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實輝
一個辦得很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而著稱。只有學校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這所學校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的競爭力?;谶@種認識從學校校園文化的現狀來剖析建設的重要性,宗旨是讓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細節(jié)都能成為育人的場所,創(chuàng)設處處有品味、處處有內涵、處處有文化、處處有精神的人文環(huán)境。通過反復的積淀、升華為學校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校園文化是師生成長的動力源泉
學校辦學理念是指導學校發(fā)展方向的航標燈,是學校辦學的靈魂。我們確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興校、質量強?!钡霓k學理念和“人文立校、樂學真教”的辦學思路,經過師生的努力,形成了“育人為本、敬業(yè)為樂、成才為志”的辦學目標。以“厚德博學,篤行達禮”為校訓體現了洛江中學重視師生品德修養(yǎng)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發(fā)展每一名教師與學生的良好個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成就美好的人生。在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篤學、善思、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風和“愛生、嚴謹、精業(yè)、善導”的教風,“明禮、誠信、求索、奮進”的校風孕育而生。
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生生不息的發(fā)展動力和源泉,是校園文化建設中本質性的、根本性的組成部分,也是校園文化的靈魂所在。如何為師生的成長注入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呢?那就要通過校園文化為師生的成長提供一種氛圍。讀書思考,教師成為有文化氣息的教師;學生感悟成長,永葆青春與活力。如營造書香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提高師生的文化積淀和綜合素質,這正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所在。讓教師在書香中充實自己。通過引導激勵激起教師讀書的欲望并逐步形成一種習慣。根據教師隊伍現狀由淺入深推薦閱讀《細節(jié)決定成敗》,從一種生活渴望轉化成為一種人生修養(yǎng);從讀名人讀名著到讀專業(yè)理論書籍,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理論水平。
二、讓校園文化成為師生成長的寬廣舞臺
校園文化建設的精髓應在于精神文化建設,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彰顯學校文化的內涵,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精雕細琢,才形成了學校的“三風”建設。并以此對全校師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目標定位,學校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嚴格圍繞良好“三風”的形成而開展,多措并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積極向上的人格特征。充分發(fā)掘學校的教育資源,遵循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每年五月份開展“紅五月”系列活動、十月份開展體育節(jié)、十二月份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等,學生全員參加,活動豐富多彩,同學們在活動中興趣盎然,熱情高漲。同時學校充分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依托校董會的支持,創(chuàng)設太極拳興趣班、南音興趣班,聘請專業(yè)教師進行培訓,兩項活動經常組隊參加省、市、區(qū)級比賽,多次獲獎并深受好評。學校于2009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體育傳統學校、福建省首屆體育特色學校、泉州市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校。依托體育特色優(yōu)勢,學校繼續(xù)挖掘資源,大力發(fā)展體育特色項目,同時,更注重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從2012年開始,學校積極探索大課間活動的模式,并把提高大課間活動的質量以課題的形式呈現,“提高臺商區(qū)洛江中學大課間活動質量的實踐研究”作為“提高泉州市中小學生大課間活動質量的時間與推廣研究”課題的子課題,被確認為2014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重點立項課題正在實施中。落實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引導教師將反思成為一種行為、一種良好的習慣,回顧了師生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三、讓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為師生成長保駕護航
雖然制度管人是一種比較低效的管理模式,但它確實是非常實用且有效的,在無法達到文化管人的高層次管理模式之前,制度是維系一所學校發(fā)展的核心,沒有規(guī)范的制度意識哪來的質量。所以,學校開始以各職能部門為單位全面梳理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傳承好的管理制度,修訂或修改不合時宜的制度,構建較為完整的制度體系。至今,各項管理制度梳理完成,經教代會通過,已經匯編成冊。它將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學校的管理依據,打造規(guī)范有序的校園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新格局。逐步實現從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轉化。
總之,通過積淀校園文化,創(chuàng)設了有利于師生成長的和諧氛圍,師生的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教師愛崗敬業(yè)、勤奮工作;學生健康快樂、奮發(fā)向上。校園里每天都充盈著進取的氣息,每天都有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qū)洛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