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晉縣教育局 劉乃樸
怒放的生命—記寧晉縣賈家口學區(qū)小河莊小學教師陳勝霞
■ 寧晉縣教育局 劉乃樸
“曾經(jīng)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jīng)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要超越這平凡的生活……”這首《怒放的生命》,是寧晉縣賈家口學區(qū)小河莊小學教師陳勝霞最喜愛的歌曲,她以這首歌,詮釋著自己不屈不撓勇敢面對生活的生命歷程。讓我們跟隨筆者的鏡頭走進小河莊小學,一起去聆聽陳老師的“奮斗史”吧!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jīng)歷過,就不知其中的酸楚;有一種痛苦,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其中的艱辛;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其中的真諦,這,就是陳勝霞的寫照。
那是1994年秋季的一天,剛剛下過一場連綿細雨,年僅19歲的陳勝霞騎著破舊的飛鴿牌自行車,時不時還得下車刮一下車轱轆上的泥,就這樣30多里地的路程她騎了兩個多小時,帶著滿腿的泥,她來到了小河莊小學,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這一教,就是21年。
第二年,她的愿望實現(xiàn)了。學校建成了嶄新的教學樓,同時也有了她的辦公室兼宿舍,隨后一年,她又搬進了操場南剛剛蓋好的教師宿舍。剛剛建成的房屋很潮濕,更何況是南屋。學校里別的老師大多是本村或者附近村的,下學后就回家了,十分方便,而她卻只能每周一到周五住在學校,星期天才回家,那時,她對這種長期的潮濕也沒當回事,沒想到這對她的身體有了影響。久而久之,類風濕關節(jié)炎——這種被人們稱為“不死的癌癥”,醫(yī)學史上難以醫(yī)治的病癥十分不幸地降臨到了她的身上。
十多年來,為治病,她到過高邑、正定、石家莊,遠去過邢臺、北京,吃過激素藥、中成藥、保健品,喝過中草藥劑、60多度的藥泡白酒,甚至有一段時期服用了蜂蜜和毒草混合的藥劑,因此而心跳加速、心慌氣短,差點丟了性命。今年夏天,經(jīng)人介紹,她又到趙縣治療,每周兩次在身上不同的部位穿針埋線。那種疼痛,有幾個人經(jīng)歷過?又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了!而她,卻堅強地一路走了過來。即使這樣,她也從來沒有耽誤過學生一節(jié)課。
這兩年,她病情越來越嚴重,身體各個關節(jié)都已變形。尤其到了冬天,連走路都很困難。因為她家離學校很遠,再加上身體不好,所以一年到頭她都住在學校。嚴重的類風濕病使她關節(jié)變形,腿不能彎曲,手夠不著腳,所以連穿鞋子、襪子也成了一個難題。她的床邊,經(jīng)常放著一個一尺多長的鐵鉤子,就是她自己穿鞋時用的,疼痛減輕的時候,自己就用那個鐵鉤子穿鞋。由于丈夫工作單位遠,不能經(jīng)常回來,當她病重的時候,11歲的女兒就成了“小管家”,要幫她穿襪子、鞋子、做飯,收拾完碗筷后再去上學。
堅強,樂觀,這是同事們對陳老師的普遍印象。李敬慈老師說:我們一起工作了這么多年,她身體狀況這么差,生活都難以自理,但每一屆學生、每一個學生她都是手把手地教了過來,她就是一個工作狂。本來她應該向局領導反映反映,辦理病休,她卻說,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辛苦,相反的,一上課我就把疼痛全忘了,學生們和課堂已經(jīng)成了我最好的止疼藥,是學生們給了我前進的無窮動力。要是不上課,估計我會癱在床上動不了的。
那么,陳勝霞是怎么上課的呢?
對她來說,每次上課,都是一次身體艱難挪動的痛苦體驗。從宿舍到教室只有幾步的距離,卻顯得那樣漫長,很多時候她都是拄著拐杖一步步挪進教室的。站在講桌旁,做手勢時,她的胳膊始終只能伸出或大或小的對號,大拇指始終是彎曲成一個直角的。板書時,她要用兩只手扶在講桌上,一邊向前趴,一邊抬起臀和腰,再帶動上身慢慢挺直,確定站穩(wěn)后,用食指和中指夾起一支粉筆,四五次原地踏步之后,完成向后轉(zhuǎn),再扭動全身舉起打著對號的右臂,在黑板上寫下漂亮的小楷。講解時,她用一根小木條指著板書,她只能側(cè)過身來,斜歪著頭,盡力用眼睛的余光掃視班里的每一個角落……
在她教課的教室里,總有一把椅子(那是特殊待遇,只有她班才有),如果她實在堅持不住了,可以坐會兒。有一次上完課后兩條腿僵硬得跟直棍似的,她想先坐一下,讓腿緩解一下再回辦公室,哪知道由于腿不靈活,一下子摔倒在地上,疼得她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學生小拉不動她,趕緊跑到辦公室喊了兩個同事才把她拉起來,攙扶著她到了宿舍。那一次,她在床上躺了半天才能動。
對陳勝霞來說,身體的疼痛是無休無止的,但有時候,她會忘了痛。
《羊齒山》是自傳體詩,迪倫·托馬斯在此詩中回憶了自己在羊齒山安妮嬸母的鄉(xiāng)間宅院度過的愉快時光。第一、二詩節(jié)展現(xiàn)兒童時代的托馬斯悠閑地在蘋果樹下玩耍的情景,描述了童年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美好時光。第三、四詩節(jié)寫詩人入眠后的夢想和覺醒的經(jīng)歷,完成了從童年到成年的蛻變。第五、六詩節(jié)詩人以老者 的口吻嘆息時光短暫,時光讓人年輕又讓人衰老,完成從童年到老年的生命輪回。
記得以前學校美化校園時,書法功底深厚的她沖在了最前面。同事們在墻上打方格,她就忙著遞東西,輪到她寫字時,同事們先把她扶上小板凳,再扶上大板凳,最后扶上桌子。那一次,頂著寒風忙碌了整整一天,她沒覺得疼痛,第二天卻躺在床上起不來了,受到了丈夫的嚴厲批評。那一天的三頓飯都是丈夫喂她吃的。能為學校做些有用的事,那個時候她忘記了痛。
每當節(jié)日的時候,身為班主任、多才多藝的她都會把排練節(jié)目的任務擔當起來,給學生們編排相聲、雙簧,教大家大合唱、獨唱、打拍子。編排節(jié)目都是在放學后,一放學她就開始忙,一遍一遍地演示,一遍一遍地教唱,等學生們都走了,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天已黑了。雖然渾身疼痛,但想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她無比的快樂,那個時候她忘記了痛……
提起這些,陳勝霞說,這都不算什么,都是她分內(nèi)的事。她最難受的,是每天半夜里都會被疼痛折磨醒,常常疼得睡不著覺??墒牵?shù)诙焯烀髁?,只要看到孩子們來到學校,聽到他們那無憂無慮的笑聲,她精神頭一下子就足了,病好像一下子好了,雖然一直在疼著。
陳勝霞現(xiàn)在教的四年級(注:四年級就一個班)是她去年接手的班級。
當時,她擔任該年級的數(shù)學、英語、音樂課程,是當時學校任課最重的。那是個怎樣的班呢?班級紀律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是常事,課堂上經(jīng)常打鬧、嬉笑;都開始學習兩位數(shù)乘法了,可孩子們連加減法都算不對,成績在全學區(qū)同年級18個班中倒數(shù)第一,與第一名平均分差了將近40分……學校沒有一位老師愿意接這樣的班。當時,學校領導找到她,她二話不說擔起了這個重任。后來,學生趙若蘭的家長趙衛(wèi)東說,幸虧是陳老師接了這個班,如果再換別的老師,那我就讓孩子換地方,去別的學校上學了。抱著這樣心態(tài)的家長還有很多。陳勝霞說,是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對她的信任讓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孩子們教好。
就這樣,“5+2、白+黑”成了陳勝霞不變的工作常態(tài)。一個學期下來,全班的數(shù)學成績上升了十幾個名次,英語成績?nèi)珜W區(qū)第二。成績的背后,誰又知道凝聚著陳勝霞多少辛勞?。?/p>
永不服輸,這是小河莊小學的老師們對陳老師的普遍印象。他們介紹,陳老師是個不落伍、愛學習的老師,她一直在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還運用自己的所學幫助同事們制作課件、網(wǎng)上備課;別看她身體不好,但沒有消沉過,她喜歡練毛筆字、鋼筆字,每次縣教育局開展書法比賽,學區(qū)都會要求她提供幾幅書法作品參賽……小河莊小學校長耿西恩回憶:陳勝霞老師自參加工作以來,無論接哪個班級,即使所接班級成績很差,她也絕不認輸。她會用十倍百倍的努力一點一點補回來。她整天精力充沛,干勁十足,就像一個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陀螺。
為了自己鐘愛的工作,陳勝霞付出了太多,太多。
這些年來,凡是陳勝霞教過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對老師懷著深深的敬意。
學生們說:老師性格開朗,閑暇時喜歡和他們一起聊天、唱歌、打乒乓球。他們都把她當作知心朋友。因為她在學校住,每天放學后,每過星期天,都會有學生來找她。有的來問問題,有的來談心,有的是找她一起唱歌,來了一批又一批,她的小屋里,總是回蕩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聲……
學生們很懂事兒。夏天,她不能吹電扇,只要是她的課,學生們就早早地把教室的電扇關了。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大汗淋漓的,她含著淚對他們說:“打開吧,沒關系的,只要不直吹著講臺就行。”可是孩子們還是不肯打開,他們說那樣也會有風,他們實在不忍心讓老師再增加絲毫痛苦。
對此,學生吳張妤在作文《我最敬佩的人》中這樣寫道:迄今為止讓我敬佩的人有很多,但陳老師無疑是最讓我敬佩的人。我敬佩她并不是因為她的多才多藝,也不是因為她的和藹可親,而是因為她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與病魔作斗爭,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我欽佩,她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時常激勵著我。我慶幸有這樣的老師,也因有這樣的老師而感到自豪。
陳勝霞說,是孩子們,給了她面對生活磨難的勇氣。她至今記得,去年教師節(jié)那一天,她一進教室,就看到黑板上畫著一個大大的心形圖案,上面寫著:“老師,我們永遠愛您,祝您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老師,我們一起加油?。 彪S后,全班同學一起唱起她教過的,也是她最喜歡的一首歌——《怒放的生命》……聽著聽著,她的眼睛濕潤了,多好的學生??!那個時刻,陳勝霞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了你一片陰影,必會在不遠的地方撒下陽光。
一路坎坷一路歌。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傲人的教學成績,使陳勝霞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校區(qū)校長吳江曾在賈家口學區(qū)全體教師大會上說:“小河莊小學教師陳勝霞的情況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上次的數(shù)學教研活動,陳老師也帶病堅持參加了,當活動結束后,她扶著桌子都站不起來。陳老師對工作的熱忱,以及這些年來與病魔作斗爭,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p>
21年來,不管經(jīng)歷了怎樣的風雨,陳勝霞始終微笑面對。她用她的堅韌,走出了一路的繁花似錦。這些年來,在縣、區(qū)統(tǒng)測中,她所任學科一次次名列前茅;本人先后榮獲縣教學能手、政府嘉獎、優(yōu)秀教師、模范教師等十多項殊榮;在第29個教師節(jié),她又先后被寧晉縣教育局、邢臺市教育局授予“最美教師”榮譽稱號……她的事跡,曾先后被多家省級、國家級媒體報道和轉(zhuǎn)載。
有句話說得好:敢于面對困境的人,生命因此而堅強;敢于挑戰(zhàn)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而茁壯。在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陳勝霞說出了她的心聲:“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路還會有多長,多難走,但是,只要我還能站在講臺上,我就會繼續(xù)去追求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