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銀娟
教學評價語言應該是學習的激勵、愛心的關懷、智慧的牽引。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作為教學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評價功能呢?
一、簡明準確
評價語應簡明、準確,讓學生聽得真切,聽得明白。評價語應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語言要簡潔明了,不冗長,不含糊,對于著意要強調的某個方面,更要講得清清楚楚。
比如在學生朗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這樣評價:“你讀得很正確,若是聲音能再響亮些,讓更多人聽到該多好”“你讀得很認真,如果能多練幾遍,相信會讀得非常流利”“你讀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每個字都讀對了,該多好”“你讀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得到更好地表達了”……
正是這些準確得體的評價語言,使學生知道了朗讀要求,即正確流利、聲音響亮、感情飽滿,同時也明白了只有多練習,朗讀水平才會提高。也正是準確得體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對自己的朗讀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揚長避短,有所進步。
二、情真意切
教師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尊重學生、賞識學生,把真摯的師生情誼,把對學生的拳拳愛心,用富有激情的語言,用眼睛,用動作,哪怕是一次溫柔的撫摸、一個動人的微笑……展現(xiàn)出一個真情投入的“我”,這樣的課堂評價才是從教師心靈深處流溢出來的,遠離了虛偽,遠離了做作,才會喚起學生的傾情投入。
在我們班級中有個男生學習成績很差,平時也很內向。有一次上《虎門銷煙》的時候,他卻積極舉手朗讀課文。我見了,一陣歡喜。誰知,他站起來后卻讀得磕磕巴巴,而且犯了幾個錯誤,到后來越來越差勁,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聽完,并沒有批評他,而是先表揚“今天你能主動站起來朗讀課文,老師首先要表揚你的勇氣”。接著,提出了疑問:“能告訴大家,你今天為什么想讀課文嗎?在大家的靜靜等待中,他終于支支吾吾講出了理由,原來,他看過關于林則徐的電影,很喜歡這篇課文,在家也讀得很熟練,結果站起來太緊張了,以至于不停犯錯。我聽后笑了,摸著他的頭說:“看來咱得在課堂上多當眾練習才行。下次還敢站起來讀嗎?”“敢!”在他響亮的回答中,在座的同學都忍不住向他投來欽佩的目光。我又笑著對他說:“你讓我想到了林則徐,明知事情不容易,仍迎難而上真了不起。”聽完評價,我分明看到他挺了挺胸脯。我想,如果當時沒有老師親切真摯的評價和詢問,也許,就再也看不到這孩子自信的一面了。
三、飽含激勵
教師適當?shù)暮屑钚缘脑u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催化他們的求知欲望?!皵?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與其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思去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加以鼓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當然,賞識并不是無原則地包容學生的錯誤,而是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一要贊譽、鞭策優(yōu)秀生,二要肯定、鼓勵中等生,三要寬容激勵后進生。后進學生的內心更渴求別人的認同,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對這樣的學生,我常常真誠地說:“你經過自己的努力,能正確地讀出這一段話,真不錯!如果你再多練幾遍,相信你會讀得更流利?!澳阍谝稽c一滴地進步,老師真為你高興繼續(xù)加油!”在表揚激勵的同時,要用其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而又不挫傷他的自尊心。學生在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的同時感受到了濃濃的師愛,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幽默風趣
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能調節(jié)師生情緒,使課堂氛圍變得活潑歡快,更能拉近教師和學生、學生和文本的距離,使學生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處理矛盾,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
于永正老師在《小稻秧歷險記》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有這樣一句評價語,獲得了滿場笑聲和掌聲:“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
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讓人感覺新鮮、輕松、快樂,更能使課堂歡聲笑語不斷,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交流,倍感親切和諧。轉換角色是幽默法之一,就是把學生看成課文中的人物來評價,如上面的課例即是如此。適當夸張也是幽默的一個辦法。比如,學生問題回答得出色,可以用“你的回答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來評價。學生讀書聲音好聽,我會說“清脆悅耳”“娓娓動聽”。學生字寫得好,我會用“遒勁有力”“如行云流水”等來贊美。當學生是因為讀了好幾遍書才知道答案的時候,我會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如果學生問題回答得清楚明了,就說“真像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學生知識豐富,就是“才高八斗”,文章寫得好,就用“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妙筆生花”來贊美……
教師的評價語言確實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恰當?shù)剡\用它,就一定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簡介:江蘇省溧陽市溧城中心小學語文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溧陽市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