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問題的探討
      ——以犯罪經(jīng)濟學為視角

      2016-08-23 10:43:44朱兵陽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關鍵詞:確定性犯罪人刑罰

      朱兵陽(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關于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問題的探討
      ——以犯罪經(jīng)濟學為視角

      朱兵陽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當前,我國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高發(fā),是最使農(nóng)民工頭痛,也是嚴重危及治安穩(wěn)定的重大社會問題,如何妥善處置成為當務之急。為遏制該類行為,《刑法修正案(八)》將其犯罪化,但問題并未因此得到解決。犯罪背后,隱藏著犯罪分子成本——收益的理性考量,同時也是與追訴機關的博弈。從犯罪經(jīng)濟學的角度,運用經(jīng)濟模型對此問題探討,進而在犯罪經(jīng)濟學視野下提出防控對策,以期對遏制該罪有所啟示。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成本——收益;經(jīng)濟模型

      犯罪經(jīng)濟學視野下的犯罪人并非盲目的,其基于理性對實施行為的直接成本、時間機會成本、懲罰成本、被被欠薪人傷害的風險成本以及因犯罪標簽泛化所致的污點效應等成本,與所轉(zhuǎn)移或逃匿的農(nóng)民工勞動報酬以及在該過程中獲得的其他犯罪收益進行對比,以作出實現(xiàn)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決策。在該罪持續(xù)惡化的當下,建立經(jīng)濟學模型,對影響該罪的成本收益狀況梳理分析,揭示現(xiàn)有刑事法律和制度在規(guī)制該問題處的短板,從而在犯罪經(jīng)濟學視角下提出完善建議。

      一、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成本——收益模型

      “財富最大化是行為決策的深層次動因”[1],犯罪行為也不例外,犯罪行為符合人的有限理性,是“幸福計算”的結(jié)果。犯罪經(jīng)濟學假設的前提:犯罪人是理性的,其在對實施犯罪的成本收益權衡后才作出某種行為決策。具體到本文的研究,惡意欠薪人基于利益需求而通過轉(zhuǎn)移財產(chǎn)、逃匿或其他欠薪方式獲得犯罪收益,但實施該行為須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有一定耗費,這些耗費就是成本,在對實施上述行為的成本加和后,與所獲收益進行比較,當犯罪收益大于加和后的犯罪成本時,才會作出犯罪決策。從這個角度來說,增加實施犯罪的成本,使犯罪的凈收益(犯罪收益與犯罪成本的差額)縮水,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犯罪。

      (一)犯罪收益

      該問題頻發(fā)的重要誘因就是犯罪成本低,犯罪收益高。綜觀媒體報道,該種犯罪主要發(fā)生在建筑工程領域,而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分包方、轉(zhuǎn)包方,與農(nóng)民工并非直接聯(lián)系,雙方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對稱,一旦出現(xiàn)施工事故或者預算之外致使獲益較少的情況,很容易實施該罪,而農(nóng)民工法律意識薄弱,很難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犯罪成本極大降低。因此,該類犯罪預期收益是明顯的,就是犯罪人所轉(zhuǎn)移、逃匿或以其他方式而惡意不支付的勞動報酬,很大程度上是某一期建筑工程款或一段時間內(nèi)農(nóng)民工的工資,高達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在司法效率不高的當前,此類問題愈發(fā)嚴重。

      (二)犯罪成本

      本文所探討的犯罪成本,是從潛在犯罪人角度來說的,是其實施某種犯罪必須付出的代價,正如要生產(chǎn)某個商品,購買原材料和進行加工需花費時間和金錢,甚至還要面臨生產(chǎn)失敗的風險,這些花費和風險就是成本。具體到本罪,犯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時間機會成本和懲罰成本,間接成本以及因定罪服刑而引發(fā)的后續(xù)污點效應等。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犯罪人為實施本罪欠薪行為的直接花費,通常是說其為轉(zhuǎn)移財產(chǎn)、攜款逃匿的相關花費,為規(guī)避法律責任向政府有關部門行賄的費用以及其他有助行為實施而預付的資金等。前文已述,該類問題多出現(xiàn)在建筑領域,行為人多是無建筑資質(zhì)的包工頭,當然并不排除某些大型企業(yè),包工頭多是拿上一環(huán)節(jié)的“老板”所給付的錢財來支付農(nóng)民工的報酬,而農(nóng)民工也大都是打零工,并未與所謂的“老板”簽訂勞動合同,雙方信息極大不對稱,在當前行刑銜接機制不暢,公安機關對該問題認定困難的司法環(huán)境下,實施該罪的直接成本很低。

      2.時間機會成本。時間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行為人實施某種行為而不得不放棄本可以從事的另一行為,犯罪經(jīng)濟學中的時間機會成本就是犯罪人因?qū)嵤┓缸镄袨樗馁M的時間,用于其他本能從事的合法活動所獲得的最大收益。根據(jù)加里·貝克爾的研究,時間機會成本與個人的合法勞動收入成正相關,與犯罪概率成負相關,也就是說,個人合法勞動收入越高,時間機會成本就越高,實施犯罪的可能性越小。具體到本罪,時間機會成本就是行為人為使受追究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為實施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所耗費的心力資源,而不得不放棄的從合法正常工作中所獲得的收益。

      根據(jù)前文,該類犯罪人多為建筑工程領域的包工頭,其受教育程度和技術含量較低,正常合法勞動收入有限,并且還面臨工程虧損的風險,總體來說,其時間機會成本不高,但隨著勞動力價格的不斷攀升,如出現(xiàn)工程預算之外的情形,欠薪遠遠高于時間機會成本。

      3.懲罰成本。刑罰是國家為了補救社會正義而對犯罪人采取的人身和經(jīng)濟方面的制裁,遭受刑罰懲罰是犯罪人對自身犯罪行為付出的代價和成本,其大小可以說是犯罪決策前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具體到本罪,刑罰成本是指犯罪人因?qū)嵤┰撟锒赡苁艿叫淌聶C關追訴,進而承擔的刑罰代價。對于刑罰成本來說,其大小由刑事法規(guī)的嚴厲性、刑罰的確定性以及定罪量刑的及時性決定,是三者的乘積,即刑罰成本=刑罰嚴厲性*刑罰確定性*刑罰及時性,當刑事法律規(guī)定越嚴厲,追訴幾率越大,越及時,犯罪概率就會越低,當然所談刑罰之嚴厲是在適當范圍之內(nèi)的,刑法打擊犯罪應有的嚴厲,過于嚴苛的刑罰會使其邊際威懾力降低。從這三個維度來看當前該問題,該罪的刑罰成本是不高的。筆者認為,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刑事追訴的確定性和及時性問題,而非刑事法律所規(guī)定的刑罰嚴厲性。

      假設本罪懲罰變化前后,懲罰的確定性和及時性保持不變(即不考慮社會成本),隨著量刑檔次的提高(由民事行政處罰升格為刑罰),懲罰成本就越高,犯罪的凈收益(犯罪收益與犯罪成本的差額)就越小,相應地,社會收益越大。如圖1所示,在該問題納入刑事法調(diào)整之前,僅將其規(guī)定為債權勞動糾紛,僅涉及罰款賠償問題,即使行政追責的確定性和及時性能夠保證,但問題仍頻繁出現(xiàn)?,F(xiàn)國家將此上升至刑事問題的高度后,懲罰嚴厲性增加,產(chǎn)生了刑罰及后續(xù)的一系列犯罪成本,而且該罪的最高監(jiān)禁刑為7年,所規(guī)定刑罰并未超過應有限度,即在最優(yōu)邊際威懾力之前,此時隨著刑罰的嚴厲性和社會成本投入增加,其威懾力在不斷上升(C點之前)。

      可是當前司法環(huán)境下,能一味的增加懲罰力度而忽視社會成本嗎?答案是否定的。的確,理論上刑罰嚴厲性的增加能提升刑罰威懾力,使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但這并不是說就要擴大犯罪圈或加重刑罰,原因在于刑罰增加同時社會成本也在增加,刑罰同樣講究效益。如圖1,隨著預防成本的增加,社會收益先增加后減少,社會凈損失在逐漸減少,但減少的比率漸趨輕緩,只有當預防成本與社會凈損失相等時(在B點),社會收益才能取得最大值(在A點),C點就是我們應適用刑罰的最佳威懾點。

      圖1

      我們再來探討下刑罰的確定性、及時性與懲罰成本的問題。根據(jù)懲罰成本的計算公式,懲罰嚴厲性一個量的變化(升高)與懲罰確定性、及時性乘積兩個量的變化(降低)最終是否使得犯罪成本增加是未知數(shù),這取決于社會資源在三者間的協(xié)調(diào)程度。在該罪實施初期,法律適用方面尚不成熟,而且認定該罪須先經(jīng)行政催告程序,也就是說只有在行政催告不能奏效的情形下才會動用刑罰,刑事司法程序被動的啟動,刑罰只不過是在先前處理程序上增加的一道保障程序而已,該罪的認定是“行政+司法”處理模式,相比于先前的“行政”處理模式,雖然刑罰成本增加了,但所耗費的社會資源也在增多;加之當前行政不作為問題嚴重,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行刑銜接不暢,刑事司法程序啟動更為困難,在當前行政問責效率較低的情形下,刑事責任追究的確定性與及時性又該如何保證呢?可見要實現(xiàn)刑罰的確定性與及時性相當困難,嚴厲的刑罰規(guī)定不能現(xiàn)實化,已有的犯罪得不到及時追究,刑罰成本大大降低。

      4.間接成本和后續(xù)污點成本。犯罪人在實施本罪后,還須承擔間接成本和被定罪量刑所帶來的后續(xù)污點成本等。間接成本,比如說犯罪前后的心理成本——面臨道德譴責,因所欠付的是農(nóng)民工的血汗錢,會給農(nóng)民工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引發(fā)更為嚴重的極端事件;當然,對于農(nóng)民工以極端方式討薪,對犯罪人及親屬實施非法拘禁、綁架甚至殺害等問題并不鮮見,這些隱患均因犯罪人實施該罪所致,筆者認為,該風險也應包含在此項犯罪成本中,但隨著社會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對于某些風險偏好者,此項犯罪成本會被弱化;后續(xù)污點成本,主要是指因犯罪被標簽化為“犯罪人”從而自身信譽受損,遭受社會排斥等諸多負面影響,但城市化進程同樣使污點成本有所下降。

      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防控對策——以犯罪經(jīng)濟學為視角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挖掘出犯罪的經(jīng)濟學動因:行為人并不是盲目的犯罪,其在犯罪成本與收益間進行理性分析對比,只有當犯罪收益遠大于犯罪成本時,犯罪人才會冒險實施犯罪行為。為此,要防控此類犯罪,就要從成本收益狀況切入措施,而當下減少犯罪收益是不現(xiàn)實的,因建筑領域農(nóng)民工勞動力價格在逐年上升①通過對河南鄭州地區(qū)的部分農(nóng)民工進行訪談,了解到現(xiàn)在其打零工工資約為120~300元/天,而幾年前則為幾十元/天。,實施此罪的收益也在增加。可見,該問題主要是刑罰制度的問題,犯罪成本的問題。我們可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去探討對策:增加犯罪成本,使犯罪成本接近或大于犯罪收益,而在實現(xiàn)此目的的過程中,增大刑罰成本是關鍵。

      (一)刑事懲罰對策

      1.完善立法規(guī)定,提高刑罰嚴厲性。根據(jù)規(guī)定,該罪最高刑罰可達7年監(jiān)禁刑,并處罰金,筆者認為將此類關乎民生的問題保持高嚴厲的刑罰是必要的。自該罪實施以來,各地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對其設立的必要性及定罪量刑條件展開深入探討,從媒體披露來看,該罪的打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發(fā)展態(tài)勢而言,當前該罪的刑罰規(guī)制不足,并未達到最優(yōu)威懾。犯罪人雖可能被判處監(jiān)禁刑和罰金,但各地新聞所披露的該類案件中,大多數(shù)犯罪人卻被判處緩刑,所謂緩刑只不過是對犯罪人的某些活動場所有所限制,相較于被剝奪人身自由,懲罰成本大為降低,所繳罰金最終納入國家財政,并未對被拖欠的農(nóng)民工勞動報酬有所償還,犯罪人最終還是逃避了民事責任,造成此現(xiàn)象的根源還是法律規(guī)定欠缺,刑罰嚴厲性不足。邊沁指出:“一個不足的刑罰比嚴厲的刑罰更壞,因前者是一個應該徹底拋棄的惡,從中不能得到任何好結(jié)果?!保?]

      因此,要在立法層面作出完善,提高刑罰嚴厲性。首先要加大經(jīng)濟制裁,在判處犯罪人刑罰的同時,責令其先行賠付農(nóng)民工的勞動報酬,使其并不因被處以刑罰而對民事責任免責。其次,完善刑罰種類和量刑起點。現(xiàn)有法律對該罪僅規(guī)定了監(jiān)禁刑和罰金,較少的刑罰種類影響量刑適用。筆者認為,對惡意欠薪主體可以區(qū)別刑罰,對單位可增設資格刑罰,剝奪從事建筑行業(yè)的資質(zhì),并對直接責任人員適當提高量刑起點。

      在當前打工浪潮仍在高漲的情況下,以犯罪經(jīng)濟學的角度,從刑罰成本的層面來看,大量適用緩刑會降低懲罰成本,在這里,筆者并不是批判該罪不能適用緩刑,只是強調(diào)要嚴格條件,因為增設該罪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農(nóng)民工的合法權益,使其勞有所得,懲罰僅是對前者的補救,在犯罪人積極認罪的前提下,后文所談到的辯訴交易制度以及緩刑的適用同樣能發(fā)揮刑罰應有的效用。但在司法資源有限,制度尚不完善,法律適用初期,完善刑罰種類和提高量刑起點以增強刑罰的嚴厲性是完全必要的。

      2.加強行刑銜接,提高懲罰的確定性和及時性。刑罰威懾作用的發(fā)揮不僅需要嚴厲的刑事法規(guī),更為重要的是法律法規(gu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落實。目前我國的刑事司法機制是以“偵查”為中心的,除檢察院自行偵查的案件外,某種行為只有經(jīng)公安機關定性后,才能決定是否啟動刑事司法程序。法理透析,認定該罪須窮盡行政救濟——責令支付仍不支付,這種“行政+司法”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案件處理難度加大。貝卡利亞在其《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指出:“刑罰的適用越是迅速和及時,就越是公正和有效;對于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在于刑罰的必定性……”[3]這就是說,某種犯罪發(fā)生后,有效打擊才能發(fā)揮刑罰的威懾作用,而打擊的有效性則取決于國家機關追訴犯罪的確定性和及時性,刑罰的不確定和遲到使犯罪人產(chǎn)生犯罪不必然受罰的錯覺,弱化了刑罰成本。而刑罰確定性和及時性提高的關鍵在于社會資源的合理投入,這有賴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與公檢法部門銜接機制的建設,行刑銜接順暢,才能提高打擊犯罪的效率,使犯罪分子感到有罪必罰,犯罪成本的增加能泛化心理強制效應,這樣才能遏制犯罪。當然,提高刑罰的確定性和及時性會耗費大量社會資源,根據(jù)邊際效益遞減規(guī)律,在刑罰效用達到最優(yōu)威懾點C點之前,隨著社會資源的投入,刑罰的確定性和及時性不斷提高,對于犯罪人來說,實施犯罪的邊際成本在增加。

      (二)制度層面的對策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使刑罰更好發(fā)揮效用,需要相應制度作支撐,有效制度的運用能減少法律漏洞,保障刑罰嚴厲性、確定性與及時性的協(xié)調(diào)一致,使得犯罪成本增加。

      1.強化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公安機關提前介入。目前我國公安機關處于兩難境地,現(xiàn)有的預警機制、信息共享機制、部門聯(lián)動機制等不完善,難以提前介入,致使該罪認定困難,打擊該類犯罪的確定性和及時性大大降低。因此,要加強行刑銜接,強化與勞動、司法等部門的橫向溝通,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依托治安部門日常工作提前獲悉各地廠企單位經(jīng)營困難、拖欠工資的情況,加強公安機關的動態(tài)監(jiān)控機制建設,對建筑領域這樣的多發(fā)惡意欠薪領域進行網(wǎng)格化管理,建立專門數(shù)據(jù)庫,排查欠薪隱患,確定重點預警對象,提前介入和干預。

      2.完善用工制度,增加犯罪的預付成本。用工主體應定期(或者每次中標后)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登記備案,并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障金,在建筑工程結(jié)束后如不發(fā)生惡意欠薪情形再將其返還于用工主體,該保障金??顚S茫溆猛局饕怯糜谥Ц栋l(fā)生惡意欠薪事件時所拖欠的農(nóng)民工勞動報酬,增加其犯罪的預付成本。

      3.引入“辯訴交易”制度,減少社會凈損失。在英美等國的辯訴交易制度下,司法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犯罪很大程度上得到追究,刑罰確定性和及時性大大提升。在我國,被欠薪農(nóng)民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高額的訴訟費用和時間使得他們難以同犯罪人消磨,而且,基于養(yǎng)家糊口的需要,在索取勞動報酬無門的情況下,他們并不要求能夠得到全部賠償,因此對該罪適用辯訴交易,即使對犯罪人適用緩刑,也能使農(nóng)民工的權益得到維護,社會效益在增加。

      [1][美]理查德·A·波斯納.正義/司法的經(jīng)濟學[M].蘇力,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56.

      [2][英]吉米·邊沁.立法理論——刑法典原理[M].孫力,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65-68.

      [3][意]切薩雷·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66-68.

      [責任編輯:范禹寧]

      朱兵陽(1992-),男,河南開封人,2014級公安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DF625

      A

      1008-7966(2016)04-0035-03

      2016-05-01

      猜你喜歡
      確定性犯罪人刑罰
      論中國訓詁學與經(jīng)典闡釋的確定性
      論法律解釋的確定性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8:56
      含混還是明證:梅洛-龐蒂論確定性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法律確定性的統(tǒng)合理性根據(jù)與法治實施
      社會科學(2016年6期)2016-06-15 20:29:09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曲麻莱县| 二手房| 南平市| 弋阳县| 准格尔旗| 上犹县| 彭州市| 广宗县| 策勒县| 商都县| 海淀区| 商南县| 富宁县| 曲阳县| 胶南市| 宣汉县| 安平县| 翁牛特旗| 长岛县| 武冈市| 姜堰市| 长阳| 中西区| 镇坪县| 江安县| 永定县| 郓城县| 平安县| 平远县| 黄骅市| 仁化县| 安顺市| 万源市| 四子王旗| 嵊泗县| 桂东县| 临江市| 怀仁县| 阿拉善左旗| 读书|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