情達意能力。如,在教學《生命 生命》一課時,讓學生學習夾敘夾議的表現(xiàn)手法,并帶學生觀察校園的植物,運用“夾敘夾議”進行小練筆——“在校園乒乓球臺的一角,盛開著一株矮矮的薔薇花。……它們卻在綠葉叢中開出了一朵一朵鮮艷的小花。在微風中,在陽光下,傲然挺立,仿佛要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現(xiàn)給我們看。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薔薇花在告訴我:也許我嬌小,也許我不起眼,但我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p>
通過這樣的讀與寫的訓練,指導有方法、有層次、有練筆,不用高深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課文例子,淺顯、真實、有效,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習作能力輕松形成。
葉圣陶先生曾說: “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yǎng)成,必須有所憑借,那憑借就是國文教本。”如果在課堂上將讀與寫適時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讀與寫的能力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孫 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