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境外媒體、尤其是韓國媒體高度關注部分涉韓影視娛樂節(jié)目近期在中國播出及制作受阻的消息,懷疑這與北京不滿韓國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ǒng)有關。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已有地方電視臺收到管理部門官員的相關口頭指示,還有娛樂制作公司表示,雖然尚未接到書面禁令,但它們對韓國娛樂節(jié)目在華推廣的前景很不看好,已經(jīng)停接涉及韓劇的業(yè)務。
中國是韓國綜藝娛樂節(jié)目的最大海外市場,是韓流“流起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中國對越來越多的韓國明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向整個韓國娛樂業(yè)貢獻了重要市場份額。韓國人對近日的風吹草動很敏感,應屬正常。
韓國娛樂業(yè)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需要兩國大的友好氛圍做基礎性鋪墊,這也應是常理。我們并不清楚官方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施加了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韓國執(zhí)意推進部署薩德的進程,導致中韓政治關系持續(xù)緊張,韓流在中國遭重挫將是必然發(fā)生的??峙掠貌恢俜较率裁粗噶?,頂風播韓劇的電視臺就將被網(wǎng)民的唾沫淹沒。
中韓經(jīng)濟合作和文化交流這些年達到罕見的高水平,韓國文化元素在中國市場長驅直入,這與韓國不像日本那樣完全倒向美國,而是在中美之間維持某種平衡有很大關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是日本影視作品的天下,日本明星在中國家喻戶曉。后來韓國娛樂業(yè)崛起,中日關系又進入大低潮期,韓流才得以取代“日流”。
客觀說,如果最后中國社會對韓國的認識趨同于人們對日本的認識,中韓文化交流也不可能完全停止,就像很多日本文化元素仍能進入中國一樣。不過那種情況下韓流在中國的市場應大致相當于日本文化產(chǎn)品目前在中國的流行規(guī)模。
這將是一個自然的變化過程,它對韓國來說也是公平的。韓流中穿插著很多偶像崇拜,中國粉絲對韓星的這種喜愛肯定經(jīng)不起中韓關系惡化的沖擊,那些韓星最終成為韓國部署薩德系統(tǒng)的替罪羊,并非中國之過。
應當說,韓國之前在東北亞復雜格局中的左右逢源是最成功的。它擁有美國的軍事保護,同時對中國發(fā)展快車的搭乘最為徹底,中日冷淡而騰出的文化市場又都被韓流收走了。韓國需要非常珍惜它這些年的戰(zhàn)略佳境,不應輕易攪亂東北亞格局,改變自己的戰(zhàn)略姿態(tài)。
部署薩德就屬于韓國在大國博弈中橫插了一杠子。朝核問題的確很艱難,但部署薩德無助于韓國的安全,韓國反而因此跳進了中美俄角力的大漩渦。它給韓國帶來的問題遠遠多于它為韓國解決的問題,首爾如果就是搞不懂這一點,那是韓國人自己的悲哀。
東北亞仍保留著冷戰(zhàn)的遺跡,這是東北亞的真正亂源,朝核問題是它最激烈的發(fā)作。身處東北亞,每一方都需承受這種亂,你多一點安全,其他方就會多一些危險,反制就將隨之而來。各方都深陷這一邏輯之中,韓國怎可奢望自己得以“獨善其身”?
韓流出現(xiàn)進入中國遇阻,說老實話,這是韓國方面的自作自受。中韓僵持下去,韓方很可能還會蒙受更多損失,當然,中國也會受些損失。但正如中國很多網(wǎng)民說的,“國家面前無偶像”,中國面臨薩德的壓力,年輕人們怎么還能有心去消費韓星帶來的快樂?
中美緊張如果擴展下去,終將產(chǎn)生全球性影響,導致種種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受損的擴大化效應。亞太將是最早受影響的地區(qū),東亞則可能承受第一波負效果。韓國如果不惜跑步進入受損的名單,那是它的選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