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翔
兩年前,李志科躊躇滿志地就任山東高速男籃總經(jīng)理,用他的話說,那時的自己是“一腔熱血”的投入工作,然而事與愿違,在山東高速集團入主球隊的第一年,球隊并沒有打出漂亮的籃球,也正是在那一年,鞏曉彬離開了山東男籃,老李“三年奪冠”的宏偉愿景開局不利。
2015賽季,山東男籃迎來了凱撒教練團隊和外援比斯利,這也標志著山東男籃正式進入到了后鞏曉彬時代,新的教練、外援、戰(zhàn)術讓山東男籃重新啟航。
江山換代,問題迭出。新教練和新外援的磨合,以及后鞏曉彬時代的球隊建設等等問題,都是老李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如果說上個賽季是李志科一次并不是很成功的探索,那么在這個賽季,已年近六句的李志科則更加具有職業(yè)籃球經(jīng)理人的“范兒”,他帶領著高速男籃上演了一次“高速”的突圍。
李志科的治軍秘訣
初見李志科,記者就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硬朗的氣質(zhì),面對記者的提問,他侃侃而談,時而嚴肅,時而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多年的部隊經(jīng)歷和企業(yè)高管經(jīng)歷讓其管理風格“剛?cè)岵薄?/p>
在問到李志科是如何使得這支球隊在本賽季實現(xiàn)“蛻變”時,李志科向記者講述了這個賽季中發(fā)生的兩個插曲,其一是在賽季前球隊集訓時,李志科隨隊督導,在一次一百米跑的訓練項目中,球員訓練狀態(tài)普遍有些散漫,看到這一幕,李志科二話沒說便加入了正在跑步的隊伍之中,并且成為“領跑”,隊員們眼見“老大”都如此拼命,自然都收起了散漫的心態(tài),認認真真的完成了接下來的訓練。
也正是通過這個小插曲,老李向隊員傳達了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一個信號:這個賽季誰也別想偷懶!
其二是在對陣浙江廣廈的一場比賽中,球隊以二十多分的分差輸?shù)袅吮荣?,當時包括教練在內(nèi)的球隊成員都認為沒有遺憾可言,因為要知道,上賽季球隊就是被廣廈隊“雙殺”的,然而李志科卻“大發(fā)雷霆”,他對球員們說:“論球隊的陣容配置,我們反而是比對手要強,所以我們并不是技不如人,我看是輸在了精神上!”
這一次,老李又向隊員傳達了自己當年的那股軍人“不服輸”的精氣神。
當然,除了“鐵腕”治軍,李志科也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增添著球員對俱樂部的認同。為了鼓勵球員們,李志科邀請球員的家長到場觀看球隊比賽,并且宣布由俱樂部承擔相應的票務費用。
在隊員眼中,李志科“根本沒有一點總經(jīng)理的架子”,因為老李不僅在場下往往能夠憑借他幽默的語言和年輕隊員開玩笑,與球員們打成一片。而且老李也會靈活的使用激將法來調(diào)動球員的斗志。
“小鯊魚”陶漢林的減肥大家有目共睹,但在李志科看來,身為大中鋒,陶漢林的體重在身體對抗上,已經(jīng)不占優(yōu)勢。
“以往只要你往籃下一站,憑借你強壯的體格我們就占據(jù)了很大的優(yōu)勢,而現(xiàn)在的‘瘦猴子會被對手撞的七葷八素,如果真要減肥應該是通過健身來強健體魄,而不是單純的靠節(jié)食?!崩钪究圃谡姨諠h林談話時一語道破其目前的處境,然而陶漢林卻沒有聽到心里去,真正的“轉(zhuǎn)機”源自于山東隊對陣四川隊時,陶漢林與昔日隊友賈誠在籃下相遇,以往身體明顯強壯于賈誠的陶漢林在身體對抗中已不占據(jù)優(yōu)勢,最后教練不得不將他換下了場。
于是,李當著陶漢林的面故意說希望明年將賈誠召回充實球隊實力,當天晚上,感到“害怕”的陶漢林便抱著一桶炸雞向李志科表明了態(tài)度。
改造比斯利:從“壞小子”到“好先生”
作為本賽季球隊的重要引援,比斯利加盟令山東男籃的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的到來為山東男籃本賽季能夠成功打入季后賽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談起對于比斯利的改造,記者明顯的感覺到老李的臉上自始至終都掛著一種成就感,“眾所周知,比斯利是籃壇‘壞小子,過去他在美國沒有人能管得住他,之前在上海他也沒有改變,只有在山東,他完成了從優(yōu)秀到偉大的轉(zhuǎn)變。”
為了能夠讓比斯利更好的融入球隊,李志科和俱樂部可謂是煞費苦心。
首先,在比斯利來到濟南之時,俱樂部不僅所有的主要領導前往迎接,而且還在市區(qū)為他安排了足夠高檔的住所,用老李的話說,這是給予比斯利足夠的“尊重”。
其次,在與深圳馬可波羅的一場比賽時,李志科特意找到比斯利語重心長的對他說:“我知道你曾是一名優(yōu)秀的球員,我們在這個賽季引進你也是希望你能夠在CBA的賽場上證明自己的實力,從而爭取能夠有一天重返NBA。”比斯利對李志科的這番苦口婆心也表示認同。
在比賽開始后,馬可波羅隊的李慕豪的一次犯規(guī)令比斯利惱羞成怒,在比斯利正要施展自己的火爆脾氣時,他看到了李志科在場外注視的目光,便轉(zhuǎn)而起身和李慕豪握了一下手表示不再介意,一場“干戈”化為虛有。
隨著賽季的進行,比斯利的發(fā)揮越來越好,這讓同是隊友的杰特有些“吃味兒”,李志科及時找到了杰特,對于這名“老臣”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稱球隊以擁有他為榮,杰特聽聞此言非常高興,李志科接下來又表述了俱樂部希望他與比斯利能夠互幫互助為球隊做貢獻,杰特當場表示欣然接受。
有了杰特和比斯利的強強聯(lián)手,球隊自然在聯(lián)賽中“一帆風順”,然而這樣的好景卻沒有始終延續(xù),在常規(guī)賽與深圳隊對戰(zhàn)的前夕,比斯利因為自己孩子的生病而選擇拒絕跟隨球隊前往客場作戰(zhàn),一時間,球隊上下充滿了緊張的氣氛,因為那場比賽對于山東隊沖擊季后賽至關重要。
面對這種形勢,李志科卻出人意料的決定準許比斯利留在濟南,并且宣布現(xiàn)階段俱樂部工作人員的頭等大事便是比斯利孩子的醫(yī)治問題,經(jīng)過李志科和俱樂部的協(xié)調(diào),比斯利的孩子得到了24小時的貼心護理,比斯利將這一切看到了眼里,主動向俱樂部提出連夜趕往深圳參加比賽。
還有一次比斯利訓練沒有到場,原因是他突然牙疼,聽到這樣的消息,李志科推掉了一次重要會議,親自陪同比斯利去了濟南最好的口腔醫(yī)院來為比斯利做診治。在當晚的賽前準備會上,就連凱撒教練都做好了比斯利不出場的準備,但受到感動、激勵的比斯利卻再次請纓上場。
回顧整個賽季,李志科與比斯利之間的故事堪稱是三國歷史上的“七擒孟獲”,從開始的貌合神離到最后心服口服的主動請纓,比斯利也摘掉了“壞小子”的惡名,戴上了“好先生”的美譽。
直到比斯利重返美國之際,二人都流露出了難舍之意,李志科也由此與比斯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三年奪冠”目標不改
李志科對記者說,在擔任籃球經(jīng)理的這兩年來,可以說是“痛并快樂著”,比如,吳軻事件就令老李感到十分的“無奈”,他在盡自己最大的全力之后依然沒能阻止住籃協(xié)的“罰單”。他認為,如何把控好年輕隊員的情緒是球隊不能放松的持久工作。
有一次球隊的客場比賽,老李雖然高燒不退,但卻堅持陪同球隊觀戰(zhàn)。也就是在那場比賽中,球隊隊員因為與對方發(fā)生了肢體的接觸因而險些釀成群毆事件,關鍵時刻,老李振臂高呼:“都給我冷靜!你們誰也不能毀了這支球隊!”
那場比賽山東隊最終取得了勝利,而這對于年近六十的老李而言,則是恢復了好久,身體才慢慢康復。
即便如此,老李坦言他不后悔當初“主動請纓”來到俱樂部,在他看來,能夠在與團隊的磨合中共同進步,將比斯利這樣的“壞小子”挖掘出來令他充滿了莫大的成就感。
李志科說,他的“三年奪冠”的目標依舊沒有變,今年的“述職報告”也已完成,在他看來,雖然明年充滿了未知的困難,但是作為一名職業(yè)籃球經(jīng)理人,沒有理由不堅定自己的信念: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填補山東職業(yè)籃球史上零冠軍的現(xiàn)狀。
對話李志科
《齊魯周刊》:2015-2016賽季是您在高速男籃擔任總經(jīng)理的第二個年頭,在經(jīng)歷過一個高速剛接手后并不太成功的賽季之后,本賽李高速男籃的表現(xiàn)卻又令人刮目相看,在這個賽季之后,您對于職業(yè)籃球經(jīng)理人這一角色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李志科:在這個賽季,凱撒的到來令我們的球隊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思想解放”,這體現(xiàn)在我們的球員在場上的發(fā)揮更加的自信,但是從另一方面而言,從過去的“三從一大”(從嚴、從難、從實戰(zhàn)出發(fā)、大運動量訓練),到現(xiàn)在的管理相對寬松,這也使得球員們在場下也放松了起來,體能等各方面訓練出現(xiàn)了滑坡。這種訓練管理方式,有利有弊,我們也會就此加以改善、約束。
對我而言,其實這也是作為一名俱樂部管理者的法則,那就是不但要配合教練組的工作,也要時時刻刻發(fā)現(xiàn)出球隊潛在的問題并且加以解決。
《齊魯周刊》:球隊在本賽季的常規(guī)賽戰(zhàn)勝了很多以往難以戰(zhàn)勝的對手,這其中就包括了廣東宏遠隊,在常規(guī)賽的第一場我們就在客場戰(zhàn)勝了對手,而當球迷們認為球隊能在季后賽能夠大展身手時,球隊卻又被對手橫掃,您對此怎么看?
李志科:記得在我們常規(guī)賽第一場打廣東宏遠的時候我和隊員聊天時就說道,與像宏遠這樣的“強隊”交手,越早越好,因為我們遲早會遭遇,如果在賽季初我們犯錯誤,還有機會去彌補,而如果到了賽季末面臨爭奪季后賽門票的時候,就沒有機會再犯錯,到那時碰廣州隊才是,于是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態(tài),球員們放下了“歷史”的包袱去拼對手,所以球隊帶給了我們“驚喜”。
而隨著比賽的不斷深入,廣東隊憑借著它的深厚底蘊是越打越好,而我們這支相對年輕的隊伍則是暴露出很多問題,所以季后賽我們遺憾出局。這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總結(jié)。
《齊魯周刊》:在常規(guī)賽對陣天津男籃的比賽中,吳軻因為不理智而被追罰,從而導致其無法參加季后賽,這也為山東隊最終出局埋下了隱患,您怎么看待這件事?
李志科:那次事件看似是一次突發(fā)的事件,其實在這之前,天津隊的那個外援就曾與吳軻有過多次的身體接觸,而吳軻的那個犯規(guī)也是“年輕氣盛”的一種表現(xiàn)。
然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吳軻在對方做出要打架的態(tài)勢之后,沒有去硬碰硬而是選擇躲避的姿態(tài),要知道吳軻在我們的球隊中有一個“大俠”的外號,所以吳軻絕對不是在懼怕對手,他之所以在公眾面前選擇這樣的處理方式,作為一個山東大漢,也是要有一定的勇氣的。我認為這也體現(xiàn)了他對于球隊的那份責任心。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賽后吳軻找到我道歉時,我還安慰了他。
《齊魯周刊》:說到球隊引援,近年來隨著體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引援的成本也水漲船高,您怎么看待這種現(xiàn)象?對于“資本投入決定成績”的論調(diào)您又是怎么看待?
李志科:我本人一直認為資本的投入是有利于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的,雖然我們不能夠再像以往那樣單單以道德和精神來要求隊員,但是反過來說,每個球員自己心里面也會有一桿秤,那就是自己的價值究竟是多少,對于一支國企球隊,我們也有自己的標準,對于薪資的標準總結(jié)起來就是“隨行就市”“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