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動、形兼方類詞的特殊性質(zhì)

      2016-09-08 06:14:42夏鳳梅
      關(guān)鍵詞:方位詞詞類官話

      郭 攀 夏鳳梅

      (1.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2.江漢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 湖北 武漢 430056)

      ?

      動、形兼方類詞的特殊性質(zhì)

      郭攀1夏鳳梅2

      (1.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2.江漢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 湖北 武漢 430056)

      動、形兼方類詞是現(xiàn)代漢語詞類系統(tǒng)中一個特殊小類。使用范圍上,主要出現(xiàn)于漢語方言中的晉語區(qū)和官話區(qū),但伴隨著方言至共同語詞匯的擴散,又一定程度上進入了共同語,具有一定的共同語語詞性質(zhì)。詞類功能上,則同時兼具動詞、形容詞功能與方位詞功能。其語法功能的表現(xiàn)是:一方面造句功用為充任介詞的賓語,表現(xiàn)出了方位詞的功能;另一方面,深層又表現(xiàn)出了不被體詞修飾的動詞、形容詞性組合功能。其表述功能的表現(xiàn)是:一方面動、形兼方類詞的基本范疇義是方位;另一方面,動、形兼方類詞同時還兼含有行為和性狀范疇意義。動、形兼方類詞功能上的特殊性當(dāng)是動詞、形容詞非范疇化的結(jié)果。

      動兼方; 形兼方; 性質(zhì)

      引言

      現(xiàn)代漢語動、形兼方類詞指的是出現(xiàn)在“往/朝/向+回+(一)V”結(jié)構(gòu)中“回”所代表的一類詞。據(jù)調(diào)查,它們一般具有單音節(jié)性,配對性出現(xiàn),總數(shù)近30個,可下分為與動詞和形容詞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兩個次類。如下:

      “回”類:過-回/轉(zhuǎn);進-出;起-(下)①;攏-開;死-活。

      “高”類:高-低;大-??;多-少;快-慢;深-淺;輕-重;好-壞;長-短。

      因兼具動詞、形容詞功能與方位詞功能,故本類詞的歸類存在著一些分歧意見。其中,有側(cè)重其動、形特征仍歸為動詞、形容詞的②;有側(cè)重其方位詞特征歸為方位詞的一個次類并稱之為兼義方位詞的③。本文據(jù)詞類的簡單性、句法規(guī)則的簡單性、心理接受性三方面因素進一步綜合考察④,將其歸為動詞、形容詞的一個次類,亦即基于同一義項的動詞、形容詞與方位詞兼屬的一種類型,統(tǒng)稱之為動、形兼方類詞,分言之,則為對應(yīng)上述“回”類詞的動兼方類詞,對應(yīng)“高”類詞的形兼方類詞。

      動、形兼方類詞是現(xiàn)代漢語詞類系統(tǒng)中一個特殊小類,其特殊性質(zhì),學(xué)界只有一些零散的、初步的研究,在其基礎(chǔ)上,本文從使用范圍和詞類功能兩方面進行推進性揭示。

      一、動、形兼方類詞使用范圍的兼屬性質(zhì)

      一個可靠的事實是,動、形兼方類詞是一類具有方言特征的詞。除學(xué)界部分個案研究能夠一定程度說明這一點之外⑤,我們還組織團隊對動、形兼方類詞中動兼方類詞在各方言區(qū)的分布進行了抽樣調(diào)查⑥。結(jié)果顯示:動兼方類詞是一種部分地區(qū)使用的方言詞,主要出現(xiàn)于晉語區(qū)和官話區(qū),其他方言區(qū)除普通話程度較高的“回”之外,很少見到本類詞。具體說來,晉語區(qū),動兼方類詞11個:過-回;進-出;起;開;斷;??;倒;著;死。各次方言區(qū)動兼方類詞分布較為均勻。官話區(qū),動兼方類詞20個:過/過來/過去-回/轉(zhuǎn)/回來/回去;進/進來/進去-出/出來/出去;起/起來;攏/攏來-開;倒;死。存在著不少同義表達(dá)形式,且各次方言區(qū)分布不均勻。代表性例句如:

      (1)這旮這兒有人坐,你給過坐哇。(晉語區(qū)并州片婁煩點)

      (2)會當(dāng)緊馬上開始呀,咱用不用往進走些兒?(晉語區(qū)五臺片應(yīng)縣點)

      (3)不高興的時候兒莫悶倒,有時候兒把煩心事兒往/朝出一說就好了。(中原官話秦隴片白河點)

      (4)往回瞅瞅,那邊兒都有啥?(東北官話哈阜片巴彥點)

      (5)別老躺著,往起坐坐。(北京官話京承片房山點)

      (6)在往/朝攏長肉,要不了多長時會兒時間就好了。(江淮官話黃孝片浠水點)

      (7)找個大晴天,把它往開一曬,一天就能入倉了。(蘭銀官話銀吳片同心點)

      但是,伴隨著方言至共同語詞匯的擴散,動、形兼方類詞又一定程度地進入了共同語,且具有了一定的共同語語詞特征。這一點,從以下方面的表現(xiàn)上不難看出。

      1.動、形兼方類詞所在諸方言區(qū)中知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了該類詞,這些作品尤其是其中老舍等作家創(chuàng)作的作為現(xiàn)代語法規(guī)范的作品的影響力使該類詞具有了一定的共同語語詞特征。以下是以中原官話關(guān)中片為中心的賈平凹《廢都》,陳忠實《白鹿原》,路遙《平凡的世界》《人生》和北京官話片老舍《駱駝祥子》《二馬》《火葬》《離婚》《蛻》,王朔《編輯部的故事》諸作品中動、形兼方類詞的出現(xiàn)情況。

      表1 不同方言區(qū)知名作家作品使用動、形兼方類詞的情況

      較具特色的動、形兼方類詞和關(guān)聯(lián)性“V”的用例如:

      (8)他就有翅膀從胳膊下生出,開始從城墻西門口一家一家往過看,直到東門口。(《廢都》)

      (9)高玉德抬起蒼白頭,說:“你小子小心著!劉立本說要往斷打你的腿哩!”(《人生》)

      (10)的確,這個村的大部分人誰也沒吃過這玩意了;但又聽說這是“皇上吃的東西”,因此每個人都想享享口福。怎個往熟做哩?(《平凡的世界》)

      (11)徐國強看她還是原來的老樣子,就只好把這件事背后的“那種意思”往明挑了!(《平凡的世界》)

      (12)后來,似乎看見兒媳婦扭過頭給她說了些什么,但她沒聽見。等她再準(zhǔn)備聽兒媳婦往明白說的時候,兒媳婦頭又扭過去和孫女說去了。(《平凡的世界》)

      (13)約莫又過了半小時,大門口的燈光處,柳月往出走來。(《廢都》)

      (14)瘦老漢吃得太多,便把羊毛褲帶往松放了放,豁牙漏齒唱開了一首戲謔性的小曲。(《平凡的世界》)

      (15)可你等于給我田福堂祖墳供桌上撒了一泡尿!活活地往死欺負(fù)人哩!哼!你小子甭能!我田福堂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盞!(《平凡的世界》)

      2.作為共同語使用典范的《人民日報》中,其藝散類文章一定程度地使用了動、形兼方類詞。下表是《人民日報》1946-2006年藝散類文章中動、形兼方類詞大致的出現(xiàn)情況。

      表2 《人民日報》1946-2006年藝散類文章使用動、形兼方類詞的情況

      代表性用例:

      (16)把水能流到的地方打一個坑,用水車往進澆水,人從坑內(nèi)擔(dān)水點種附近不能平澆的地。(奎林《熬得驢牛地!實在不容易!北掌群眾要求發(fā)家》,《人民日報》1947年6月8日)

      (17)小水嚇了一跳,拿槍頭子把大衣往起一挑,見里面藏著個鬼子,猴兒爬竿似的抱著衣架的桿兒,擻擻的發(fā)抖。(于競祁《花的海洋,“王”的世界》,《人民日報》1960年3月28日)

      (18)現(xiàn)在,男女各式風(fēng)雪衣、防寒衣、登山服等源源上市??墒?,那些光亮的子母扣軋得很不牢固,有的往開一拉就掉了,而且也不大好配。(《一點希望》,《人民日報》1985年12月26日)

      (19)車內(nèi)不法分子仍將汽車緩緩開動,胡學(xué)勤和楊軍被推出50米時,車內(nèi)傳出歇斯底里的“軋,軋!往死軋!”的喊聲,車速突然加快。(杜峻曉《胡學(xué)勤執(zhí)法如山英勇獻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黨委政府作出向胡學(xué)勤學(xué)習(xí)的決定》,《人民日報》2002年7月8日)

      (20)事后,面對70多家媒體記者的提問,康齊鎮(zhèn)定自若,“王老師教我掌握了動作要領(lǐng),看準(zhǔn)繩、往高跳,一點也不害怕。”(伊鳴《“繩王”王守中絕活:空中搖五搖、連跳一萬一》,《人民日報》2004年6月23日)

      (21)他叫黃申宜把牲口套繩鉤往低掛了一下,犁就輕了。(馬漢卿劉廣《黃淼把雙橋村的生產(chǎn)領(lǐng)導(dǎo)好了》,《人民日報》1953年12月19日)

      (22)“小老頭兒”其實并不老,往多說年紀(jì)也不到50歲。(林思揚《一曲“黃鶴”別有情》,《人民日報》1987年7月9日)

      (23)“1182次貨車在前邊壓著120次客車,得往快趕一趕”,吳曉東扳動電話開關(guān),叫通了落垡站1182次貨車的司機:“加快點速度開到萬莊站待避120次,不然它就要晚點了?!?人民鐵道報記者《旅客同志,請聽我說》,《人民日報》1987年11月12日)

      (24)這些原因再往深探究,最終都要落到體制、機制上。(夏長勇《不容忽視的“黑洞”》,《人民日報》2002年7月3日)

      (25)解放以來,他對工作就認(rèn)真了。什么也是盡量往好做,所以廢品的比例很快減少到百分之一、二。(師文普《現(xiàn)在的工廠是咱們的了》,《人民日報》1949年3月23日)

      (26)他們說:日子要往長算哪,幾天就把股金賺回來了!(王耕今《合作社發(fā)展的新階段》,《人民日報》1949年7月14日)

      3.動、形兼方類詞的使用存在著一些內(nèi)部差異,有些詞使用頻率較高,非動、形兼方類詞所在方言區(qū)作家作品中亦有所使用,因而,這部分詞共同語語詞程度較高。由上表可知,“回、出、起、高、深、好”等詞使用頻率較高,尤其是“回”,在非動、形兼方類詞所在方言區(qū)作家有著一定地方語言特征的作品中亦有所使用。據(jù)調(diào)查,魯迅《狂人日記》《藥》《明天》《風(fēng)波》《故鄉(xiāng)》《阿Q正傳》《端午節(jié)》《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在酒樓上》《肥皂》諸作品中他動、形兼方類詞未見,但“回”有1例。方方《白霧》《定數(shù)》《暗示》《埋伏》《桃花燦爛》《一波三折》諸作品中他動、形兼方類詞未見,但“回”有2例。如:

      (27)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阿Q正傳》)

      (28)她知道韋唯嫁給了一個美國佬,而且還跟他生了個孩子。正在從一流歌手的位置上往回走。(《暗示》)

      基于上述方言、共同語兩方面同時兼屬的特征,我們認(rèn)為,動、形兼方類詞使用范圍上當(dāng)具有一定的準(zhǔn)共同語語詞性質(zhì)。

      二、動、形兼方類詞功能上的兼屬性質(zhì)

      詞的兼類是學(xué)界討論較多的語言現(xiàn)象⑦,但堅定地依分類原則深入貫徹下去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通常所說的兼類,在相同名稱下可細(xì)分出隸屬兩個層級的兩種不同的類型。一是詞層級同一個體語詞屬于不同詞類的兼類,二是義項層級同一義項屬于不同詞類功能的兼類。據(jù)調(diào)查,動、形兼方類詞就屬于義項層級的兼類,其在“往/朝/向+動、形兼方類詞+(一)V”結(jié)構(gòu)中表現(xiàn)出的義項即同時兼屬動詞與方位詞、形容詞與方位詞的功能。這種兼屬性質(zhì),在語法功能、表述功能兩方面均有較充分的體現(xiàn)⑧。

      先看語法功能,一方面,動、形兼方類詞造句功用為充任介詞的賓語,表現(xiàn)出了方位詞的功能。據(jù)《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及相關(guān)研究⑨,“往/朝/向+動、形兼方類詞+(一)V”中“往”為介詞基本是沒有問題的。為夯實本結(jié)論的可靠性,我們對“往”被介詞性質(zhì)更為單純的“朝”、“向”替代的情況做了進一步的調(diào)查。據(jù)1946-2006《人民日報》統(tǒng)計,“朝回”6例、“向回”53例。如:

      (29)還有農(nóng)民騎來自家摩托,幫著朝回馱運。(楊樹立《移民素描》,《人民日報》2000年10月14日)

      (30)我向她詢問歸途,她解說清楚后走出幾步,忽然又轉(zhuǎn)回身,問我要不要用車送,我謝過她自己向回走,心里卻涌起一陣感動,為人與人之間這種本應(yīng)有之,卻似乎已淡漠的信賴感動!(龔鐵鷹《小事難忘》,《人民日報》1998年11月22日)

      “往”的介詞性質(zhì)確認(rèn)之后,動、形兼方類詞的功能就只能分析為介詞的賓語。而充任介詞賓語正是方位詞的造句功用。

      另一方面,組合功能上,動、形兼方類詞深層表現(xiàn)出了動詞、形容詞性功能。據(jù)考察,動、形兼方類詞基本皆是光桿形式,偶現(xiàn)組合形式也是同類并列性組合。例:

      (31)為什么他們能把很不容易長得肥大的萵苣莖培植得這么好呢?他們怎樣防止了萵苣莖只向細(xì)長發(fā)展(農(nóng)民叫“竄”)的現(xiàn)象呢?李家文教授向農(nóng)民作了調(diào)查。(張保義《山東農(nóng)學(xué)院同農(nóng)民的聯(lián)系》,《人民日報》1956年5月16日)

      (32)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和農(nóng)科院協(xié)同攻關(guān),研制成功了“湘苧”系列,苧麻原料單纖支數(shù)達(dá)2200支以上,這使苧麻面料向細(xì)薄、柔軟發(fā)展成為可能,因而被評為國家重大科研成果。(彭嘉陵《你穿過麻料襯衫嗎?》,《人民日報》1996年6月25日)

      不過,基于這種“光桿形式”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一是動、形兼方類詞不能放在一個體詞后面構(gòu)成方位結(jié)構(gòu)后再做“往/朝/向”的賓語,故不具有賓語位置方位詞的區(qū)別性組合功能⑩。

      二是深層表現(xiàn)出了動詞、形容詞性質(zhì)不被體詞修飾的組合功能。相關(guān)材料證實,部分動、形兼方類詞是由“動詞和形容詞+里”省略“里”之后演化而來的。我們對“往回-往回里”、“往高-往高里”相互間的關(guān)系作了歷時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往回里”和“往高里”出現(xiàn)時間略早,出現(xiàn)頻數(shù)相對漸少。據(jù)《國學(xué)寶典》(2004),“白話小說”中“往回里”28例,最早用例是清中期曹雪芹的《紅樓夢》?!巴亍?9例,最早用例是李百川略晚于《紅樓夢》的《綠野仙蹤》,且書中“往回”、“往回里”同用。例:

      (33)薛蟠笑道:“天下竟有這樣奇事。我同伙計販了貨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紅樓夢》第八十五回)

      (34)那幾個兵丁私相議論,雖不往回請,卻也跟住不放,早有一個跑回去了。(《綠野仙蹤》第二十九回)

      “往高里”清代1例,“往高”未見。例:

      (35)金鐘兒道:“苗三爺也是一這樣說,我竟是個相與不得的人了。我也有一支曲兒,請眾位聽聽。”蕭麻子道:“請吐妙音?!苯痃妰喊雅蒙系南遥纪呃镆黄?,用越調(diào)高唱道……(《綠野仙蹤》第四十八回)

      據(jù)1946-2006《人民日報》,“往回”1050例,前已及,“往回里”2例。如:

      (36)地、富、反、壞、右對當(dāng)前的大變革散布不滿,或故意夸大我們工作中的缺點,甚至造謠生事,他們的目的是在于反對公社化,破壞大躍進,想讓我們的社會停止不前,甚至往回里走,以利于他們死灰復(fù)燃。(翟向東《更好地運用辯論的方法》,《人民日報》1958年11月28日)

      “往高”24例,前已及,“往高里”17例。如:

      (37)還有一種情況更令人擔(dān)心,那就是會議腐敗。有些人為了謀私利、撈油水,在會議的經(jīng)費上做文章。會議預(yù)算往高里報,會議開支往多里算。(建達(dá)《查一查會議“黑洞”》,《人民日報》2004年7月5日)

      另外,在現(xiàn)代共時語料中還發(fā)現(xiàn)同一范疇義一用“往回/高”,一用“往回里/高里”的情況。例:

      (38)我們正要往回走,一個鬼子攔住問我:“你認(rèn)識他們嗎?”(陸振英《“小八路軍”》,《人民日報》1953年10月18日)

      (39)當(dāng)著勇士們押著這群俘虜,往回里走時,幾個會中國話的敵兵,還不斷地發(fā)問:“你們到底是不是不殺?”(王健華《朝北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斗故事》,《人民日報》1950年12月3日)

      (40)然而自有了院墻,那蘋果樹卻猛地往高長,微風(fēng)中抖一身圓溜溜的蘋果,像個虛榮的孕婦,晃來晃去,向左鄰右舍以至整個世界發(fā)布新聞。(方英文《摘蘋果的時候》,《人民日報》1999年4月2日)

      (41)樹冠不讓它長得過大,以免擋了陽光。入冬修枝,不往高里長,便于來春采摘。(楊泓《我家小園》,《人民日報》2003年9月6日)

      或者,同一作者對同類與形容詞所表極性相關(guān)的范疇義,一用“往高里”,一用“往近”。例:

      (42)他自己,自從到城里來,又長高了一寸多。他自己覺出來,仿佛還得往高里長呢。(老舍《駱駝祥子》)

      (43)他還是低聲的,但是溫和了些:“什么事?”“祥子!”她往近湊了湊:“我有啦!”(老舍《駱駝祥子》)

      據(jù)“往回-往回里”、“往高-往高里”相互間出現(xiàn)時間的早晚、出現(xiàn)頻數(shù)的多少、共時語料中的同義表達(dá)以及“回”和“高”詞義演化情況不難看出,動、形兼方類詞“回”和“高”基本可看作是“回里”、“高里”省略“里”之后由動詞和形容詞演化而來的。

      部分動、形兼方類詞生成的語言事實,使動、形兼方類詞深層表現(xiàn)出了修飾方位詞而不被體詞修飾的動詞、形容詞性組合功能。

      再看表述功能,一方面,動、形兼方類詞的基本范疇義是方位。依據(jù)有三:

      一是前及“往回里”至“往回”、“往高里”至“往高”的演化。因演化前后兩類表達(dá)形式的范疇意義是相同的,而演化前的范疇意義是方位,故演化后的動、形兼方類詞的基本范疇義是方位。

      二是1946-2006《人民日報》同一語境中動、形兼方類詞所示義的體詞性重表和他常見方位詞的對表。

      存在著“好處”、“壞處”、“毛主席、葉帥”諸體詞性重表情況例:

      (44)一個人也是這樣,不是往好變,就是往壞變,變是絕對的?!氩煌鶋奶幾?,就要使自己不斷往好處變,由消極防變到主動地向資產(chǎn)階級思想進攻。(于洪亮《學(xué)哲學(xué)往哪里下功夫?》,《人民日報》1971年9月24日)

      (45)“文化大革命”前期,很多老干部被監(jiān)護起來,“九·一三”事件后要求探監(jiān)、復(fù)查的信很多,當(dāng)時我們這里可以往出轉(zhuǎn)信,往毛主席、葉帥那里轉(zhuǎn)。(伍紹祖《既是首長又是尊師——懷念王震同志》,《人民日報》1993年4月25日)

      存在著與常用方位詞“外”、“里面”、“前”等并列性對表情況例:

      (46)“環(huán)宇”職工聞知,上下歡騰。以前只聽說電視機從國外往進賣,沒聽說往外賣。賣的盡是本國的糧食、石油和礦產(chǎn),而出口電視機是破題兒頭一遭。(理由《逆淘汰志異》,《人民日報》1987年11月1日)

      (47)因為,愛是一個口袋,往里面裝時是滿足感,往出拿時,才會有成就感。(盧勤《從“心靈塵暴”到“知心春風(fēng)”》,《人民日報》2001年2月6日)

      (48)縣委負(fù)責(zé)同志帶領(lǐng)全縣干部,滿懷“往高站,往前看,大干苦干,多作貢獻”的豪情,奔向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第一線。(《林縣人民的新步伐》,《人民日報》1974年10月25日)

      另一方面,動、形兼方類詞同時還兼含有行為和性狀范疇意義。動、形兼方類詞是由動詞和形容詞演化而來的,其前身的意義特征并未完全喪失,故其在表示方位義的同時,仍不同程度地兼含有行為和性狀范疇意義。這一點,除可直接感知到之外,前后語境中出現(xiàn)的具有相同、相對、相關(guān)關(guān)系的動詞或形容詞的表義,可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印證。例:

      (49)過去我們篩爐渣時,大塊的篩出來了,豆粒大的就順篩子眼跑了。大伙也覺得可惜,可是這玩意太碎,不好往出挑,挑出來也沒法燒,因為它像粉末似的不通風(fēng),所以也就沒人注意它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鐵路局嵯崗給水所《認(rèn)識沒有止境革命不能停步》,《人民日報》1970年10月17日)

      (50)那邊,日本隊隊員還在玩命往回跑,眼看著球從自己頭頂飛過。如此來回抻幾下,老將居多的日本隊體力不濟,再跑,就變成滿場亂竄了。(薛原 馮武勇《中國女籃的“快”字訣》,《人民日報》2004年1月14日)

      (51)還有的是評到離自己地近的時候就要慢慢往起抬高產(chǎn)量,到自己地上也就降不下來了,這些問題如不注意,老實群眾就要吃了虧。(《土地入股中的幾個問題》,《人民日報》1947年11月7日)

      (52)這樣的理解我認(rèn)為是不恰當(dāng)?shù)摹N覀儾环磳Α巴脤憽?,但絕不是要好才寫,不然就不寫。(于聰《談“嚴(yán)肅的寫作態(tài)度”》,《人民日報》1949年10月6日)

      (53)寧可少變,多往深追。比如寫生,深入了,變亦在其中。(張仃《寶林六十轉(zhuǎn)甲子》,《人民日報》1996年8月15日)

      (54)“小老頭兒”其實并不老,往多說年紀(jì)也不到50歲。(林思揚《一曲“黃鶴”別有情》,《人民日報》1987年7月9日)

      余論

      在漢語典型詞類、典型義項業(yè)已研究至一定程度的今天,動、形兼方類詞這種特殊兼類詞的研究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它不僅是研究范圍的拓展,更是研究程度深化的表現(xiàn)。

      動、形兼方類詞待進一步研究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其非范疇化過程、動因之外,“過-回/轉(zhuǎn);進-出;起-下;攏-開;死-活;高-低;大-??;多-少;快-慢;深-淺;輕-重;好-壞;長-短”等詞位成為動、形兼方類詞的理據(jù)、各詞位的個性特征等均值得認(rèn)真關(guān)注。

      注釋

      ①現(xiàn)代漢語中“下”是常見方位詞,但是,也可感知到一些動詞義,感知到與動詞間的淵源關(guān)系,尤其是同“起”對舉性使用時。例:

      (1)老二你別亂攪,聽著!往下說吧,老大!(老舍《殘霧》)

      (2)對外國人的態(tài)度,就不同了:肩膀兒往起一端,嘴犄角兒往下一扣,把帝國主義十足的露出來;有時候也微微地一笑,笑完了準(zhǔn)是不許你登岸。(老舍《二馬》)

      ②范干良:《“向、往、朝”及其相關(guān)的介詞》,《煙臺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0年第4期。

      ③郭攀、夏鳳梅:《多“來”少“去”,多“回”少“過”》,《長江學(xué)術(shù)》2014年第3期。

      ④⑦郭銳:《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第186頁,156-158頁。

      ⑤王琦:《漢語趨向動詞用作方位詞現(xiàn)象初探》,北京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2011年5月。

      ⑥見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5年碩士論文:幸穎凡《晉語、中原官話動兼方類詞研究》;徐艷春《東北、北京、江淮官話動兼方類詞研究》;余麗《蘭銀、西南、中原官話動兼方類詞研究》。

      ⑧詞類的劃分,文煉主張區(qū)分依據(jù)和標(biāo)準(zhǔn),郭銳在其基礎(chǔ)上作了進一步發(fā)揮,認(rèn)為:依據(jù)為表述功能,標(biāo)準(zhǔn)為語法功能,二者間是一種反映與被反映關(guān)系。表述功能不可直接觀察,不能作為操作標(biāo)準(zhǔn),語法功能是可觀察的操作層面的標(biāo)準(zhǔn)。但我們在動、形兼方類詞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方面,表述功能通過本能性感知和對語境中重表、對表等現(xiàn)象的考察還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加以把握的。另一方面,語法功能與表述功能延伸的層級不盡一致。限于一維聲音的表現(xiàn)能力,外在語法功能較內(nèi)在的表述功能包含的同層內(nèi)容總是要少,所涉層級也相對要少,不設(shè)立表述功能標(biāo)準(zhǔn),不利于表述功能單獨延伸層級詞類的進一步細(xì)化概括。這樣,我們還是主張將依據(jù)統(tǒng)一為標(biāo)準(zhǔn),同時設(shè)立語法功能、表述功能二標(biāo)準(zhǔn)進行分類。當(dāng)然,也包括利用語法功能和表述功能對詞類功能進行系統(tǒng)地把握。

      ⑩邢福義:《漢語語法學(xué)》,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第161-163頁。

      責(zé)任編輯王雪松

      The Special Nature of Localizers in V+L and A+L

      Guo Pan1Xia Fengmei2

      (1.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2.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The localizer in V+L and in A+L is a particular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parts of speech system. In terms of its usage range, it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dialects and the common language,with the nature of a quasi-common language; In respect of the func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t carries multiple functions of verbs, adjectives and localizers based on the same meaning range. The special nature of localizers in V+L and A+L may be the results of the decategorization of verbs and adjectives.

      localizer in V+L; localizer in A+L; nature

      2015-12-10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全球華語語法研究”(11&ZD128)

      猜你喜歡
      方位詞詞類官話
      有講究的方位詞
      用詞類活用法擴充詞匯量
      動物們的聚會
      基于語料庫“隱秘”的詞類標(biāo)注初步探究
      從成語中學(xué)習(xí)詞類活用
      基于“字本位”理論再談漢語詞類問題
      Negative transfer of Henan Dialectto English Pronunciation
      青春歲月(2015年21期)2015-12-15 11:52:47
      漢語方位詞研究
      速讀·中旬(2015年5期)2015-10-21 19:34:54
      基于漢語方位詞特點的二語教學(xué)策略——以“左”“右”為例
      征集官話易祛除官話難
      成武县| 武义县| 新邵县| 交城县| 平阴县| 凤冈县| 建湖县| 江门市| 临猗县| 监利县| 安龙县| 磴口县| 西畴县| 常山县| 陈巴尔虎旗| 西贡区| 武胜县| 南宫市| 本溪市| 建湖县| 安宁市| 黑山县| 柏乡县| 巫山县| 靖西县| 平顶山市| 云龙县| 宣恩县| 宝应县| 浪卡子县| 盘锦市| 大邑县| 闵行区| 揭东县| 胶州市| 盐边县| 金沙县| 林西县| 铁力市| 临泉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