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崇替在選”
      ——論劉勰他律論的文學史觀

      2016-08-15 10:08:56胡乃文
      戲劇之家 2016年15期
      關鍵詞:統(tǒng)治者風氣劉勰

      胡乃文

      (中國傳媒大學 文法學部,北京 100024)

      “崇替在選”
      ——論劉勰他律論的文學史觀

      胡乃文

      (中國傳媒大學 文法學部,北京 100024)

      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篇中以時代推移為序,論述了歷代文學的發(fā)展狀況,并總結(jié)了文學隨時代發(fā)展而發(fā)展的規(guī)律,集中展現(xiàn)了劉勰他律論的文學史觀。政治教化影響著文學的題材內(nèi)容選擇與發(fā)展趨勢,文學作品是時代特征的間接反映;學術風氣、社會思潮等“世情”也影響著文學的演變;而統(tǒng)治者對于文學的態(tài)度則對文學的發(fā)展與成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時序》;政治教化;學術風氣;統(tǒng)治者態(tài)度;他律論

      《文心雕龍》是我國古代文論史上的代表性著作,體大而思精,對后世文學理論、創(chuàng)作及批評等方面均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學界對此關注頗多,但對其文學史觀的研究仍不夠充分?!缎蛑尽菲疲骸俺缣嬗凇稌r序》”[1]608,即從該篇中可以總結(jié)出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祖保泉先生說:“《時序》是一篇簡要的文學流變史?!盵2]

      所謂“時序”,時即時代,序即次序。“歌謠文理,與世推移”[1]527,《時序》篇即以時代的推移為順序,論述自上古時代至宋齊時期的文學發(fā)展狀況,劉勰的文學史觀則是建立在對各階段文學發(fā)展狀況的歷時性梳理之上。在劉勰看來,“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1]527,外在因素決定著文學的發(fā)展方向。可見,在敘錄歷代文學演變的過程時,劉勰選擇了他律論模式作為線索,構(gòu)成了“質(zhì)文沿時,崇替在選”[1]546的文學史觀,自成體系。本文從政治教化、學術風氣及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三個方面進行深入闡釋,試圖分析《時序》篇所體現(xiàn)出的劉勰他律論的文學史觀。

      一、政治教化

      自孟子“知人論世”說起,作家作品與“世”的關系開始受到關注?!抖Y記·樂記》中首次明確提出文藝是社會政治形勢的反映:“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樂是王道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觀政事之得失、民心之所向。政局平穩(wěn)時,樂調(diào)舒緩而愉悅,是為“治世之音”;政治乖悖時,樂調(diào)怨悵而憤怒,是為“亂世之音”;國家淪陷、百姓困苦時,樂調(diào)哀愁,寄托哀思,是為“亡國之音”。詩樂既是人們宣泄情感的方式,也是社會現(xiàn)實在人民生活中的真實再現(xiàn)。政治環(huán)境的改變影響著文學的題材內(nèi)容選擇與發(fā)展趨勢,文學作品亦能反映出政治的治亂面貌。

      劉勰的文學史觀亦重視文學興衰與政治教化之間的關系,以及文學隨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在《時序》篇中,劉勰提到,唐堯時代道德昌盛、教化普及,從老農(nóng)所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3]的《擊壤歌》,到兒童吟唱“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4]的《康衢謠》,都贊頌了帝堯施行仁政,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安居樂業(yè),民風淳樸而天下太平。虞舜時,“造《南風》之詩”[1]138,祈求南風“解吾民之慍”、“阜吾民之財”[5];又與臣民“相和而歌《卿云》”:“日月光華,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盵6]歌頌帝舜的禪讓之舉如日月星辰之更替,崇高而偉大,均是“心樂而聲泰”之作。劉勰對文學“順美匡惡”[1]138作用亦有著明確的認知?!对娊?jīng)》中《生民之什·板》與《蕩之什·蕩》皆為諷刺周厲王之作,可見如若君王昏庸敗德,人民苦不堪言,產(chǎn)生的文學作品便充斥著怨憤之情。自春秋時禮崩樂壞,周天子權(quán)威蕩然無存,諸侯割據(jù)紛爭不斷,在一定程度上卻為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諸子百家游說天下宣揚自家學說,文化上便形成了“六經(jīng)泥蟠,百家飆駭”[1]527的局面。三國鼎立、軍閥混戰(zhàn)的漢末時期,動亂的政治局勢促使建安文學形成“梗概多氣”的特征??梢?,“興廢系乎時序”[1]542,劉勰對于政治教化與文學發(fā)展的關系有著充分而深刻的認知,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受時局的影響,也是時代特征的間接反映。

      二、學術風氣

      “文變?nèi)竞跏狼椤盵1]542,在劉勰看來,世代學術風氣的變化亦會影響文學的發(fā)展。《時序》篇中,劉勰首次提出楚辭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1]527的觀點。戰(zhàn)國諸侯爭權(quán)奪利,試圖以最小的損耗獲取最大的利益,縱橫家的智謀與策略便具有了舉足輕重的意義。他們的說辭鋪張揚厲,“先立地步”[7],力求在言語間向君主分析其利害關系與局面,從而使君主相信并采納他們的理論。他們對于君主的情緒與心理把握得十分準確,深知游說君主斷不可直言其過失,需借用譬喻、寓言等手法,有時甚至通過虛構(gòu)與想象豐富說辭的內(nèi)容與形式,以達到其諷諫的目的?!睹髟姟菲疲骸俺S怨,則《離騷》為刺”[1]140,屈原在《離騷》[8]3-31中繼承了《詩經(jīng)》的比興傳統(tǒng),引類譬喻,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統(tǒng),以此向楚王陳述自己的美政理想,宣泄因楚王聽信讒言、疏遠忠臣而郁結(jié)于內(nèi)心的愁緒,并對違背準繩、阿諛奉承之人予以尖銳的諷刺。又如《抽思》[8]134-141以秋夜寒風起興,于漫漫長夜中寄托自己沉重而纏綿的憂思,敘述自己進退兩難、窘迫不已的慘痛遭遇??梢?,楚辭敷張渲染、譬喻連類的文風與縱橫說辭確有頗多共通之處,因而劉永濟先生認為劉勰這一觀點恰恰符合楚辭文體的流變過程,與章學誠“戰(zhàn)國文體出于行人辭命”的說法“可謂曠世同調(diào)”[9]。

      正始年間政局混亂,司馬氏政權(quán)黑暗、爭權(quán)奪利,文人大多轉(zhuǎn)向消極避世,老莊之道與清談風氣因此盛行?!稌r序》篇曰:“篇體輕澹,而嵇、阮、應、繆,并馳文路矣。”[1]537劉勰所謂“輕?!保庵甘苷贾粲绊?。張立齋先生注曰:“輕者脫俗,澹者遠務?!盵10]這時的作品多談玄理,“詩雜仙心”、“率多浮淺”[1]143。嵇康、阮籍二人身處亂世,壯志難酬,遂將老莊之學寓于創(chuàng)作之中,以隱晦的玄理寄托遙深,這也是正始文學的普遍風貌。到了東晉,玄學的影響則更為明顯。盡管當時的政治形勢極為艱難,但文學作品卻“辭意夷泰”,平和清淡。玄言詩人們反對關心時務,宣揚消極人生態(tài)度的玄言詩成為東晉詩壇的主流?!稌r序》篇云:“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盵1]541-542《明詩》篇亦載:“江左篇制,溺乎玄風”[1]144。自此,西晉以來的玄學清談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文風。淹沒在忘卻世情的玄學風氣之下,詩歌以老莊為宗旨,辭賦也成為了老莊思想的注解。劉勰對此認知明確,也證明了其關于學術風氣影響文學發(fā)展的觀點。

      三、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

      劉勰認為,歷代統(tǒng)治者對于文學的態(tài)度對文學的發(fā)展與成就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謂“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1]527,統(tǒng)治者的喜好或輕視必然會對其統(tǒng)治下的文學命運產(chǎn)生不容忽視的影響。[11]在論及戰(zhàn)國文學時,劉勰指出了七國文學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七雄逐鹿,韓魏崇尚武力,燕趙任用權(quán)詐,秦國甚至視儒生禮教為“五蠹六虱”,唯有齊楚兩國文學繁榮。齊國修建高門大宅、楚國擴建蘭臺宮廣攬?zhí)煜沦t士,孟軻被齊國尊為賓師,荀卿則擔任楚國的蘭陵令。學術風氣清新,也促使了“書”、“賦”等文體的萌芽和發(fā)展。齊國稷下學者頗具文才,當時人稱“談天衍,雕龍奭”,楚國則有屈原、宋玉橫空出世。造成這種同時代文學發(fā)展不均衡狀況的原因,正是統(tǒng)治者對待文學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采取的不同的政治策略,取決于統(tǒng)治者是否提供了使文學發(fā)展興盛的環(huán)境與土壤。

      漢武帝時期,經(jīng)歷了文景之治,西漢至武帝時政治形勢穩(wěn)定,經(jīng)濟狀況良好。武帝即位之初便尊崇儒學,“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用以“潤色鴻業(yè)”的文學得到了空前的大發(fā)展。他曾在柏梁臺上與臣民飲宴賦詩,也曾在瓠子決口時親臨視察,創(chuàng)作憂慮人民苦難的《瓠子歌》,并以安車蒲輪征召枚乘,重用主父偃、公孫弘、倪寬、朱買臣和司馬相如等人。這時的禮樂制度交相輝映,文章辭藻競顯華麗,劉勰更是認為這一時期的文學,后代“莫與比盛”,評價極高。

      “帝則藩儀,輝光相照矣。”[1]534劉勰認為,統(tǒng)治者若能對創(chuàng)作充滿熱忱,便能更顯著地推動文學的發(fā)展。自漢室恢復,東漢光武帝重視圖讖之說,而對文章辭采有所輕視。到了明帝、章帝時期,儒學再次受到帝王及權(quán)貴的尊崇。又如《時序》篇在評價“三曹”時有言:“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瑯?!盵1]537曹操本是愛文學之人,《魏志·武帝紀》裴注引《魏書》曰:“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12]其子曹丕創(chuàng)作了《典論·論文》這一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文論著作,以文章為“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曹植更是才高八斗的創(chuàng)作奇才。曹氏父子禮待文人,諸多有才華的作家紛紛匯聚在他們周圍,縱筆揮灑、舞文弄墨。這之中最著名的便是“建安七子”,他們爭相馳騁于文壇,意氣勃發(fā),施展才情,與三曹共同開創(chuàng)了建安文學的輝煌,形成了慷慨剛健的“建安風骨”,對后世文學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曹丕之子曹睿亦繼承了父祖的大業(yè),“制詩度曲”,并設立崇文館,招集文人賢士,何晏、劉劭等大批有才華的文人,“迭相照耀”[1]537。

      “樞中所動,環(huán)流無倦”[1]546,這里的“樞”,即指帝王對于文學的喜好與提倡??梢?,劉勰十分重視統(tǒng)治者對于文學發(fā)展態(tài)勢的影響,認為這不僅決定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政治氣候,也是形成一代文風的關鍵。

      “質(zhì)文沿時,崇替在選?!盵1]546劉勰的文學史觀顯然以他律論為線索,他以一個時代的政治教化、學術風氣及統(tǒng)治者的喜好為左右文學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既有其合理性,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弊端。在“社會決定論模式”之下,劉勰文學史觀中的文學喪失了其應有的獨立性,而是“依附于社會歷史的變化之上”[13]。此外,劉勰過分夸大了統(tǒng)治者的對于文學盛衰的作用,而忽略了群眾基礎對于文學的重要影響,有時甚至以帝王教化曲解作品的意義,這也是其文學史觀的局限性所在。

      [1]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5.

      [2]祖保泉.文心雕龍解說[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896.

      [3]王充.論衡·卷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81.

      [4]嚴北溟,嚴捷.列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5.

      [5]廖名春,鄒新明.孔子家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90.

      [6]王闿運.尚書大傳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17-18.

      [7]劉熙載.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

      [8]湯漳平.楚辭[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9]劉永濟.文心雕龍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7.151.

      [10]張立齋.文心雕龍注訂[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387.

      [11]馬潔.文變?nèi)竞跏狼榕d廢系乎時序——《文心雕龍·時序》的文學史論認識[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3):148.

      [12]曾廣酬.劉勰的文學史論[D].上海:復旦大學,2013.34.

      [13]陶東風.文學史哲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4.

      I206.2

      A

      1007-0125(2016)08-0013-02

      胡乃文(1994-),女,河南鄭州人,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

      猜你喜歡
      統(tǒng)治者風氣劉勰
      從幾枚官印看遼統(tǒng)治者如何以佛教來鞏固他們的統(tǒng)治
      劉勰《文心雕龍》論“三曹”詩
      劉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體論
      風氣
      風氣
      讀者(2019年3期)2019-01-28 03:21:04
      論蒙元統(tǒng)治者對“象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風氣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5 03:24:23
      風氣
      劉勰《文心雕龍》的辨體理論體系——兼論其辨體觀的開創(chuàng)意義和深遠影響
      學術論壇(2015年6期)2015-12-24 15:55:20
      論劉勰辨“騷”的矛盾心理
      學習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6
      嫩江县| 蓬莱市| 济南市| 德钦县| 若尔盖县| 绥德县| 呼图壁县| 雷波县| 黔江区| 桃江县| 吉安市| 常熟市| 彰化县| 威远县| 诸暨市| 迁安市| 吴江市| 灵武市| 蕲春县| 盐山县| 崇阳县| 玛纳斯县| 丰顺县| 东港市| 原阳县| 碌曲县| 竹山县| 平安县| 军事| 汽车| 崇信县| 固原市| 陇南市| 墨玉县| 湾仔区| 阜平县| 探索| 黄冈市| 无为县| 宁武县|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