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曲苑常青樹

      2016-08-23 14:15羅君生
      曲藝 2016年7期
      關鍵詞:趙老師曲藝藝術

      寶婺星輝自雍容,傳藝育人益溫恭。

      遐齡曲苑常青樹,懿德淑行仰師宗。

      我的恩師趙玉明先生是我登上曲藝殿堂的引路人。怹今年88歲了,身板兒硬朗、精神矍鑠,依然才思敏捷。怹心地善良、胸襟坦蕩,對鼓曲藝術熱情如火。我從17歲始追隨趙老師學唱單弦,至今有55個年頭了,在半個多世紀的學習交往中,我們師徒情同母子,怹不僅教唱傳藝,還教我如何做人,囑教我做人要有德性。在怹身上我們看到了“德宏益壽、心闊延年”。

      一、一專多能 執(zhí)著敬業(yè)

      趙老師是老北京人,出身于曲藝世家,父親趙松山(1894-1954)是一位窮苦的鼓曲藝人,老先生授徒時趙玉明老師才四五歲,站在一旁聽兩遍就會唱。趙老師家學淵源,天資聰穎,嗓子好,學唱得滿宮滿調,多高的弦兒也不怵,耳濡目染她又勤奮好學,進益極快。4歲時她就愛去天橋聽書,6歲時就隨父親到大宅門上堂會;10歲即走街串巷背弦攜鼓賣藝掙錢求生了;14歲進“桃李園”正式登臺演唱。她秉承家學且有一股韌性,曾先后向魏喜奎的兄長魏寶華學會了奉調大鼓和老鴛鴦調;向白勇子學習了梅花大鼓和擊鼓的技巧;向名弦?guī)熡谏僬潞秃鷮氣x學會了十多段京韻大鼓和單弦的傳統(tǒng)曲目以及吐字歸韻的技巧,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技藝。

      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怹參加了中央廣播說唱團,是第一個報到的演員。說唱團的業(yè)務團長是少白派京韻大鼓創(chuàng)始人白鳳鳴,藝術指導是三弦圣手白鳳巖,藝術顧問是單弦大王榮劍塵。趙玉明老師求藝心切,盡情地汲取著各種藝術營養(yǎng),開闊了視野,從而更提高了藝術修養(yǎng)和演唱水平,在自身氣質和風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和提高。中央廣播說唱團曲種繁多,人才濟濟,在諸多名家授藝的氛圍中,她潛心學藝,得到了白家兄弟的賞識。她向白鳳巖先生學唱新梅花調,與龍潔萍老師首唱《釵頭鳳》,至今有多段錄音《別紫鵑》《拷紅》《懷德別女》等仍在電臺播放。白鳳巖先生還將即將失傳的馬頭調傳授與她。2001年趙老師又將馬頭調《白猿偷桃》傳授給天津的楊云演唱;白鳳鳴先生傳授的岔曲腰截《漁家樂》趙老師的演唱清脆悅耳,將《柳葉錦》這個曲牌唱得甘醇甜潤分外動聽。

      1956年為求單弦演唱藝術的深造,在白鳳鳴先生引薦下,拜師譚派藝術創(chuàng)始人譚鳳元先生門下,成為譚派藝術的正宗第一傳人。怹立雪譚門苦心鉆研,向譚先生學習了《魯十回》《打漁殺家》《霸王別姬》《孔雀東南飛》等多段傳統(tǒng)曲目和十幾首岔曲,深得譚派神髓。在學譚的基礎上,她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長,具有女說書人的柔美風彩,發(fā)展了譚派單弦演唱藝術,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從此奠定了怹在曲壇的藝術地位。鼓曲大師駱玉笙稱贊趙老師演唱的《打漁殺家》唱出了意境,是依情唱曲的好段子,特別是《倒拔垂楊柳》中大段的“南城調”演唱,描述東京關廂和菜園的景致有聲有色,可以和《游春》中“南城調”相媲美,是優(yōu)雅的姊妹篇。

      譚先生講“按字行腔八角鼓,不飄不倒講四聲”被趙老師會通融化提升到了一定高度。怹對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分外喜歡,于是虛心向馬連登、馬增芬父女學習演唱技巧和舞臺表演,曾多次替馬增芬老師登臺獻藝。怹演唱的《頭字令》《一分錢一兩米》《要酒菜》《撈孩子》等唱段與馬增芬的演唱各有千秋,難分真假高下。

      怹會唱京韻、梅花、西河、鐵片、奉調,還會唱馬頭調、硬書。唱單弦,她是一位名家,但仍不滿足,還努力學習蘇州評彈,自己買琵琶下苦功練習彈唱,在1958年就與馬增蕙老師一起進行南曲北唱的嘗試,拜師上海的評彈名家楊振言先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演唱了南方味兒北方字兒的多段評彈,怹演唱的開篇《鶯鶯操琴》《寶玉夜探》《羅漢錢》等開創(chuàng)了南曲北唱的新天地,受到了陳云同志的贊許和南北廣大觀眾的歡迎。我于1983年曾在天津音樂廳聆聽了趙老師演唱的《鶯鶯操琴》,領略了老師的高雅風范。

      在中央廣播說唱團工作時,她為聽眾錄制了百十多段曲目,當年的電臺經常播放她演唱的單弦,有時一天同一個曲目分別在中央、北京、天津等臺播放三四次,我和我愛人都是在聽趙老師的錄音中成長的,除去譚派單弦傳統(tǒng)節(jié)目外,還有《中山狼》《響鈴公主》等,更多的是新曲目,有《大鬧碧清泉》《鐵窗烈火》《黎明早行車》《表》《春風和煦》《地下蒼松》《單槍赴會》等,還有西河大鼓《頭字令》《甘祖昌》《智取華山》《繡汗巾》。上世紀60年代她還演唱了一段鐵片大鼓《老廚師寫書》。因為我父親是位老廚師,這段唱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

      趙老師的本功是單弦,但卻一專多能,當年她曾為陳云同志錄制了16段早期的傳統(tǒng)京韻大鼓唱段供領導研究參考,前些日子天津電臺《曲苑大觀》欄目還播放了其中的《玉堂春》《昭君出塞》《羋建游宮》等曲目。她演唱的聯(lián)珠快書《牛頭山》(挑滑車)《浩氣長存》《草船借箭》也頗見功力。

      我在上中學時從廣播中喜歡認識了趙玉明老師,得見廬山真面目是1961年7月中央說唱團來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是哥哥帶我去的,票價1.20元,在當時可不算低,有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孫書筠、馬增慧、郭全寶等大腕。那天趙老師唱中場,表演了單弦新曲目,杜澎先生創(chuàng)作的《雙窩車》,怹短打扮穿彩服、梳妝淡雅、臺風灑脫大方、嗓音甜潤清脆、音色甜美、嘴皮子利索吐字清晰、表演細膩,舉手投足顯示了極深的藝術功底,臺風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既風趣又富有時代氣息,她的藝術風格深深感染了我,那年我17歲。

      二、傾心授徒 傳藝育人

      我自幼生長在北方曲藝的發(fā)祥地——天津,從小就迷鼓曲,耳濡目染不僅愛聽也愛唱,青少年時曾追隨天津已故的單弦名家石慧儒和桂月樵老師學唱,在唐山上學時還向票友下海的趙景泉老師學習唱單弦,參加工作到北京,趙景泉告訴我:“去北京找趙玉明學習,她的演唱地道?!?/p>

      1964年我參加工作分配到華北鐵路工程局建筑處工作,局址在王府井大街南口靠西的原鐵道部大樓(現(xiàn)已拆建為北京飯店高層樓),我便帶著局工會的介紹信去中央廣播大廈拜識趙玉明老師,時任說唱團團長的白鳳鳴先生把我領到趙老師的面前,她衣著樸實,很熱情地接待了我。當時廣播大廈門衛(wèi)制度很嚴,我每次去學習都要在門衛(wèi)換牌,再去后樓說唱團,趙老師當時業(yè)務很忙,每天排練、錄音,但還總是到樓門口去接我。我每周兩次都在下午去學習,趙老師耐心的傳教,從吐字發(fā)音到逐字逐句的教唱,給我打下了良好的演唱基礎。

      當年我向趙老師學唱的第一段是現(xiàn)代曲目大岔曲《瓢》,作者是中國曲協(xié)的馮不異先生。此曲是馮不異先生專為趙玉明老師量身打造的,趙老師與弦?guī)燅R長青設計的唱腔新穎以情取勝很感人,怹先讓我抄寫唱詞,然后教我念字,最后才教唱,并且讓我反復聽錄音。怹因材施教,因為我是男聲,告訴我要適合自身條件去唱,高腔上不去可用低腔唱,一定要唱得有感情。怹在教唱中要求很嚴格,一字一腔也不馬虎。我學會《瓢》的演唱后,在北京霞公府二分館(王府井南頭)的禮堂曾演唱過,還特地請來中鐵文工團的著名弦?guī)熗踔ヌm老先生為我操琴伴奏。王先生問我跟誰學的?我說跟趙玉明老師學的。王先生聽后說:“玉明的東西不錯,唱腔好聽!”還連聲稱贊趙老師的為人。后來在山西晉城,我為時任縣委副書記的大作家趙樹理先生唱過一次《瓢》。他聽了很高興,給予了肯定和贊賞。這段大岔曲《瓢》,趙老師吸收了評劇的唱腔,趕板垛句高低婉轉、快慢有致、如泣如訴,加之怹珠圓玉潤的嗓音,底氣充沛唱至后半部激昂奔放,節(jié)奏快如珠落玉盤,在岔曲藝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作出了成績。

      向趙老師學習的第二個曲目是牌子曲《造曲軸》,作者是著名曲藝作家趙其昌的妻子張金蘭,內容是老工人勇于技術革新的故事,曲牌有曲頭、農家樂、太平年、南城調、金錢蓮落和怯快書,這段曲目也是趙老師演新創(chuàng)新的作品,曲牌轉換貼切自然緊湊,唱腔流暢新穎,故事風趣,很適合我這樣一個工人業(yè)余演員演唱。

      從那時起,趙老師不僅教我唱曲,還教我做人,怹告誡我:“咱們演唱是為了教育人,自己要先受教育,為人要正直,學藝先學做人。”這些話直到今天我覺得都有著深遠的意義,怹不僅嚴格要求學生,自己更是身體力行,怹有著廣博的鼓曲知識,五十多年來都無私地傳授給了我們,在業(yè)余宣傳活動中,我需要什么想學什么,怹都毫無保留地傳教給我。

      我在業(yè)余宣傳隊每排一個新曲目,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都去老師那兒求教,她耐心地為我設計唱腔和動作,并親臨劇場看我的演出,再給以指導。這期間我還學習演唱了趙老師根據(jù)朱寅全的評彈《探女》自己改編整理的單弦《探女》和《表》,再有就是自編自演的好人好事了。

      1973年趙老師調到了天津市曲藝團工作后,我去得更勤了。我從老師處學到了不少曲藝知識,得到了許多資料和唱詞。那時怹演唱的《五湖四海有親人》《二進南倉庫》《南瓜的秘密》《接班》和《看漫畫》等都傳教給我了。我在業(yè)余舞臺上都演唱了,《五湖四海有親人》和《倆西瓜》兩段曲目唱遍了鐵路京山線,足有百場之多,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即便是她沒公演的曲目,只要我用著合適,也讓我先演唱,怹從不計較,如天津的宋勇寫的單弦《近親結婚的苦惱》,怹在排演中尚未公演,就輔導我,我先到街頭宣傳演出了;另外別人寄給怹的新作品,怹認為我唱合適就給我排練,如崔琦老師寫的《武大郎服毒》《打電話》等曲目,由此可看出趙老師高尚的師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那個年代家里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我們師徒書信往來頻繁,天津搞什么曲藝活動和鼓曲專場,老師總是提前來信告知,并給我準備好入場卷,讓我去觀摩學習。至今我還保留著趙老師的書信?!拔母铩逼陂g,怹在淮陽五七干校勞動鍛煉,我給怹寄去當歸、黨參、黃芪、大棗等中草藥,怹收到后回信中字里行間洋溢著熱情,怹心態(tài)平和,毫不氣餒,并鼓勵我努力學習好好工作,堅信黨的領導絲毫沒有怨氣,告訴我勞動收獲既改造了思想又鍛煉了身體。

      還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寒冬的一天,我去看望老師,已是“文革”后期,傳統(tǒng)戲曲尚未解凍,還在禁錮之中,我們師徒圍爐話曲,談憶曲藝盛時景況,怹向我講述了立雪譚門學藝的故事:一邊說一邊唱,教我學唱了6段傳統(tǒng)岔曲:《拷紅》《瀟湘尋夢》《贊松》《冬景》《盼才郎》和《俏佳人》(燈兒下卸殘妝)。當時老師有一臺紅色的小錄音機,盡管是無伴奏的干念、清唱,我們還是錄了下來,40多年了我一直保存著磁帶,也成了珍貴的教學資料。

      老師在由怹口述,孟然老師整理的藝術生涯回憶錄《藝苑尋蹤》廣為傳藝一篇中說:“跟我學習的時間最長,關系最密切的,要算業(yè)余單弦演員羅君生了?!蔽覀儙熗降那榫壷两襁€在延續(xù)。

      50多年來怹帶領我廣交友、訪名家、開眼界、長見識、學知識、投名師、做學問,使我成為一名業(yè)余曲藝工作者。我們師徒如母子情深,亦師亦友。多年來怹經常到我家做客,我父母的壽誕,兒女的婚事,怹都親臨親為,我們全家人都喜歡怹,愛戴怹。我深感師恩浩瀚。

      三、與時俱進 唱新創(chuàng)新

      趙玉明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強調要唱新創(chuàng)新,經常告誡我們:“曲藝演唱要有時代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睈Z一直堅持演新唱新,記得我當年去說唱團學習時,怹正排練《紅蓮殲敵》這是敘述抗日戰(zhàn)爭中一個漁家姑娘智勇殺敵的故事,怹設計唱腔非常認真嚴謹,在這段曲目中怹用了“硬書”這個老曲牌,曲調優(yōu)雅細膩,既符合故事情節(jié),又將傳統(tǒng)藝術揉進了新曲目中,這是古為今用的好方法,我第一次聽這個曲牌,可以看出趙老師樂于革新的思想。

      上世紀60年代怹演唱的《響鈴公主》是東北的蔭中同志編寫的作品,趙老師整理了唱詞并譜制唱腔,其中有較長的一段“靠山調”,怹采用了朗誦的手法,讓人聽來動情,多年來這段《響鈴公主》一直膾炙人口,這是怹努力學習各種藝術門類,如京劇、話劇、詩朗誦等融入自己的演唱中,不拘泥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所致。

      1973年天津市舉辦紀念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題詞10周年的文藝晚會上,趙老師演唱了朱學穎先生創(chuàng)作的單弦《一家親》,故事并無起伏的情節(jié),是尤求轍口,但經怹演唱得平穩(wěn)自如,平中見俏、吐字如珠落玉盤、音韻流暢、感情真摯、耐人尋味、頗見技巧,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趙老師在教我《祥林嫂》這段曲目時,其中有四番“湖廣調”唱來節(jié)奏緩慢,我學完后覺得不適合現(xiàn)代的生活節(jié)拍,便向老師提出可否將后兩番改成8句“云蘇調”來唱,沒想到老師聽后試唱說改得好,作為一位老藝術家能聽取一個業(yè)余學生的意見,并且在自己后來的演唱錄像中也都改用“云蘇調”唱了,是難能可貴的,這段《祥林嫂》曾在中央電視臺錄像播放,趙老師謙遜好學不守舊的精神令人欽佩。

      怹演唱的王允平老師創(chuàng)作的岔曲組合《井岡山新歌》共有3首岔曲,是與弦?guī)燅R滌臣先生合作譜曲的,從唱腔到伴奏都有改革,融入了江西山歌的旋律,充滿了激情,顯現(xiàn)新意,在天津的十幾年怹演唱了很多歌頌新生活新事物的作品,天津電臺的鼓曲欄目的前奏梅花大鼓的大三番音樂就是趙老師擊鼓掐板的,節(jié)奏明快鼓點緊湊,深得聽眾喜愛。

      趙老師在1977年1月演唱了我創(chuàng)作的大岔曲《深切懷念周總理》,是灰堆轍韻,趙老師設計的唱腔,怹唱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當年參加了天津市紀念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大型晚會演出,天津電臺錄音播放了多次。

      四、甘為人梯 德藝雙馨

      趙玉明老師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怹的藝術生涯有近80年,經歷了新舊社會兩重天,在怹身上看不到老藝人的習氣,怹熱愛生活熱愛新社會熱愛曲藝事業(yè),有著誠摯的敬業(yè)愛業(yè)精神。怹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但怹的人生態(tài)度樂觀堅定、心態(tài)平和、為人豪爽、心懷坦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是在中央廣播說唱團,還是在天津市曲藝團工作,怹都把工作單位當成學校,工作的同時認真學習。在老一輩藝術家面前怹以晚輩自居,在年輕一代演員學生面前怹以朋友對待,始終把自己放在普通演員的位置上。怹平時待人處事很低調,像一位教師。怹主張“藝學百家”,在《藝苑尋蹤》書中寫了怹的10位老師,深刻闡釋了“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這句至理名言。怹經常告誡我們要廣擷博取,不要死學,要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長。

      怹胸襟開闊,沒有門戶之見。上世紀90年代初,駱玉笙老師收我為徒時,親自登門拜訪趙玉明老師征求意見,趙老師高風亮節(jié),欣然同意并高興地說:“這是君生的造化,將來會更有發(fā)展。”

      多年來,無論處境優(yōu)劣,怹從不灰心、不氣餒、不圖名、不為利,一心為曲藝事業(yè)默默耕耘。怹雖然沒上過學,但在我們眼里是一位有學問的人,能編寫唱詞搞創(chuàng)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怹看到報紙上登載的一則開灤礦工被埋井下,臨危不懼最后成功脫險的事跡,編寫了單弦《特桑的戰(zhàn)斗》,自編自演;還曾根據(jù)鼓詞改編了單弦《探晴雯》。在鼓曲演唱上怹有理論、有經驗、有見地、能編能導。在天津曲藝團工作期間,怹不計場口、不爭名次,報過幕、開過場,每年演出在二三百場,是演出隊的主力。以一曲《五湖四海有親人》征服了津沽萬千觀眾,幾乎完美地詮釋了唱曲唱情、依情唱曲,難怪天津市曲藝團在石慧儒先生病故、單弦演員空缺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從北京將趙玉明老師調來。

      50多年我不僅跟隨趙老師學唱曲,還從怹身上學到了許多的社會學問。怹有著寬厚待人、虛懷若谷的高尚品德,待我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是一位明師,還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長輩。

      1984年趙老師退休后回到北京,生活更充實了,仍致力于曲藝事業(yè),奔波在京津之間忙于教學,傳授八角鼓藝術。自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開設單弦學習班至今,輾轉幾十年怹教的學生遍及全國不計其數(shù),怹傾囊相教無私授徒、甘為人梯、忘我奉獻,教學還管飯,包教包會,從不收受錢物,這也是我親身經歷過的。

      趙老師的弟子中我和張?zhí)N華是從早年間向怹學藝至今仍受到怹的教誨的,還有天津的田麗萍、周玉蘭、蔣卯卯、張德才、王巨賢和北京的余江、志淑燕以及臺灣的影星夏玲玲。近年來她還培養(yǎng)了張碩、劉禹、殷璽等青年學生唱京韻大鼓和單弦。怹輔導過的專業(yè)鼓曲演員也為數(shù)不少,如梅花大鼓名家籍薇、楊云,單弦名家劉秀梅,西河大鼓名家楊雅琴等。老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與張?zhí)N華雙唱《北京小吃》和《北京山水真優(yōu)美》,為此張?zhí)N華榮獲了“長冶杯”鼓曲大賽二等獎,指導張?zhí)N華以《祥林嫂》一曲摘得全國曲藝大獎“牡丹獎”的桂冠;輔導北京的田永玲演唱京韻大鼓《花木蘭》在2004年全國群星杯比賽中榮獲金獎;教授輔導了北京的王玉蘭和鐘喜榮成功舉辦個人鼓曲演唱會。怹多次走進大中院校為青少年學生授課,普及鼓曲知識,還受聘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成為客座教授,為該校影視系的35名學生講授單弦岔曲《春至河開》和西河大鼓《花唱繞口令》,把傳統(tǒng)藝術送進了校園。怹平易近人的教學風格、廣博深邃的鼓曲學問、風趣幽默的談吐、深厚的示范表演功力令師生拍手贊絕,藝術學院的領導激動地對老師說:“倒退20年我一定讓您穿上軍裝?!?/p>

      為振興鼓曲藝術,2013年春節(jié)期間怹與王金鳳老師、徐少蘭老師聯(lián)袂在老舍茶館分包趕角以新的姿態(tài)演繹了京韻大鼓傳統(tǒng)曲目《草船借箭》,雖然已是80多歲的人了,仍然唱得滿宮滿調、字正腔圓。趙老師擊鼓掐板,在臺上掌綱調節(jié)氣氛,讓在座的觀眾贊嘆不已。

      為向青年朋友呈現(xiàn)傳統(tǒng)鼓曲的藝術魅力,北京市曲協(xié)舉辦了2013年第九屆天橋杯鼓曲藝術展演,在“曲韻流金薪火傳承”專場上趙玉明老師與當代京韻名家種玉杰雙唱傳統(tǒng)曲目《坐樓殺惜》。11月28日北京民族宮大劇院座無虛席,熾熱火爆的場景讓曲迷們過足了癮,我與張玉恒、王巨賢、于新華特地從唐山、天津趕來觀賞老師精湛的演唱,真是寶刀不老,80多歲還活躍在舞臺上,曲壇閃耀著耄耋金輝。

      這兩段傳統(tǒng)曲目是老師60多年前學唱的,久未演唱足見怹扎實的基本功和驚人的記憶力,這次演出也體現(xiàn)了老師提攜中青年演員的高尚藝德。

      2012年趙玉明老師被中國曲協(xié)北方鼓曲藝術委員會特聘為副主任、名譽主任,并且多次被中國曲協(xié)和北京、天津的曲藝賽事聘為評委。2015年在北京傳承“全堂八角鼓”藝術活動中積極參與研討,復排兩次在京津曲壇攜楊云登臺演唱馬頭調《白猿偷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怹不講條件、不討報酬、一心為傳承鼓曲藝術的奉獻精神更加令人欽佩。

      2007年中國唱片社出版了《單弦藝術家石慧儒、趙玉明演唱集》,在參與策劃編輯中我選編二位老師演唱的經典曲目12段,我認為石、趙二師的藝術在業(yè)內同為翹楚,經典皆為珍品,石、趙二師分別為此榮膺了中國金唱片獎,現(xiàn)在這套光盤在市場已然脫銷,足見群眾的喜愛和在曲壇的藝術價值。

      老師在京津曲藝圈內頗有威望,人緣極好,人品藝品有口皆碑。相聲名家李金斗多年來對老師分外孝敬;相聲名家李增瑞對怹也以師禮待之,為老師書寫了“松風梅骨”四個隸書大字相贈,并對我說:“趙老師有傲骨沒傲氣?!?/p>

      是趙玉明老師引領我走進了曲藝的殿堂,培養(yǎng)造就了我的曲藝素養(yǎng)?!傍B隨鸞鳳飛騰遠”,我取得的點滴進步與成績,與恩師的栽培都是分不開的。老師待人誠篤的品質、高超深厚的技藝是我終生學不盡的,怹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衷心祝愿趙玉明老師健康長壽。

      寫到這情猶未盡,我將《曲苑不老松》這首岔曲獻給恩師趙玉明先生:

      中華曲苑不老松,單弦名家趙玉明。

      數(shù)十載譽滿津京—德高望重。

      為曲藝無私奉獻心堅定,

      敬業(yè)愛業(yè)藝業(yè)精,

      品如蘭蕙芳自清,

      一身正氣似梅紅。

      與人為善、待人誠篤有心胸,

      德藝雙馨揚美名。(過板)

      能唱京韻、梅花、馬頭調、鐵片、西河多個曲種—融會貫通。

      立雪譚門求深造,繼承發(fā)展開創(chuàng)新路徑。

      廣擷博取勤耕耘,

      學評彈,南曲北唱試新聲。

      臺風清新多高雅,嗓音甜美更動聽。

      有傳世佳作廣傳誦,獲金唱片獎有殊榮。

      幾十年演新唱新與時俱進(臥牛)抒豪情。

      傳藝育人傾心贈,滿園桃李好豐盈。

      壽登耄耋喜今慶,

      德高藝湛享盛名。

      高舉杯、齊祝頌:

      祝愿老師藝術青春常在!祝愿老師福壽康寧!

      猜你喜歡
      趙老師曲藝藝術
      思詩史為曲藝批評與創(chuàng)作賦能
      《曲藝泉城》
      趙老師的眼睛
      超級難寫的字
      紙的藝術
      媒體時代曲藝批評應以曲藝活動為中心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烘云托月:聚焦曲藝音樂
      爆笑街頭藝術
      内黄县| 天津市| 绍兴市| 民乐县| 昌吉市| 阿坝县| 大邑县| 呼和浩特市| 德兴市| 神木县| 海城市| 宜阳县| 大连市| 东丰县| 永宁县| 双辽市| 玛多县| 滨州市| 新津县| 虹口区| 达拉特旗| 普格县| 布拖县| 五家渠市| 新沂市| 晋城| 瑞安市| 徐水县| 安岳县| 新宁县| 青州市| 沅陵县| 鲁山县| 墨脱县| 镇江市| 平果县| 柏乡县| 类乌齐县| 湖南省| 乌什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