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數(shù)學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數(shù)學課堂的效果。數(shù)學教師要從語言科學規(guī)范、簡潔精煉、生動形象、具有啟發(fā)性和幽默感、充滿愛與真誠這五個方面修煉自己的語言,以促成高效課堂。
關鍵詞:修煉語言;高效課堂;科學規(guī)范;簡法精煉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生動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數(shù)學教學也是如此。數(shù)學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效果。作為數(shù)學老師,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修煉教學語言,以促成高效課堂。
一、數(shù)學教師語言要科學規(guī)范
數(shù)學是關于數(shù)和形的一門嚴密、精確的學科,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必須科學規(guī)范。用詞要準確,敘述要嚴密,措詞要精當,不能發(fā)生違背科學本身的知識性錯誤,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清晰明確的正確認識。尤其對概念、規(guī)律、法則的敘述要合乎邏輯,周密嚴謹,力求精辟。如果詞不達意、模糊不清,或用語含混、似是而非,將會使學生信疑不定,甚至攪亂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的語言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表達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引導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特殊推廣到一般。另外,教師要積極學習普通話,堅持用普通話教學。這樣既能準確地闡述知識,又能提升教師的語言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數(shù)學教師語言要簡潔精煉
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非口頭用語,要簡潔精煉,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使學生既容易接受,又便于理解。作為數(shù)學教師,講述要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分析要鞭辟入里,絲絲入扣;引導要畫龍點睛,入木三分;見解要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當然,簡潔精煉,并不是少講幾句,而是要講到點子上,講到關鍵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使學生一聽就懂。教學語言切忌顛三倒四、拖泥帶水、重復啰嗦,能用一句話說的,就不用兩句話去說。甚至有時當學生有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和發(fā)言欲望時,老師可以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傾聽,伺機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
三、數(shù)學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
教師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是教師語言修煉的更高要求,也是當好一名出色教師的重要條件。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凡是教學效果好的課堂,教師都是以形象、生動的語言去刺激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相反,如果教師的語言生硬空泛,語調刻板單調,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對學生的思維很難產(chǎn)生撞擊作用,也難以使學生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富含哲理和情理的語言,用生動形象的表述,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并伴以適當?shù)谋砬楹褪謩?,靈活運用修辭手法,提升語言魅力,去吸引和感染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思考問題、解決疑難鋪路搭橋,讓學生感到新鮮真實,趣味橫生。
四、數(shù)學教師語言要有啟發(fā)性和幽默感
所謂啟發(fā)性是指教師能用恰當?shù)恼Z言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的任務不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具備獲得知識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堂語言設置懸念,循循善誘,引發(fā)學生的認識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所謂幽默,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新奇、巧妙、風趣的語言、表情和動作,增添語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扣住學生心弦,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疲勞和緊張。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教師要堅持收集和積累各種幽默素材,包括口頭笑話、軼事趣聞、格言諺語、幽默故事等,充分運用雙關、反語、比喻、夸張、歇后語等語言技巧,緊扣教學內(nèi)容,適時補充引用,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學習知識,啟迪智慧,領悟哲理。
五、數(shù)學教師語言要充滿愛與真誠
口乃心之門戶,心中盛滿愛,口中方有情。教師要有愛生之心,愛教育之意,才能產(chǎn)生真誠的語言。因此,教師一定要把對學生的熱愛之情滲透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使“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例如,課堂上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一段富有哲理的話語、一份發(fā)自肺腑的感言,無形之中都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強的自控力,有高度的自我修養(yǎng)意識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善于調節(jié)、處理好師生之間的情感糾葛,決不能出現(xiàn)“惡語傷人六月寒”的局面。
語言是教師的生命,要使語言充滿活力,使教學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教師就必須以淵博的學識、飽滿的熱情精雕細琢、不斷修煉,使教學語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促成富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李華平.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語文學刊,2009(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