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夜蛾無公害防治效果試驗
甘藍夜蛾是甘藍主要害蟲之一。試驗結果表明,用無公害防治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甘藍夜蛾;無公害防治;效果試驗
甘藍夜蛾又叫甘藍夜盜蛾,屬鱗翅日夜蛾科,是甘藍主要害蟲之一,也為害白菜、甘藍、油菜、甜菜、瓜類、番茄等植物。該蟲在陜西商南1年發(fā)生3代,以蛹在地邊、田埂、渠邊的土中越冬。成蟲白天潛伏在田邊、田埂的雜草間,傍晚出來活動,對黑光燈及糖醋液有較強趨性。成蟲產(chǎn)卵多在葉背,單層成塊。為防治甘藍夜蛾危害,筆者進行了甘藍夜蛾防治效果試驗,現(xiàn)總結如后。
該蟲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蟲集中在葉背取食,啃食葉肉,使葉片殘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狀。幼蟲稍大后可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并迂移分散。4齡后白天隱伏在心葉、葉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間出來取食。5~6月為害最嚴重,常暴發(fā)成災。
2.1試驗地概況。試驗在陜西省商南縣十里鋪碾子坪村結球甘藍地進行,試驗地為可灌溉的旱坪地,該地常年發(fā)生甘藍夜蛾,危害較嚴重。
2.2供試藥劑。青蟲菌6號500倍液、Bt乳劑(含孢子100億以上/g)500倍液(安陽市安林生物生化有限責任公司)。
2.3試驗方法
2.3.1糖醋酒液誘殺成蟲防治試驗。成蟲對糖醋液有較強的趨性,在成蟲發(fā)生期使用糖醋酒誘殺成蟲。糖∶醋∶酒∶水以3∶4∶1∶2的比例混合,并加少量敵百蟲,盛入盆缽等容器內誘蛾,誘液3 ~5 cm深,每0.3~0.6 hm2放一盆,置于田間,連續(xù)進行16~20 d,可明顯降低田間落卵量和幼蟲密度。試驗設置糖醋酒液和清水對照(CK)2個處理組,誘殺后調查防治效果。
2.3.2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試驗。成蟲白天潛伏在田邊、地埂的雜草間,傍晚出來活動,利用成蟲對黑光燈有較強的趨性,夜晚8:00~9:00在甘藍地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試驗設置黑光燈和對照(CK)未設燈2個處理組,誘殺后調查殺蟲效果。
2.3.3生物防治試驗。在成蟲盛期后一周,幼蟲3齡前,設置含孢子100億以上/g Bt乳劑500倍液、青蟲菌6號500倍液2個處理組,進行對比試驗,隨機排列,以12 m2(3m×4m)為小區(qū),重復3次,噴灑3 d后進行蟲口調查。
3.1糖醋酒液誘殺成蟲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在成蟲發(fā)生期,尚未大量產(chǎn)卵前,用糖醋酒液盛入盆內誘殺成蟲,誘殺后,成蟲的死亡率為98.47%,殺蟲效果明顯。
表1 糖醋酒液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3.2黑光燈誘殺成蟲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利用成蟲對黑光燈有較強趨性的特點,在夜晚8:00 ~9:00設黑光燈誘殺成蟲,成蟲死亡率為91.8%,殺蟲效果明顯。
表2 黑光燈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3.3生物防治效果。從表3可以看出,成蟲盛期后一周,幼蟲3齡前,用含孢子100億以上/g Bt乳劑500倍液和青蟲菌6號500倍液噴灑防治,噴灑10 d后幼蟲減少率分別為85.29%、86.09%,均在85%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表3 2種生物菌劑防治效果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采用無公害防治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在成蟲發(fā)生期,用糖醋酒液噴灑誘殺成蟲,死亡率為98.47%,殺蟲效果明顯。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死亡率為91.8%,殺蟲效果明顯。幼蟲3齡前,用孢子100億以上/g Bt乳劑500倍液和青蟲菌6號500倍液,其幼蟲減少率分別為85.29%、86.09%,均在85%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1]王潤珍,白忠義.蔬菜病蟲害防治 [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2]張興國.甘藍夜蛾的危害與防治技術 [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2(16):28.
726300陜西省商南縣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檢測站
余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