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
每天清晨六點,寶琴的糧店就準(zhǔn)時開門了。她也想晚一點,睡個懶覺,可是,上海的阿公阿婆睡不著了,他們一早就站在她店門口等著買東西了。她不想讓他們久等。久了,相互之間就形成了這么一個約定。菜場里的糧油店有一排,他們偏偏喜歡買寶琴家的。
阿公阿婆們喜歡寶琴,自有他們的理由。首先,寶琴生得一副聰明伶俐樣。夏天的時候,她喜歡穿水綠色短袖上裝,露出一截雪白滾圓的胳臂,好比綠荷襯白藕;眼睛笑成彎月亮似的和顧客打著招呼,看了就讓人心生歡喜。
其次,寶琴天生會做生意。上海人買什么都講究少而精,阿公阿婆們有時買米就稱個一斤兩斤的,要是稱個五斤八斤的就要求送貨上門了。一般的糧油店老板聽了,鼻子里頭冒冷氣,說,這么少的米我們不賣!可是寶琴不,她依然笑靨如花地給他們稱好,五斤以上就送上門。
寶琴是1995年來滬的,當(dāng)時她還是個未婚小姑娘,和男友大頭一起開了這家店。后來兩人就在上海簡單潦草地結(jié)了婚,隨后生女。開頭總是很艱難,地下室住過、與人群租過。店開到第七個年頭,他們就用攢下來的錢買了菜場附近一套二手房。當(dāng)時房價超便宜,只有十幾萬就拿下來了,現(xiàn)在,早漲到兩百萬以上啦。在上海有了家,孩子就在上海上學(xué),寶琴的人生越來越開闊起來。
人生在世,再通達的人也會有煩惱。因為戶口問題,孩子高中必須回家鄉(xiāng)就讀,否則高考再回去對孩子不利。夫妻倆決定有一個人回去陪讀,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于是,在家鄉(xiāng)蕪湖市又買了一套大房子,還買了輛二十萬的小車,丈夫大頭陪女兒回去上學(xué)了。寶琴一個人在上海忙不過來,就喊來了做生意失敗、賦閑在家的哥嫂一起入股,旨在幫哥嫂一家謀個出路。
寶琴在上海待了二十年,對上海有了第二故鄉(xiāng)的感覺。她最大的心愿是學(xué)業(yè)優(yōu)秀的女兒明年能考到上海的大學(xué),這樣,一家三口就可以在上海團圓了。
寶琴覺得大城市有大的好處,喝咖啡的、吃大蒜的、開豪車的、賣糖葫蘆的,本地人想移民的、外地人想留滬的,各種人生大夢,就這樣毫不遮掩地?zé)釤狒[鬧地四處攤開去。而她,一個農(nóng)村丫頭,竟然也能在大上海灘安營扎寨,人人都贊她命好。
《紅樓夢》里的寶琴是個生下來就“命運獨好”的女子,而開糧店的寶琴卻是靠后天的努力在上海扎下根來的好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