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魯迅在教育部的飯局

      2016-08-30 02:05:04
      傳記文學 2016年1期
      關鍵詞:許壽裳同僚教育部

      文 陳 潔

      魯迅在教育部的飯局

      文陳 潔

      1912年至1926年,魯迅在北京時期的基本社會身份是在教育部任職。這段時期,魯迅時常與教育部同僚聚餐宴飲,特別是在北京教育部任職的前期。魯迅的日記至簡,但基本記錄下每一次宴飲聚餐的信息,包括同席者、聚餐的飯店名。魯迅與教育部同僚的宴飲,主要有幾種方式:教育部上司或同僚邀請的家宴;教育部的公宴;同僚有喜慶之事的宴請;工作日的午餐,工作之余的啜茗;送僚友出京、來京的聚餐;節(jié)日的聚餐,如新年茶話會、中秋聚餐;宴飲中的話題,涉及當時的文化風物,偶爾也涉及時政。魯迅和教育部同事陳師曾、戴螺舲、錢稻孫還時常交流對中國畫的鑒賞。

      魯迅在青少年時代就曾經影寫明代散曲家王磐的《野菜譜》,也曾在文章中列舉書籍中有關中國肴饌的記載:“《禮記》里的所謂‘八珍’,《酉陽雜俎》里的一張御賜菜帳和袁枚名士的《隨園食單》。元朝有和斯輝的《飲饌正要》,……唐朝的呢,有楊煜的《膳夫經手錄》,就收在《閭邱辨囿》中?!保ā度A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魯迅還特別關注漢畫像中繪宴會之狀。魯迅所珍藏的《朱鮪石室畫像》,其中多宴飲石像,他一直銳意搜集。

      1912年5月5日,魯迅來到北京,當日宿長發(fā)店,6日搬入紹興會館,開始了在北京的生活。他住在紹興會館的藤花別館,到教育部——在原來清政府學部(今宣武門內教育部街)辦公。于是,紹興會館、教育部、北京的高校、琉璃廠、廣和居、青云閣,以及北京的名勝古跡(如陶然亭、中央公園)成為他在北京的主要活動場所。而浙江同鄉(xiāng)、教育部同事成為他人際交往的兩個主要來源。

      清末民初,北京的飲食業(yè)興盛,從高檔的飯莊——時稱某某堂,到中檔的飯館,到小飯鋪,種類繁多。還有不少西餐館——番菜館。稱為“堂”的,一般是規(guī)模最大的飯店,一般都有很大的幾進院子,不少都帶有戲臺,可以唱堂會戲,能同時開一二百桌酒席(參見鄧云鄉(xiāng)《魯迅與北京風土》)。對這類大飯莊,魯迅日記里的記載不多,只是在參加婚宴等喜事,以及他離京前送行時,有幾次記載,如同豐堂(1913年10月22日詩荃訂婚)、聚賢堂(1917年7月24日)、燕壽堂(1923年12 月15日齊壽山結婚禮式)、北海漪瀾堂(1926 年8月9日,黃鵬基、石珉、仲蕓、有鱗為魯迅餞行)。漪瀾堂在北海瓊島北面,點心以仿清宮御膳房著稱。

      高檔的西餐廳,魯迅去過的有德國飯店、擷英番菜館。魯迅去德國飯店是在1926年,與留德同僚齊壽山一同吃飯;同年8月1日,北大教授張鳳舉在德國飯店宴請即將離京的魯迅;8月8日,北大教授馬幼漁、沈尹默、張鳳舉在德國飯店為魯迅餞行,坐中又有沈兼士及馬幼漁之子。擷英番菜館在魯迅日記中出現過一次,是在1924年5月27日,應同鄉(xiāng)許銘伯次子許詩荃之邀。擷英番菜館位于前門外廊坊頭條西頭路南,除北京飯店、六國飯店等外國人開的大飯店之外,擷英是當時北京最大、最著名的西餐廳了。1925年女師大風潮中,魯迅寫文章,專門談到一次擷英番菜館的宴飲——《“公理”的把戲》:“據十二月十六日的《北京晚報》說,則有些‘名流’即于十四日晚六時在那個擷英番菜館開會?!瓘倪@飯局里產生了‘教育界公理維護會’,從這會又變出‘國立女子大學后援會’。”報上和函上有出席飯局者的名單,魯迅專門將此名單抄錄于文中。

      比堂稍微小的,就叫飯莊或者酒樓。當時北京最有名的飯館第一要數東興樓。東興樓是山東菜館,據說是一位山東榮城人向李蓮英申請開的。魯迅兩次前往東興樓,都是應朋友之邀:胡適、郁達夫。魯迅最偏愛的飯店是廣和居,其次就是各種南方菜館,東興樓雖然聲名在外,魯迅卻并未特別青睞。

      比堂和樓再小點的,稱為居。紹興會館附近的廣和居是魯迅和朋友們時常聚餐之處,尤以教育部同僚的宴飲為多。北京的飯館,以廣和居開設最早,也最著名。據魯迅日記記載,魯迅在北京去得最多的飯館大概就是廣和居了。廣和居在宣外菜市口西路南北半截胡同南頭路東,紹興會館的斜對面,魯迅常從廣和居叫菜或約友人宴飲。

      “廣和居在清末不是一家普通飯館,簡直是宣南掌故的總匯,幾乎是一個政治俱樂部了。當時一些有權勢的大官吏、有影響的大名士都以到廣和居聚會為勝事。”(鄧云鄉(xiāng)《魯迅與北京風土》)廣和居的幾個名菜,都是以京官的名字命名的。夏仁虎《舊京瑣記》記:“士大夫好集于半截胡同之廣和居,張文襄在京提倡最力。其著名者,為蒸山藥;曰潘魚者,出自潘炳年;曰曾魚,創(chuàng)自曾侯;曰吳魚片,始自吳閏生?!薄兜老桃詠沓半s記》記載:“廣和居在北半截胡同路東,歷史最悠久,蓋自道光中即有此館,專為宣南士大夫設也?!睆V和居大門上的嵌字對聯(lián)寫道:“廣居庶道賢人志,和鼎調羹宰相才?!眱葔ι蠈懙挠吧鋾r政的題壁詩很有名?!兜老桃詠沓半s記》記載,戊戌政變,講新政者有所謂三公子:翰林院編修徐仁鑄、吏部主事陳三立、軍機章京譚嗣同。其中,陳三立、譚嗣同都經常出入于此。《清稗類鈔》《越縵堂日記》中也都記載了廣和居。

      魯迅剛到北京不久,1912 年5月11日,就與后來擔任教育部次長的董恂士,以及僚友張協(xié)和、胡梓方在一起聚餐,便選擇了廣和居:“午就胡梓方寓午餐。夕董恂士來,張協(xié)和亦至,食于廣和居。董君宿于邑館,以卓臥之。”(《魯迅全集》第15卷)隨后幾日,魯迅又多次與董恂士等同僚到廣和居宴飲。5月18日,“董恂士、張協(xié)和來,與季巿俱至廣和居,蔡國親已先在,遂共飯”。6月1日,“晚同恂士、銘伯、季市飲于廣和居”。6月23日,“下午董恂士來談,晚飲于廣和居,銘伯亦去,季市為主”。董恂士,浙江杭州人,錢念劬之婿。錢念劬是錢玄同的弟弟,錢稻孫之父。董恂士1902年留日時是光復會的主要成員,1912年任教育部秘書長、次長,1913年4月至9月代理總長。1916年3月,董恂士病逝時,魯迅“賻董恂士家十元”(《魯迅全集》第15卷)。這在魯迅北京時期日記中所記所送的賻金中為最高,為他當時通常所致賻金的二至十倍。而對另一位同鄉(xiāng)、曾任魯迅直接上司的夏曾佑,1924年5月,魯迅所送賻金僅為二元。

      董恂士任教育次長后,曾宴請教育部同鄉(xiāng)。魯迅1912年的日記中記載了董次長的兩次宴請:1912年8月31日,“晚董恂士招飲于致美齋,同席者湯哲存、夏穗卿、何燮侯、張協(xié)和、錢稻孫、許季黻”。1912 年9月27日,“晚飲于勸業(yè)場上之小有天,董恂士、錢稻孫、許季黻在坐”。致美齋是一家南味的小飯館,小有天是在城南游藝園的中餐館,小有天除燒四寶、羊肚菌為拿手菜外,包子餛飩,亦為一絕(唐魯孫《南北看》)。

      董恂士宴請的同鄉(xiāng)包括魯迅的直接上司夏曾佑。夏曾佑,字穗卿,浙江杭縣人,歷史學家,清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1912年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1916年調任京師圖書館館長。作為魯迅的鄉(xiāng)長輩,夏曾佑對魯迅本應有提攜之舉,但觀念的不同,使二人殊途。

      對司長夏曾佑,魯迅最初是比較敬重的,但漸漸由敬重到疏離。在魯迅日記中可讀到夏曾佑愛飲酒,這種近乎頹放的士大夫生活方式,讓魯迅終至逃離。1913年2月一日下午魯迅和同事沈商耆“往夏司長寓,方飲酒,遂同飲少許;隨后又游火神廟,歷覽眾肆”。1913年5月一日上午魯迅“得同事戴螺舲簡招往夏司長寓,至則飲酒”,直至下午還沒完沒了,魯迅只好逃回來了。魯迅日記中還記載了1914年5月夏司長治酒肴在教育部招飲,同坐有同僚齊壽山、錢稻孫、戴螺舲、許季上。魯迅逃離夏曾佑的酒桌,主要原因在于二人思想上的分歧。夏曾佑為光緒進士,而魯迅等留學生具有革新思想,與遺老本不能志同道合。魯迅對夏曾佑在當時政治環(huán)境中依然祭孔的行為極為不滿。1913年9月,夏曾佑祭孔,魯迅在日記中記道:“聞此舉由夏穗卿主動,陰鷙可畏也。”這時,魯迅已由先前的敬重轉變?yōu)橹S刺了,后來對夏曾佑的態(tài)度就冷淡了。

      魯迅和直接上司夏曾佑的矛盾對魯迅升職會產生影響。1915年7月,社會教育司司長夏曾佑離職時,擔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已近三年之久的魯迅本是升任司長的最佳人選,而接任司長的卻是魯迅的部下高步瀛。高步瀛曾任清學部圖書局總務長,但在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最初排名在魯迅之后。高步瀛,曾于1902年赴日本留學,畢業(yè)于宏文師范學院。提倡推行陽歷,編寫新戲,改良舊劇,與傅增湘是同門師兄弟。

      夏曾佑

      據1912年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職員表,社會教育司司長為夏曾佑,魯迅的排名和資歷在沈彭年、高步瀛、許季上、戴克讓之前。1912年8 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經過任命的科長,魯迅是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高步瀛出現在魯迅日記中是在他升任司長之后,1915年9月29日,“晚高閬仙招飲于同和居,同席十二人,有齊如山、陳孝莊,馀并同事”。新任司長高步瀛對魯迅很敬重。錢稻孫回憶:“社會教育司的司長以前是夏曾佑,后來是高閬仙,他們都是搞文學的,高閬仙是很敬重魯迅的”(《訪問錢稻孫記錄》)。高步瀛又多次邀宴,對深具資歷和才能的魯迅表示器重。魯迅日記記載,1925年8月,魯迅被教育總長章士釗免去僉事職務,高閬仙作為魯迅的直接領導,曾至魯迅家,進行慰問。魯迅在日記中,有不少與高步瀛交往的記錄,足證他們的交情甚厚。高步瀛曾多次贈書給魯迅:《呂氏春秋點勘》一部三本、吳氏平點《淮南子》一部三本、《論衡舉正》一部二本、《淮南子集證》一部十本、《抱樸子校補》一本。

      錢稻孫回憶了與魯迅當時在教育部的交往情況:

      在教育部上班,沒事時就跑到別的辦公室串串。那時許季茀的家眷來了,住在南橫街,魯迅住八道灣,一南一北不好來往,上班時許季茀就常到魯迅的辦公室來談談。戴蘆舲、許季上辦公的屋子離魯迅很近,也常去找他,屋里人不斷。魯迅沒事不出來找人,都是人家去找他,有時在構思、創(chuàng)作,上班時也寫,然而不攤開。晚上在家也寫,睡得很晚。上班沒事時,魯迅有時也看看征集來的地方志、史書、小說。晚上也看書,后來又看佛經。他刻過《百喻經》。跟許季上、梅光羲這些講佛學的人有往來。也看日本書。(《訪問錢稻孫記錄》)

      回憶中提到的“許季茀”,即許壽裳;戴蘆舲,即戴螺舲;許季上,早年曾從楊仁山學佛,其后又依天臺宗諦閑法師為弟子,1920年曾被政府選派,代表中國佛教界到印度出席世界佛教會議。許季上時常贈給魯迅金陵刻經處的印刷品。

      魯迅和同僚戴螺舲、陳師曾、錢稻孫等時常交流對美術的欣賞。魯迅在日記中記載,1912年5月21日“晚散步宣武門外,以銅元十枚得二花卉冊,一梅,一夫渠,題云惲冰繪,恐假托也”。惲冰是清代女畫家。10月25日,同僚戴螺舲見了這幅惲冰畫,定為偽作。戴螺舲的曾祖文節(jié)公是書畫家,即戴熙,清錢塘人。此后,魯迅時常與戴螺舲探討美術。1912年11月、12月,魯迅在琉璃廠買了戴螺舲曾祖的書《戴文節(jié)仿古山水冊》《戴文節(jié)銷寒畫課》。1913年2月15日,“戴螺舲贈魯迅山水畫一幅。同月26日,戴螺舲來看《筆耕園》,以為甚佳,晚同往廣和居宴飲”?!豆P耕園》為魯迅從相模屋所買日本畫冊,和田幹男編。1914年5月14日,晚戴螺舲在其寓招飲同僚魯迅、齊壽山、錢稻孫、徐吉軒、常毅箴、王屏華、許季上,出示其曾祖文節(jié)公畫冊,以及王奉常、王椒畦仿古冊。魯迅認為皆佳品。

      錢稻孫

      魯迅的摯友、教育部同事、留日歸國同學陳師曾,常與魯迅同游小市,主要是為了購買碑帖,也因此熟悉舊京生活,他曾繪制北京風俗圖三十四幅。而當時北京史籍中涉及社會風俗方面的并不多。魯迅一直提倡風俗畫。他收藏造像、漢畫像、金石拓本等就有研究古代風俗的意圖。在和青年畫家的信里,也提倡風俗畫。魯迅在1933年12月26日致羅清楨的信中寫道:“我想:先生何不取汕頭的風景,動植,風俗等,作為題材試試呢。”在1934年4月19日致陳煙橋的信中寫道:“我的主張雜入靜物,風景,各地方的風俗,街頭風景,就是為此?!濒斞高€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將小說的起源與風俗相關聯(lián):“班固稱‘小說家流蓋出于稗官’,如淳注謂‘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p>

      此外,魯迅日記中記載的飯館還有厚德福、福全館、泰豐樓、新豐樓、宣南春等。魯迅常去的還有西車站食堂,又叫做平漢車站食堂。它設在平漢鐵路車站月臺旁邊,一座大沙龍里,既無雅座,又無隔間,僅僅是一所大的敞廳;但當年在北京要想吃真正的俄國菜,只有到西車站食堂。這里俄式大菜小吃花樣繁多,主廚是一位白俄羅斯人,一位副手是哈爾濱的大師傅。魯迅去過的西餐廳還有西吉慶、歐美同學會。西吉慶在絨線胡同,原本是西點面包店,后附設了一個西餐部。

      中山公園里的餐廳、茶座,魯迅也時常光顧,時常去的是來今雨軒和長美軒。來今雨軒在中山公園董事會西邊,本來是董事會的大廳,后來董事會經過招商開設西餐館;由徐世昌題匾,是一家很有情調的餐廳,室內可以投壺,可以彈琴,室外雕欄清風,可賞牡丹,可賞明月。中山公園里的餐廳、茶座在當時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并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來今雨軒是‘國務院’,因為一些政要公余常在那里碰頭;長美軒是‘五方元音’,各地家庭都喜歡在那里聚餐小酌;春明館是老人堂;柏斯馨是青年會?!保ㄌ启攲O《故園情》)長美軒是一家云貴飯館,物美價廉,是家庭聚餐的好去處。二三十年代,來今雨軒的茶客可以說是北京當年最闊氣的茶客;外國人有各使館的公使、參贊、洋行經理、博士、教授,中國人有各部總長、次長、銀行行長、大學教授……大概當年北京的一等名流,很少有哪一位沒在來今雨軒坐過茶座吧。魯迅最常去的茶社還有青云閣,因為青云閣的地理位置,正好順路。

      魯迅在教育部與本司社會教育司的同僚交往較多,和許壽裳等留日同學其中交往則更多。社會教育司是教育部的一個新設機構,在清朝學部時代是沒有這一分科項目的。1912年,社會教育司的人員主要包括:司長夏曾佑、周樹人、許丹、游洪范、齊宗頤、徐協(xié)貞、梅光羲、胡玉縉。1922年4月,社會教育司的人員主要包括:司長高步瀛、第一科科長僉事周樹人、主事兼通俗圖書館主任朱頤銳(孝荃)、辦事員王樹屏、李懿修(慎齋)、程士普、張燦、龔維漢、伍靈(重光),分部人員李明澈(匡輔)、孫初超(北海)、潘淵(企莘)、周元(潛如)、張定勳、顧倓基、孫雄、萬德龢、張鵬舉;第二科科長僉事徐協(xié)貞、僉事黃中塏(芷澗)、僉事兼辦第一科事宜戴克讓(蘆舲)、主事京師圖書分館主任常國憲(毅箴);主事圖書閱覽所主任王丕謨、孫百璋;辦事員喬大壯、楊彬(仲和)等。魯迅與教育部編審處交往也較多。編審處人員包括:編纂股主任編審員毛邦偉(子龍)、編審員陳師曾、楊天驥(千里)、朱文熊(造五)、許丹(季上)、蕭友梅、許壽裳、熊崇煦(知白)、蔣維喬、沈步洲等;審查股主任編審員陳文哲(象明)、編審員黎錦熙。

      陳師曾

      據許羨蘇回憶,《頭發(fā)的故事》中提到的M校長就是當時的女高師校長毛邦偉。毛邦偉,畢業(yè)于東京高等師范學校,住在西城學院胡同。魯迅與毛邦偉常一起參加留日同學的宴飲:1913年,“晚伍仲文招飲,以餞張仲素赴長江一帶視察法政校也,同席有王君直、錢稻孫、毛子龍”。1915年,“晚約伍仲文、毛子龍、譚君陸、張協(xié)和五人共宴劉濟舟于勸業(yè)場玉樓春飯店”。

      魯迅與同僚工作日時常在一起聚餐,午餐經常去一些小飯店:益昌、和記、海天春等。常去的益昌是一家小西餐館,當時稱作番菜館?!爱敃r番菜館較少,不管大小,總有點洋派,桌上總是雪白的臺布,再擺上亮晶晶的刀叉,……所來的客人,大都是知識分子?!保ㄠ囋凄l(xiāng)《魯迅與北京風土》)像益昌這樣的小西餐館,環(huán)境好,適合邊吃邊談。1916年7月,魯迅與徐吉軒、齊壽山、許季上共宴離京后回京的同僚冀育堂,也是在益昌。二弟周作人到教育部時,周氏兄弟和教育部僚友常常去和記午餐。和記大概是魯迅日記中提到的最小的飯館,屬于切面鋪類型,是一家賣清湯大碗牛肉面的小鋪。海天春則是比和記高一檔的一類的小飯館。

      1909年,魯迅與許壽裳等人在東京合影

      民國時期的教育部內部很復雜,斗爭激烈。教育部中保留了前清學部的大量人員,因此保留了很多舊觀念和官僚作風。教育部的實權基本上把持在守舊派手里。蔡元培是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任命為教育總長的。袁世凱上臺后,也繼續(xù)任命蔡元培為總長,但實際上支持的是舊派。據1912年由南京遷往北京的教育部同僚林冰骨回憶:“當時清政府的學部舊人留用的很多,他們的封建觀念和保守意識都很強烈,目我們南方來的為革命新黨,應對往來之間總有一種敬鬼神而遠之的神氣。我同魯迅先生他們同自南方來,……主要還是因為同是蔡先生約來的同志,所以較為親切?!?/p>

      真實的歷史總是比能夠歸納總結的更為復雜。教育部前清學部的人員構成并不單一。同樣是留日歸國后在學部任職、隨即任職教育部的許壽裳、范源濂,卻身居教育部兩個陣營。許壽裳被劃歸新派,范源濂則被視為舊派代表。

      引薦魯迅進入教育部的留日同學許壽裳是宣統(tǒng)三年(1911)考上的前清學部七品小京官。清政府為挽救自己的統(tǒng)治,對留日學生采取籠絡政策,給予他們舉人、進士的頭銜,授予他們各種實官。范源濂,1905年后任清廷學部主事、參事,被視為教育部舊派首領。其名在《清國留學生會館第一次報告》中已赫然在目,也是日本留學生。范源濂(1875-1927),字靜生,湖南湘鄉(xiāng)人。早年就學于長沙時務學堂。戊戌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學習。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回國,在北京任學部主事,并創(chuàng)辦法律學校。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部次長、中華書局總編輯部部長、北洋政府教育總長。范源濂1904年從日本回湖南,招送12名女生入日本東京實踐女學校,開我國女留學生之先河。

      在這樣復雜的工作環(huán)境下,教育部同僚中,有不少是魯迅的同學同鄉(xiāng),甚至在浙江時期的同事——許壽裳、張邦華、張宗祥、楊乃康、錢家治、錢稻孫、伍崇學等。他們在很多事情上的立場相近,來往頻繁。蔡睟盎曾用《蔡元培答客問》中的一句“部中僚友,實有和衷共濟之樂,猝然舍去,良用歉然”來證實當時教育部內部的親密合作關系。辛亥革命后,魯迅曾任職的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的部分同僚到北京工作。一部分到北京教育部工作,一部分到北京大學工作。這兩部分人成為魯迅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隨蔡元培到北京教育部工作的有魯迅、許壽裳、張邦華、張宗祥、錢家治與楊乃康。魯迅在社會司,許壽裳在參事室,張宗祥在專門司,楊乃康、張邦華、錢家治均在普通司。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魯迅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的同僚馮漢叔、胡沅東、朱希祖均到北京大學任教。魯迅在教育部的主要僚友就由兩類人士構成:浙籍同僚、留學歸國的同僚。浙籍同僚中,蔡元培、董恂士先后擔任過教育總、次長職位,許壽裳、楊莘士、錢稻孫、戴螺舲等身居教育部要職,他們在思想觀念上比較接近,在教育部中屬于南方的新派。留日歸國的同僚也在教育部占據一定地位,留學生在政府各部委任職人數眾多,已成為官場的一支重要力量。

      當蔡元培辭職離開教育部時,1912年7月22日,在陳公猛家設宴,為教育總長蔡元培餞別,參加宴會的有魯迅、蔡谷青、俞英厓、王叔眉、許壽裳。魯迅在宴席結束回家后,還依然情緒激動,作詩存錄,卻寫明是哀范愛農?,F將該詩的末四句錄此,以結束此文: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猶茗艼,微醉自沈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魯迅與蕭伯納、蔡元培合影(1933年2月17日攝于宋宅)

      責任編輯/斯 日

      猜你喜歡
      許壽裳同僚教育部
      一個學生的課堂
      兩手空空更好
      教育部召開座談會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新課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4
      兩手空空更好
      清末公共輿論中的權力運作機制管窺
      警察犬訓練士として11年「同僚」と築く信頼関係
      魯迅:什么是真正的粉絲
      百家講壇(2016年1期)2016-02-15 19:06:46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項目2018年減至35個
      我校兩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開題
      “你還是自己拿回去吧”
      文史月刊(2014年3期)2014-06-24 16:36:54
      新营市| 湘西| 称多县| 蕲春县| 明水县| 木兰县| 乐昌市| 福海县| 双牌县| 武川县| 射洪县| 响水县| 曲水县| 东丰县| 晋宁县| 宁海县| 乡城县| 繁峙县| 远安县| 石屏县| 墨玉县| 敖汉旗| 安仁县| 体育| 新巴尔虎左旗| 富民县| 广饶县| 綦江县| 兰州市| 正蓝旗| 卢湾区| 平湖市| 聂拉木县| 杂多县| 旌德县| 德化县| 蒙城县| 铜陵市| 浦江县| 襄樊市|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