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齊齊哈爾流人文化與流人典籍述略*

      2016-08-11 08:23:04祁曉敏
      河南圖書館學(xué)刊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呂氏齊齊哈爾文化

      祁曉敏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5)

      ?

      齊齊哈爾流人文化與流人典籍述略*

      祁曉敏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5)

      齊齊哈爾;流人;文化;典籍

      齊齊哈爾地處祖國邊陲,是清政府發(fā)配流人的主要聚集地,這些流人在齊齊哈爾辦私塾,撰著述,傳播中原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流人文化,為推動齊齊哈爾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自清初開始,清廷把大量反抗其統(tǒng)治及觸犯刑律的人,流放至黑龍江、吉林,給披甲人為奴,或充當(dāng)苦役。這些流人是清代后期大量流人開發(fā)塞外的先驅(qū),對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文化的開發(fā)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貶戍到齊齊哈爾的流人,不乏文人儒士,其中有著書立說者,有吟詩作畫者,有設(shè)塾講學(xué)者,有行醫(yī)治病者。他們在戍所的諸多活動,久之就積淀為流人文化,成為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介紹了幾位在齊齊哈爾有影響的文化流人以及他們在流放期間編著的文化典籍。

      1 方氏家族與《述本堂詩集》及《龍沙紀略》

      安徽桐城方家,在明清兩代可謂是名門望族,康熙年間卻因《南山集》文字獄案,方登嶧父子二人被遣戍到齊齊哈爾。久居邊城,他們對戍所的風(fēng)土人情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或以詩狀物,或撰成志書,為后人研究齊齊哈爾的歷史發(fā)展提供了翔實的史料記載。

      方登嶧(1659—1728),字鳧宗,號屏垢,少詹事方拱干之孫,方孝標之子,方式濟之父。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貢生,授中書舍人,遷工部都水司主事??滴跷迨?1713),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起,以其父方孝標所著《滇黔紀聞》內(nèi)有所謂“大逆等語”,而被捕入獄,與其子式濟被遣戍卜魁。居戍所身處逆境,仍不廢詩書,“雖處絕塞寒天,手一編,終日忘其身之在難也”,雍正六年(1728),一作三年,卒于戍所。

      方式濟(1676—1717),字渥源,號沃園,登嶧之子??滴跛氖四?1709)進士,授中書舍人。五十二年(1713)受《南山集》文字獄之牽累,與其父同遣戍齊齊哈爾。久寓戍所,據(jù)其所見所聞,考訂歷史文獻,于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1713—1716)寫成《龍沙紀略》一書。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式濟先于父親卒于戍所。卒時,“邊人如痛親戚”,可見他與當(dāng)?shù)厝嗣裼颜x之深。

      方觀承(1698—1768),字遐谷,號問亭。方式濟次子。其祖父與父被遣戍時,因年幼未同戍??滴跷迨哪?1715)春,他與長兄觀永兄弟二人千里迢迢來齊省親,居五年離去。式濟與登嶧相繼去世后,又曾盜其父與祖父骸骨,徒步負入關(guān)。雍正九年(1731)為平郡王福彭所賞識,后歷任浙江巡撫、直隸總督等要職。著有《卜魁風(fēng)土記》《方恪敏公奏議》《壇廟祀典》等。

      《述本堂詩集》為清乾隆二十年(1755)安徽桐城方登嶧、方式濟、方觀承祖孫三代的精刻本家集,是現(xiàn)存較早的一部記載黑龍江及齊齊哈爾歷史的詩歌總集。該書框高17.7厘米、寬13.5厘米,十行十九字,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卷內(nèi)鈐有“述本堂定本”“獨志堂印”“樂是移”等朱文印記。詩集前有沈德潛、黃書琳、蔡世遠、錢陳群、陳兆侖等名家作序。該詩集收錄方登嶧的《依園詩略》《星硯齋存稿》《垢硯吟》《葆素齋集》《如是齋集》;方式濟的《陸塘初稿》《出關(guān)詩》《龍沙紀略》;方觀承的《東閭剩稿》《入塞詩》《懷南草》《看蠶詞》等詩集,共1,363首詩,是了解和研究黑龍江及齊齊哈爾地區(qū)歷史文化的珍貴史集。

      《龍沙紀略》是齊齊哈爾現(xiàn)存最早的地方志,清方式濟(1676—1717)著,附載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方觀承家刻本《述本堂詩集》中。全書共一萬兩千一百余字,分為方隅、山川、經(jīng)制、時令、風(fēng)俗、飲食、貢賦、物產(chǎn)、屋宇等九門,詳細記述了清初黑龍江特別是齊齊哈爾的歷史沿革、民族分布、政治經(jīng)濟和風(fēng)土人情等?!洱埳臣o略》體例完備、記述翔實,為有影響的私家纂修的地方志。清乾隆年間被選錄到《四庫全書》中,《四庫全書提要》稱此書“可補《盛京通志》之缺,乃輿地家不可少之書也”。至今,該書仍是研究黑龍江地方歷史的重要著述。

      2 呂氏后裔與《呂氏宗譜》、呂氏藏書

      呂留良,生于明崇禎二年(1629),字用晦,號晚村,浙江崇德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滴醵?1683)卒。著述甚富,有《呂晚村文集》等數(shù)十種。在呂留良卒后的第四十五年(即雍正六年),呂留良九子呂毅中的好友曾靜因讀呂留良遺著受到影響舉兵反清。雍正聞訊盛怒,傳令嚴究,“呂留良、呂葆中(留良長子)俱著戮尸梟示,呂毅中(留良幼子)著改斬立決,其孫輩……著從寬免死,發(fā)遣寧古塔,給予披甲人為奴?!鼻∷氖?1775),在寧古塔的呂氏后裔因違例捐官一案,第二次被發(fā)遣到齊齊哈爾。到齊齊哈爾后,他們以行醫(yī)、塾師、經(jīng)商為業(yè),經(jīng)濟狀況日漸好轉(zhuǎn),并“資雄于塞上”,促進了當(dāng)?shù)亟?jīng)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

      2001年,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廣泛征集散落在民間的家譜,有幸在呂留良第十一世孫呂昌泰處征集到《呂氏宗譜》兩冊,《前浙江呂氏吉、江兩省宗譜》世系圖一幅?!秴问献谧V》系光緒二十一年(1895)七房、九世孫呂慶升號善亭的手抄本。此譜長20厘米、寬13厘米,八行二十二字,無格、線裝、略損。書前有《呂氏宗譜》原序,又敘?!肚罢憬瓍问霞?、江兩省世系圖》一幅,寬154厘米,高108厘米。此譜是呂氏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呂氏后裔在東北地區(qū)繁衍發(fā)展的珍貴典籍。

      齊齊哈爾的文化傳播與呂氏后裔息息相關(guān),呂氏子孫及支族改徙至卜魁后行醫(yī)、經(jīng)商,開辦講習(xí)堂,傳播文化知識,為推動當(dāng)?shù)匚幕聵I(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在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的古籍部收藏有《明紀編年》《金匱要略》等呂氏藏書30余種(見表1),品相較好,善本居多,卷內(nèi)均可見“浙江石門縣呂氏講習(xí)堂藏書”印章,這是呂氏后裔留給齊齊哈爾非常珍貴的文化典籍。

      表1 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呂氏藏書善本書目(部分)

      3 程煐與《龍沙劍傳奇》

      程煐(?—1812),字星華、瑞屏,號瑞頭陀、珂雪頭陀,安徽天長人,廩生。其父程樹榴為貢生,乾隆四十二年(1777),由于為好友王沅撰寫的《愛竹軒詩草》一書所寫序言,以“牢騷肆憤,怨謗上蒼”,被人告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律以大逆”而處死。程煐“應(yīng)斬監(jiān)候,秋后處決”。嘉慶三年(1798),由斬監(jiān)候改戍齊齊哈爾。

      初到戍所,生活極其困苦,程煐用不到十天的時間,根據(jù)民間傳說的三個神話故事,寫成黑龍江歷史上第一部戲曲作品《龍沙劍傳奇》。該部曲作以一對夫妻的遭遇為主線,敘述了仙與魔的斗爭,并以除魔而劇終。《龍沙劍傳奇》二卷,二冊,清嘉慶七年(1802)抄本。每卷15出戲,共30出戲。書匡高22厘米、寬13.5厘米,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卷內(nèi)鈐有“臣程煐印”“恭則壽”“星華”“天赦余生”“一帆重溯大江瀾”等多枚印章。卷前有友人所作序文兩則及程煐的《讀曲偶評》,卷末有跋兩則,題詞五首。

      嘉慶十七年(1812)冬,程煐卒于戍所。臨終前,將《龍沙劍傳奇》書稿及在獄中所寫的《瑞屏詩抄》詩文稿,托付給友人劉鳳誥,請他設(shè)法轉(zhuǎn)交給從弟程虞卿。程煐病故不久,該書稿被一個嫉妒其才華的流放官員偷去。后經(jīng)過多方輾轉(zhuǎn),其書稿又回到程煐的從弟程虞卿手中,虞卿感慨之余,寫下了“當(dāng)場譜出龍沙劍,詞客悲歌慷慨情”的詩句。該書已入選《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4 劉鳳誥與《存悔齋集》

      劉鳳誥(1761—1830),字丞牧,號金門,一號無廬,又號舊史氏。江西萍鄉(xiāng)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歷任侍讀學(xué)士、實錄館副總裁、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等職,還曾提督廣西、浙江學(xué)政。嘉慶十四年(1809)由于在浙江鄉(xiāng)試中違例以學(xué)政代辦監(jiān)臨及為考生“徇情”獲罪,被遣戍齊齊哈爾。十八年(1813)赦歸,歸后一度以編修起用。劉鳳誥著述甚富,有《杜工部詩話》《五代史記注》等。

      《存悔齋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八冊,清劉鳳誥撰,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書匡高20.6厘米、寬14.7厘米,十一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共收錄經(jīng)進文八卷、敕撰文二卷、雜體文二卷、經(jīng)進詩二卷、古今體詩六卷、集杜詩三卷、杜詩話五卷。其中第十九卷收古今體詩三十一題八十首,內(nèi)有作于齊齊哈爾者十九題五十七首,約占全卷的四分之三,是考稽齊齊哈爾風(fēng)土民俗的可貴資料。

      5 英和與《卜魁紀略》

      英和(1771—1840),原名石桐,字樹琴,號煦齋,別號粵溪生。索綽絡(luò)氏,滿洲正白旗人。歷任侍講學(xué)士、內(nèi)閣學(xué)士、禮部侍郎、內(nèi)務(wù)府大臣、戶部及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協(xié)辦大學(xué)士兼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等職。道光八年(1828)以其所監(jiān)修的“萬年吉地”寶華峪地宮浸水案獲罪,同其二子奎照、奎耀被革職,遣戍齊齊哈爾。

      在戍所作《卜魁城賦》,記述了齊齊哈爾的方位、建置、官制、風(fēng)物、民俗。又集其詩為《卜魁集》。謫戍期間,以親身經(jīng)歷、調(diào)查探訪、搜集考證撰成《卜魁紀略》,約兩千字。全書列有城池、山川、古跡、兵防、交通、人物、戶口、官學(xué)、氣候、物產(chǎn)等。取材廣博,內(nèi)容翔實。為后世研究齊齊哈爾乃至黑龍江地方史、文學(xué)或民俗等,提供了可貴資料。

      6 王性存與《大唐王居士磚塔之銘》

      王性存,道光二十二年(1844)生,字味余,又字葆常,河南光山縣人,優(yōu)貢生。曾署山西榮河縣任知縣。光緒五年(1879)二月,因“借罰捐賑款為名,借端漁利”,被遣戍齊齊哈爾。

      王性存到齊齊哈爾后,在戍所建起了書齋一座,命名“寒翠堂”,取寒號鳥向往翠色的意思,表達了自己對處境的無奈和釋歸的渴望。王性存有詩名,他不僅自己吟詠,還積極倡議在齊齊哈爾的文人集會,創(chuàng)立了“梅花、菊花”兩詩社,結(jié)社唱和,一時間齊齊哈爾“文風(fēng)”四起。光緒七年(1881),黑龍江將軍文緒擴充齊齊哈爾漢官學(xué),水師營總管馬海昌把漢官學(xué)倡建于舊城西門,稱“經(jīng)義書屋”,又名“卜魁書院”,聘流人王性存任主講,從此“塞外始有弦誦聲”?!敖?jīng)義書屋”可以說是齊齊哈爾的第一座書院,在光緒末年改為師范學(xué)堂。光緒八年(1882),王性存臨寫了《大唐王居士磚塔之銘》。此帖今存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長28.4厘米、寬15.1厘米,一冊。卷末有著名書法家張朝墉題識:“寶常先生能書能畫,蓋中州聰明才智之士也。此臨磚塔銘尤得其神似,足見平日伏案之勤……寶常去今已甲子一周,而其流風(fēng)余韻尚得游衍于邊方之藝林,誠非偶然也?!贝颂煮w蒼勁,結(jié)構(gòu)嚴整,筆鋒秀麗,神似歐陽詢,是黑龍江流放人物中極為罕見的遺物。

      綜上可見,清代流人的到來,深刻地影響了齊齊哈爾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演進。特別是文化流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他們的思想和留下的文化典籍,是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李興盛.東北流人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2]李興盛.增訂東北流人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3]張守生.齊齊哈爾流人研究[M].香港:中國文化出版社,2009.

      [4](清)方觀承.述本堂詩集[M].清乾隆二十年方觀承家刻本.

      [5](清)方式濟.龍沙紀略[M].清乾隆二十年方觀承家刻本.

      [6](清)程煐.龍沙劍傳奇[M].清嘉慶七年抄本.[7](清)劉鳳誥.存悔齋集[M].清道光十年刻本.

      (編校:周雪芹)

      2016-02-22

      祁曉敏(1971—),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研究館員。

      G255

      A

      1003-1588(2016)03-0138-03

      * 本文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xué)研究年度項目“黑龍江省古籍善本書錄編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4B050。

      猜你喜歡
      呂氏齊齊哈爾文化
      明清易代之際的批判理學(xué):再論呂留良理學(xué)思想的基本定位*
      齊齊哈爾老年大學(xué)校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齊齊哈爾地區(qū)一例鵝圓環(huán)病毒的PCR診斷
      “吃了嗎”原來是鄉(xiāng)約
      科教新報(2021年11期)2021-05-12 19:50:11
      鄉(xiāng)約“吃了嗎”
      “吃了嗎”原來是鄉(xiāng)約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营山县| 贺州市| 江华| 清水县| 忻州市| 息烽县| 渭南市| 原平市| 积石山| 四川省| 土默特左旗| 郯城县| 饶阳县| 扶沟县| 盐山县| 吴旗县| 上杭县| 应用必备| 花莲市| 丰城市| 清水河县| 眉山市| 新平| 天台县| 武汉市| 辽阳县| 闵行区| 临颍县| 永寿县| 苏尼特右旗| 新郑市| 台东县| 咸丰县| 拜城县| 山阳县| 海口市| 宜兰县| 彰化县| 石屏县| 九寨沟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