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態(tài)勢語”可分為表情語、目光語、頭部動作語、身姿語和手勢語等幾個方面。在教學中,教師恰當?shù)剡\用“態(tài)勢語”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態(tài)勢語;中學語文教學;運用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我認為,高等師范應當用其他的方法來培養(yǎng)我們的教師們。如怎樣站、怎樣坐、怎樣從桌子旁邊的椅子上站起來、怎樣提高聲調(diào)、怎樣笑和怎樣看等等‘細枝末節(jié),在我的實際工作中,對于我和對于你們這許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一樣,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如果沒有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瘪R卡連柯實際上在強調(diào)“態(tài)勢語”對教學的重要作用。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入更多的情感,應注重“態(tài)勢語”在教學中的運用。
那么,教師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態(tài)勢語”呢?下面從表情語、目光語、頭部動作語、身姿語、手勢語等方面分別展開論述。
一、表情語及其運用
表情語即教師的面部肌肉、眼眉、嘴唇等各種變化形式所表達的教育信息。英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別恩經(jīng)試驗得出結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語調(diào)+55%的面部表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面部表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非語言表現(xiàn)手段。
表情是心靈的屏幕,它能夠像鏡子一樣把師生雙方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反映出來,教師恰當?shù)剡\用好面部表情語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重要的影響。我國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在她的課堂教學中就十分注重表情語的運用,她是一個“情講”的高手,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調(diào)整自己的面部表情,做到聲情并茂。講《春》,她臉上會洋溢著陽光的微笑,仿佛春天來到了課堂;講《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會露出一副悲傷的表情,學生會和她一樣對小女孩產(chǎn)生深深的同情;講《孔乙己》,她那哀傷的表情使學生辛酸得只把眼淚往肚里咽。她總是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學生,直到把學生帶到教材所規(guī)定的情境之中。當她面對學生抄襲題為《四季景色圖》的作文時,她不是簡單指責學生“不應該這樣”,而是上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作文講評課。課上,她依然面帶微笑,親切和藹的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學生在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敢于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文章,整堂課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二、目光語及其運用
目光語即教師的眼神所發(fā)出的教育信息,既可以表現(xiàn)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也可以傳達人的贊許或反對、鼓勵或制止、允許或拒絕、請求或命令等主觀意向,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交流功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以表達許多復雜而又微妙的信息。于漪老師曾談到:“教師要有眼力,要巨細不漏,越是細微之處,越不讓它在眼皮底下溜走?!痹谒恼Z文課堂教學中,某個同學撇一撇嘴,某個同學臉上略過一絲笑意,某個同學目光中突然出現(xiàn)某種異彩等,她都會迅速捉住,進而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特級教師錢夢龍強調(diào)在課堂教學中關鍵要做到目中有人。他不僅做到心中有學生,而且能夠?qū)⒛抗庹Z巧妙地運用到每節(jié)課中。每次上課前,他都會先用目光掃視一下全班同學,提醒學生準備上課。接下來,他會用愉悅的眼神開始課文的講解,用環(huán)視來表達對每位學生的關注。在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時,他會在全班進行巡視,對聽課認真,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投去贊許的目光;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搞小動作,沒注意聽講,他就會投去一個責備的眼神,提示該學生認真聽講。這樣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維護課堂紀律的目的,同時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程。布里德和克拉瑞培研究發(fā)現(xiàn),指導教師多看學生,學生學到的東西就越多,和自己對視越多的學生,他們的考試成績也越好。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目光語顯得尤為重要。
三、頭部動作語及其運用
頭部動作語是指教師整個頭部的姿勢變化所表達的教育信息。最常見的就是“點頭”“搖頭”,點頭一般表示贊同、肯定等信息;搖頭一般表示反對、否定等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使用頭部動作語對學生的行為作出評價。
上海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在講《論雷峰塔的倒掉》一課時向?qū)W生提出:“為什么雷峰塔能夠象征封建勢力呢?所有的塔都會有這種象征意義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學生當堂提出質(zhì)疑:“老師,我認為你的問題提的不夠確切……”錢夢龍老師并沒有批評那個學生,而是頻頻點頭表示贊同,等那位同學說完后,他說道:“太好了!太好了!謝謝你的指正……”他的頻頻點頭給了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自信,同時還會帶動其他同學認真聽講、思考。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在上課時就非常善于利用“點頭”來鼓勵學生發(fā)言。當學生回答得非常精彩時,他就會不斷點頭,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多使用“點頭”來肯定和鼓勵學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符合新課標的課程理念。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肯定、鼓勵學生,盡量少對學生“搖頭”,即使學生的回答明顯錯誤,也要用微笑和適當?shù)恼Z言來啟發(fā),耐心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四、身姿語及其運用
身姿語是指身體軀干各種姿勢所表達的教育信息,主要有站、坐、行三種基本姿勢。教師的站姿要充分顯示穩(wěn)健、精干和精力充沛,做到站如“松”。當然,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的適當走動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助于控制課堂氣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蹦壳?,中學語文課堂中大力倡導和實施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如: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對學生缺少指導,學生討論沒重點,有些學生借此機會說閑話,整個小組亂哄哄;有些討論只是流于形式,成為點綴,為討論而討論。面對這些問題,于漪和程紅兵老師的成功教學經(jīng)驗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于漪老師在布置給學生討論任務時,總是會走到學生中間,真正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程紅兵老師在學生討論時不僅會走到學生中間,并且還會親切的彎下腰來給予耐心地指導和解答。他們通過“走動”“彎腰”等動作來走近學生,不僅幫助學生解決了討論中遇到的難題,而且還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手勢語的具體運用
手勢語即教師的手掌及上肢的動作所發(fā)出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手勢語是教態(tài)美在三維空間的延伸,在某些情境下,恰當?shù)倪\用好手勢語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在語文課堂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吟誦是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韓軍的教學特長,他會根據(jù)所講詩歌篇目的不同搭配不同的情意手勢語以營造課堂氛圍。例如:在給學生朗誦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時候,他邊讀邊揮手增加氣勢,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美好河山的壯闊;在講詩詞時,他會帶領學生邊讀邊誦邊打拍子,增加詩詞的韻律感。這些情意手勢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和想象,有利于調(diào)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在給學生上課時也同樣注重手勢語的運用。當他請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是用右手掌心向上向?qū)W生表示“有請”,如果學生回答的很好,他總是會豎起大拇指肯定和贊許。右手掌心向上這個手勢動作不僅表達對學生的一種尊重,同時給學生極大的鼓勵;豎起大拇指這個象征手勢語,可以增加學生自信,激發(fā)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注意在課上使用的手勢語應該是與教學內(nèi)容相輔相成的,在運用手勢語時一定要明確目的,克服隨意性。手勢語的運用一定要簡潔、自然、適度,盡量避免消極不良的手勢。
在課堂上教師恰當?shù)剡\用“態(tài)勢語”,有時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用,尤其對語文教師來說,加強對“態(tài)勢語”的研究和運用,對提高課堂效率、組織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薛彥華.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楊春茂.于漪與教育教學求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劉穎(1991- ),女,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