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詞
- 漢日語方位詞“前”“后” 的空間隱喻功能
漢日語中共有的方位詞“前”“后”為例,具體分析這一對方位詞的空間隱喻義?!娟P鍵詞】漢日語應用;方位詞;空間隱喻;日語學習【中圖分類號】H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6-0130-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41長久以來,隱喻被視為文學領域的概念,專屬于文學審美所有。但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16期2023-05-30
- 漢英方位詞的文化對比及研究
啟發(fā)。關鍵詞:方位詞;東西南北;文化認知;對比研究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位表達形式,反映了對空間關系的基本理解。作為最基本的認知范疇之一,“東”“西”“南”“北”不僅表達了空間的概念,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在人們的生活和認知方式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以往大多是從語法角度對詞匯進行比較研究,對語義和語用研究較少。對外漢語教學中有必要通過對漢語和其他語言詞匯的比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兩種語言詞匯的特點,對學生學習漢語時可能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預判,并將研究結果應
雨露風 2022年8期2022-05-30
- 方位詞“東西/左右”的相關研究及教學策略
平 內容摘要:方位詞用于描述位置,同時也是表達時間、范圍、數(shù)量等概念的重要方式。學界對方位詞的研究早已有之,在漢語教學中,留學生在初級階段就會接觸到方位詞,主要用于問路等話題中。本文將對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在認知主義理論視角下,根據(jù)參照點理論及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結合語料庫的分析,對留學生在方位詞“東、西”和“左、右”在使用上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論述,并提出相關策略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方位詞“東、西”和“左、右”。 關鍵詞:方位詞 左右 東西 在漢語中,方位詞是表示方向和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4-27
- 3~5歲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方位詞理解能力比較研究
婷1 問題提出方位詞是表示個體對自身所處空間位置以及個體與其它事物之間空間關系的詞語[1],是個體形成空間認知能力的標志。方位詞可分為單純方位詞與合成方位詞兩類。單純方位詞表示方向,包括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里、外;中、內、旁。合成方位詞由單純詞以各種方式構成,既表示方向又指點位置[2]。方位詞的習得是兒童早期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普通兒童在1歲后行動能力開始增強,對空間的探索更加復雜。2歲能夠使用大部分空間方位詞,4~5歲達到方位詞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03-22
- 漢語依存樹庫中方位詞的計量考察
錢隆摘? 要:方位詞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個特殊詞類,關于方位詞的研究大多基于定性分析展開。利用漢語依存樹庫資源,對方位詞的分類和范圍、語法功能、詞性歸屬等問題進行計量分析,可以驗證和補充現(xiàn)有的研究結論。根據(jù)方位詞的使用頻率,區(qū)分出核心方位詞和非核心方位詞??疾?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位詞的語法功能分布,總結方位詞的語法特點。并通過對比方位詞與其他詞類的語法特征,來闡述方位詞的詞性歸屬。這將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認識方位詞,量化信息豐富了以往單純依靠定性分析的研究,也可以為現(xiàn)代漢語自動句法
現(xiàn)代語文 2022年2期2022-03-09
- 認知語義學視角下漢語方位詞“上、下”與印尼語方位詞“atas、bawah”對比研究
,本文將以漢語方位詞“上、下”與對應的印尼語方位詞“atas、bawah”為研究對象,通過認知語義學中的原型理論和隱喻理論來分析“atas、bawah”與“上、下”之間存在的異同,進而探討兩種語言在認知上的差異。關鍵詞:認知語義學;方位詞;上、下;atas、bawah一、引言空間概念是在人類認知和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產生的,它不僅成為人類思維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言語交際的重要表達形式。其中“上”“下”的層面是最基本的,也是在人類意識中最早形成且最容易判斷的空間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期2021-06-11
- 《大唐西域記》合成方位詞使用情況考察
音節(jié)詞。本文以方位詞為切入點,借季羨林等人校注、由中華書局2004 年重印出版的《大唐西域記校注》[1]為語料文本,對書中合成方位詞進行考察與詳實分析,以期得到《西域記》合成方位詞的基本使用面貌,并以此為基點,進一步歸納中古時期方位詞雙音化的一般規(guī)律。在對《西域記》中合成方位詞進行考察之前,我們首先對“方位詞”這一概念進行界定與歸類。一、方位詞的界定及歸類方位詞從語義上的定義為:“表示方向和關系位置的名稱的詞?!保?]15之后唐啟運、邢福義、汪國勝、黃伯榮
賀州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02-22
- “心+方位詞”對比研究
使用頻率很高的方位詞,“頭”和“底”則是廣義方位詞,這五個方位詞和“心”組合后,構成了同義結構。文章對其基本詞義進行了分析,從隱喻的角度做出了認知解釋,接著從語義特征分析法入手加以對比,最后闡述了五個詞的語體差異。關鍵詞:心+方位詞;共性;差異方位詞的基本語法功能之一就是可以與名詞結合,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上”“X中”“X里”等及方位詞“里”“中”“內”“上”“下”等的對比上,對于方位詞附在“心”后所構成的結構,研究者并不多。主要
雨露風 2021年12期2021-02-10
- 認知語義學視角下漢語方位詞“上、下”與印尼語方位詞“atas、bawah”對比研究
,本文將以漢語方位詞“上、下”與對應的印尼語方位詞“atas、bawah”為研究對象,通過認知語義學中的原型理論和隱喻理論來分析“atas、bawah”與“上、下”之間存在的異同,進而探討兩種語言在認知上的差異。關鍵詞:認知語義學;方位詞;上、下;atas、bawah一、引言空間概念是在人類認知和探索世界的過程中產生的,它不僅成為人類思維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言語交際的重要表達形式。其中“上”“下”的層面是最基本的,也是在人類意識中最早形成且最容易判斷的空間
錦繡·下旬刊 2021年3期2021-01-28
- 水語方位詞簡析
25)一、水語方位詞的語義特征水族雖有水書,但是無法用書中的文字來進行日常的交流,交流基本都是靠口頭語言,但說過的話很難像漢字那樣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水書中的方位與空間概念是水書極為重要的內容。水書的一個主要用途是選擇安葬的方位、房屋的走向等,水書中的方位主要用東南西北等表示,也可以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但水語口語沒有表示“南北”“東西”的概念,而是以太陽出沒的方向來表示[1]。(一)與其他詞類結合的特點在水語里,有表達相對較為完整的相對方位詞,如上u1、下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年9期2020-10-30
- 漢語方位詞“東、西、南、北”的文化內涵探討
、南、北”四個方位詞所表達的方向意義是很明確的。本文從方位詞“東、西、南、北”的 概念義出發(fā),結合古人對太陽的觀察和感受,進行文化認知討論,探究其生死、興衰、尊卑、陰陽等文化內涵和情感色彩?!娟P鍵詞】方位詞? ?概念義? 文化內涵一、引言生活在時空之中的人類,經常需要對時空進行定位,方位詞便理所應當?shù)爻袚诉@種表達空間方位的定位功能。漢語中的方位詞是名詞的一種,是表示方向、位置概念的詞匯。從類別上看,方位詞可以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類,單純詞諸如“上、下、前
商情 2020年41期2020-10-20
- 漢英方位詞語法和本義的對比分析
位置兩層含義,方位詞就是表示空間方向和空間位置的詞。本文從方位詞所屬詞性、句法功能、語義關系三個角度,結合實例分析,對比了漢英兩種語言方位詞的在語法和本義方面區(qū)別。重在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漢英兩種語言方位詞使用的差異和共通之處,了解漢英兩種語言空間描述習慣的異同,便于更加清晰地了解、研究、學習這兩種語言的方位詞。關鍵詞:漢語;英語;方位詞引言: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叫做方位詞。在漢英兩種語言里,方位詞擁有不同的詞性,可以做不同的句法成分,其語義關系也不是完全對應的,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7期2020-09-10
- 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研究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方位詞可以用來表示為了表達空間概念。方位詞的詞性不一定,用名詞介詞和構詞等。在整個句子中方位名詞和后置介詞主要是為了幫助構成句子的方位短語?,F(xiàn)代漢語一英語母語的方位詞表達有很大差異,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已初顯體系,但還存在幾點問題。需要先從問題著手,在分析漢語方位詞,接著再通過漢語方位詞和英語母語方位詞的差異,得出學習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的方法。一、漢語方位詞研究存在問題(一)層面之間分裂語言本身就具有復雜性,不是僅停留在某一個層面的。就比如在語音句法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0年7期2020-07-18
- 部分表邊旁義方位詞源流考
要: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在漢語方位詞的發(fā)展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一些方位詞,而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甚少乃至消失。通過對表邊旁意義的“壁“廂”“畔”“邊廂”“壁廂”五個方位詞的源流進行考察,探明它們出現(xiàn)的時期,梳理它們的發(fā)展脈絡,進而闡釋其式微的原因。這些方位詞主要是不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同時也受到了語體的限制。關鍵詞:邊旁義;方位詞;源流一、引言早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存在“上、下、左、右、東、西、南、北”等方位名詞。中古時期是方位詞大發(fā)展的一個時期,方
現(xiàn)代語文 2020年10期2020-06-06
- 淺析白苗苗語的方位詞
要:基于白苗話方位詞的第一手材料,揭示了白苗話方位詞的三個特點:語義系統(tǒng)的方所參照以觀察者、事物和地理為中心;方位的類別視構成語素的多少分為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方位詞能與量詞、名詞、指示詞及其指量短語等組合,構成了不同的語序特征。關鍵詞:白苗話;方位詞;語序特征作者簡介:吳建蘭,女,苗族,云南文山丘北人,云南師范大學漢藏語研究院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中圖分類號]:H21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研究
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方位詞可以用來表示為了表達空間概念。方位詞的詞性不一定,用名詞介詞和構詞等。在整個句子中方位名詞和后置介詞主要是為了幫助構成句子的方位短語?,F(xiàn)代漢語一英語母語的方位詞表達有很大差異,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已初顯體系,但還存在幾點問題。需要先從問題著手,在分析漢語方位詞,接著再通過漢語方位詞和英語母語方位詞的差異,得出學習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的方法。一、漢語方位詞研究存在問題(一)層面之間分裂語言本身就具有復雜性,不是僅停留在某一個層面的。就比如在語音句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0年7期2020-02-23
- 對中西文化中方位詞“東”的追溯及思考
摘? ?要: 方位詞源于人類對空間方位的認知,“東”即方位詞的典型代表,不僅包括地理意義上的方向,還包括文化意義和意識形態(tài)意義上的“東方”及“東方形象”。本文立足于“東”作為方位詞的基本意義,發(fā)掘其在文化層面的內涵。關鍵詞: 方位詞? ?東? ?東方? ?東方形象一、漢語方位詞“東”的起源及文化內涵在漢語中,方位詞表示方向、位置。單音節(jié)的有“上、下、左、右、東、西、南、北、里、內、外”等;雙音節(jié)的有“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以前、以后、以上、以下”等。前者
文教資料 2020年25期2020-01-11
- 結合字謎文化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
字教學研究,以方位詞教學為例,列舉了大量豐富的、難度和水平不等的方位詞字謎,提供了一個對外漢字教學的思路以及方位詞教學的素材,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和盤活優(yōu)秀的漢字字謎文化,因為字謎的難度程度不同,又可以貫穿對外漢字教學的始終。關鍵詞:方位詞;東西南北;字謎;對外漢語教學一、研究方式及內容1.首先對字謎進行廣泛的搜集,找到符合“方位法”解謎的字謎后對其答案進行分析,在本文所提及的字謎中,有單純的方位字謎,也有多種解謎法共同組成的字謎。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上應
北方文學 2019年26期2019-10-16
- 布依語方位詞“上”的認知研究
鍵詞:布依語;方位詞;上;隱喻;認知方位詞是名詞中的一小類,表方向或位置,分為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兩類,而單純方位詞又分絕對方位詞和相對方位詞。周國炎、王偉(2016)根據(jù)布依語詞的意義、詞與詞的結合的特點以及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將其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shù)詞等十一類,而方位詞則是名詞詞類下的一小類。布依語方位詞是詞類系統(tǒng)中比較重要也很特殊的一類,使用頻率較高,其語法特點和語義功能比較復雜,但也自成系統(tǒng)。一、“上”的原型義根據(jù)漢語“上”最初的字形,我們可
藝術大觀 2019年24期2019-10-12
- 空間隱喻認知理據(jù)下的英語重音教學
喻;重音教學;方位詞【作者簡介】李俊水,重慶師范大學。一、引言Lakoff和Johnson(1980)認為:“隱喻滲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滲透在語言里,也滲透在思維和活動中。它是人類組織概念系統(tǒng)的重要基礎”(束定芳,2000)。而作為人類最普遍的一種認知方式,空間隱喻幫助我們采用空間概念來理解和表達非空間概念的具體或抽象概念,即它是將空間方位投射到非空間概念上的隱喻(蘭純,1999)。但是空間隱喻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其回答是肯定的,Perie&
校園英語·月末 2019年1期2019-09-10
- 英漢語中方位名詞的空缺現(xiàn)象
原因。關鍵詞:方位詞;英漢對比;詞匯空缺原因一、詞匯空缺的定義作為文化組成部分的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直接反映文化的現(xiàn)實。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態(tài)反映到語言層面,表現(xiàn)為種種語言差異:一種語言有著表達某方面事物特別豐富的詞匯,而另一種語言卻缺乏表達這方面事物的詞匯,造成詞匯的空缺,帶來理解上的困難。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詞匯空缺,表現(xiàn)為形式與內容的空缺,即詞匯指稱意義的空缺和詞匯語用意義的空缺:原語詞匯所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沒有“對等語”或“對應語”。因此,詞匯空缺現(xiàn)象是
錦繡·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認知視角下藏語方位詞的統(tǒng)計分析研究
眾多學者將藏語方位詞視為從屬于名詞的一個小類,并沒有學者單獨將它列出或進行深入的分析,文章僅以漢語方位詞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研究.從歷史時期來看漢語方位詞研究較為系統(tǒng)和成熟.從地域特征來看,針對共同語的方位詞研究較為深入,方言方位詞則較少.針對漢語方位詞的研究主要有方位詞與處所詞的區(qū)分、個體方位詞之間的差別與聯(lián)系、方位詞的性質、范圍、語法功能、使用狀況.1996年修訂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方位詞作為詞條收錄,1997年褚澤祥的《現(xiàn)代漢語方所系統(tǒng)研究》從方位詞構成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1期2019-04-04
- 《齊民要術》中的“東、西、南、北”
晉南北朝時期是方位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齊民要術》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文獻。本文考察《齊民要術》中的單純方位詞“東、西、南、北”及與之相關的合成方位詞的形式、語義及句法功能,并從共時的角度探討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面貌與發(fā)展。關鍵詞: 《齊民要術》 ? ?方位詞 ? ?形式 ? ?語義 ? ?句法功能《齊民要術》是北魏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是中古漢語代表性語料,具有很高的語言研究價值,但還沒有人對《齊民要術》中的方位詞“東、西、南、北”作專門的考察。本文
文教資料 2019年32期2019-03-27
- 保定市街道名稱中的方位詞
于地名的一種,方位詞的使用同樣常見。本文立足于保定市街道名稱,從中析出帶有方位詞的街道名稱,分析其語序、方位詞街名的韻律結構、命名動因和使用的不平衡現(xiàn)象等問題,揭示保定市街名中方位詞使用上的特點。本文數(shù)據(jù)采集地——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是京津冀地區(qū)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2015年,經國務院批準,保定轄區(qū)范圍調整后,主城區(qū)由三區(qū)變兩區(qū),以“競秀”“蓮池”命名,彰
散文百家 2018年9期2018-11-15
- 韓·中空間指示詞‘?/前’的意義對比
:空間指示詞;方位詞;?;前;隱喻;對比韓語和漢語都有表示空間概念義的方位詞,這些詞又稱為‘空間指示詞,在兩種語言中,‘?/前均屬于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居煽臻g指示詞構成"名詞+方位詞"的結構。但韓語和漢語在表達相關空間概念義時,有時會出現(xiàn)使用上的差異,本文主要針對韓中‘?/前在字典中的釋義進行擴張分析。韓中‘?/前字典含義韓語‘?在《???????》共8個義項:1.??? ?? ??? ?.2.??? ??? ??? ?.3.?? ??? ??.4.??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2018-11-10
- 保定市街道名稱中的方位詞
立足保定市帶有方位詞的街道名稱139條語料,分析了保定市街名中方位詞的語序、使用的不平衡現(xiàn)象及命名動因等問題,揭示保定市街名中方位詞使用上的特點。關鍵詞:保定市;街道名稱;方位詞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of noun of locality in the street names of Baoding city,Hebei Province. It analyses some problems ab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9期2018-10-22
- 原型范疇理論視角下“上”“里”多義習得考察
富平[關鍵詞]方位詞“上”和“里”;一詞多義;二語習得;詞義典型性[摘要]基于原型范疇理論,本研究以語料庫檢索和語言測試作為研究手段,調查英語母語者習得方位詞“上”“里”多個義項的情況。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習得“上”“里”多個義項時遵循與漢語母語者大致相同的習得順序;二語習得過程明顯受詞義典型性制約,同時還受到母語語義遷移的影響。[中圖分類號]H1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174 (2018) 04-0077-091.引言“上”和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8年4期2018-09-10
- 試論現(xiàn)代漢語空間方位表達的認知與推理研究
現(xiàn)代漢語中關于方位詞的研究由來已久,本文簡單地回顧了漢語空間方位研究的既有成果,提出了重新從語言學層面進行漢語空間方位表達形式化研究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并初步構想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途徑:一是空間知識庫的構建,二是空間特征集的提取與形式化轉化。漢語空間方位推理的形式化研究需要系統(tǒng)而深入地推進,以進一步推動漢語語言學研究的科學化和精密化。關鍵詞:方位詞;現(xiàn)代漢語;空間方位推理;認知語言學現(xiàn)代漢語中關于方位詞的研究由來已久,可以說自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產生之初就已經開始了
北方文學 2018年21期2018-08-28
- 方位詞“上、下、前、后”的研究綜述
:本文通過回顧方位詞的范圍及詞類界定上的分歧,總結前人關于漢語方位詞“上、下、前、后”的語義認知的探究及教學方法,提出筆者的一些看法,旨在為其他漢語教師提供這些方位詞的相關教學思路。關鍵詞:方位詞;上、下、前、后;認知理論;教學策略一、方位詞的范圍及詞類界定上的分歧20世紀90年代之前,語言學屆對方位詞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黎錦熙先生(1924)和呂叔湘先生(1942)將方位詞歸為名詞;張志公(1957)和文煉(1957)把方位詞看作是名詞的附類,是帶有虛
北方文學 2018年15期2018-07-21
- 陶淵明詩歌中“東”字考辯
明一百多首詩中方位詞“東”出現(xiàn)了十九次,除了表現(xiàn)田園生活實際上的地理方位還有泛指的含義,其中包括代指建業(yè)一帶,結合陶淵明的一生可引申理解成政治、仕途。此外還有表現(xiàn)時光易逝的哲學含義。但是這些詩中政治無處不在。無論是歸隱之前的徘徊還是歸隱后對于政治的關心都可以看出陶淵明的陶淵明的“隱”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隱”,并不贊同傳統(tǒng)觀點認為陶淵明的隱退僅與魏晉隱逸之風有關。關鍵詞:陶淵明 方位詞 東 隱士觀當論及陶淵明,逃不脫“隱逸”與“田園”諸如此類的形容詞。關于陶
文學教育 2018年6期2018-06-21
- 淺析漢語空間方位詞“上”與“下”隱喻
現(xiàn)象,漢語空間方位詞“上/下”的不對稱表現(xiàn)尤為明顯。本文利用認知語言學的隱喻理論對“上/下”的方位詞隱喻映射不對稱現(xiàn)象進行分析,確立認知模式得出結論: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影響是造成其不對稱的重要原因。關鍵詞:方位詞;隱喻;不對稱;認知合理性作者簡介:戴佩(1991-),女,湖北黃岡人,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方向。[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9--021.引言結合《現(xiàn)代漢語
青年文學家 2018年9期2018-04-26
- 表示空間上下關系的方位詞“うえ”的記述研究
る。【關鍵詞】方位詞“うえ” 語義 形式 語義存現(xiàn)條件 連續(xù)性【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07-021.考察對象和考察目的本文對表示空間上下關系的方位詞“うえ”的語義進行分類,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基于語義存現(xiàn)條件的各個語義的擴張方向,記述其從空間語義表達到抽象化語義表達以及功能詞化的過程,并著力于說明語義之間、形式之間的連續(xù)性問題。2.先行研究關注“うえ”功能性用法的先行研究諸多,有些從文法化和復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2018-01-24
- 從日語“裏切る”中的“裏”與漢語“背”之對應關系說起
關鍵詞:日語;方位詞;裏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084-02一、方位詞研究的重要意義日本著名學者池上嘉彥在其著作中介紹“場所理論”時曾指出,人類的語言與思維都與知覺緊密相關,而知覺的內容來源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對空間和時間的把握。人類生存最起碼的能力是空間感知和辨識能力。許多非空間域的范疇都是通過空間域的范疇和關系投射而來的。正因為空間在人類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把對空間的認識當做語言結構的理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7年12期2018-01-20
- “不A不B”結構中方位詞使用情況考察
,A、B為單音方位詞時,“不A不B”結構表義上均可看做一種“中間狀態(tài)”的表達。但是,單音節(jié)方位詞在進入該結構時有一定選擇性,同時出現(xiàn)在該結構中的有些詞只在形式上符合方位詞,事實上又不屬于方位詞的用法。因此,本文選取方位詞為對象進行研究,通過方位詞詞類個性特征聯(lián)系它們進入“不A不B”結構后的具體使用情況,具體分析方位詞對該結構產生的影響。一、單音節(jié)方位詞在“不A不B”結構中的組合情況本文選取朱德熙《語法講義》中列舉的“東、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
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1-01
- 關于漢語,維吾爾語方位詞“左,右”的尊卑觀念及互譯
·熱合曼摘要:方位詞在人們漫長的使用過程中,逐漸增加了其引申意,其語義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涵義。 方位詞“左,右”,“sol,o?”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內涵中都有“尊卑”之分,“左右”的漢維互為翻譯也由于兩個民族的文化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和不對稱,考察語言和文化關系的時候,要注意到語言和文化都多元的、復雜的,其具有民族性等特征。關鍵詞:方位詞;左右;尊卑人類語言中表示空間概念的詞語自然而然地就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類詞。同時,表示空間及其狀態(tài)的詞語還常常通過隱喻或引申的
北方文學 2017年30期2017-11-10
- 朝鮮朝漢語教科書《象院題語》的特殊方位詞用法探源
中所出現(xiàn)的特殊方位詞“里”“上”“根前”的語法功能,并從語言接觸的角度揭示其“受容-發(fā)展-消退”的過程,以期對近代漢語研究提供一些參考。[關鍵詞] 《象院題語》;方位詞;后置詞;語言接觸[中圖分類號] H1-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007(2017)03-0022-06[收稿日期] 2016-07-19[基金項目]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象院題語》研究》,項目編號:201311;延邊大學東亞跨文化發(fā)展
東疆學刊 2017年3期2017-07-25
- 說“里”:從名詞到結構助詞
語料,考察分析方位詞“里”的來源、方位詞“里”轉化為結構助詞“里”和保留在部分漢語方言中的結構助詞“里”。典型的表三維空間的方位詞“里”產生于東漢,發(fā)展于魏晉南北朝,成熟于唐五代。金元時期,方位詞“里”已完全發(fā)展為結構助詞“里”,其所在的句法環(huán)境為:“NP1里NP2”。明代,“里”出現(xiàn)在“單音節(jié)重疊形容詞/副詞+里+VP”句法格式中,相當于“地”?,F(xiàn)代漢語方言中結構助詞“里”的用法很豐富,相當于“的”“得”“地”。關鍵詞:里 名詞 方位詞 結構助詞 方言一
現(xiàn)代語文 2017年6期2017-07-17
- 英漢方位詞“上下”空間隱喻的對比研究
會的,而以英漢方位詞“上下”空間隱喻的對比意義作為始發(fā)域,映射其他的認知域,并獲取抽象意義的獨特認知方式,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認知方式,其能夠深刻揭示出語言表達與認知思維之間的緊密關系。基于此,本文擬從空間隱喻的基本概念出發(fā),分析英漢空間隱喻之間的關系,探討英漢方位詞“上下”空間隱喻的對比內容。[關鍵詞]英漢;方位詞;“上下”;空間隱喻;對比研究[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155-02隱喻是人類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7年6期2017-06-16
- 古今方位詞與時間隱喻的關系
來完成,如通過方位詞來構建。而古今的方位詞使用是不同的,那么帶來的時間隱喻是否也存在不同。本文分析論證,不同時代作品中方位詞使用是有差異的,且古今的含方位詞和時間隱喻的詞語也是有差異的。關鍵詞: 方位詞 時間隱喻 古今一、引言部分時間隱喻包含方位詞,而這種方位詞與時間隱喻之間的關系,與時代又是怎樣的關系,這可以從使用量和存有量上來考慮。(一)方位詞的概念一般來說,方位詞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分單純詞和合成的兩類。單純的方位詞是“上、下、前、后、左、右、東、
文教資料 2016年36期2017-05-24
- 幼兒漢語方位詞習得研究的進展與困惑
輝【摘要】漢語方位詞是用以表達空間概念與關系的詞類,空間概念的掌握是幼兒認知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研究幼兒漢語方位詞的習得、理解與表達,有助于探知幼兒的空間概念及其相關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本文在對有關漢語方位詞語言學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幼兒漢語方位詞習得的心理語言學研究也進行了梳理,并分析了目前有關這一研究的困惑,討論了幼兒漢語方位詞習得研究的方向問題?!娟P鍵詞】漢語;幼兒;方位詞;習得研究;研究綜述【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16年7期2017-05-06
- 圖形背景理論在方位簡單句中的應用研究
:圖形;背景;方位詞;簡單句認知語言學是基于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對世界進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學科(Ungerer&Schmid,2001:F36)。語言學習者們應該從認知的角度研究語言,語言是人們通過認知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表征的方式,即語言就是大腦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反映。圖形背景理論是認知語言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為很多語言形式提供了理論基礎。本論文將通過圖形背景理論對方位簡單句進行分析。一、圖形背景理論概述圖形背景理論是語言學中的重要概念,約一個世紀前由丹
速讀·中旬 2017年2期2017-04-13
- 《魏詩》方位詞研究
00)《魏詩》方位詞研究程淑萍(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000)《魏詩》中方位詞及方位短語在詩句中的出現(xiàn)頻率較高,句法功能也較強,單純方位詞的用法比較成熟,合成方位詞使用較少。表明方位詞發(fā)展到漢魏六朝時期,已基本趨于成熟。方位詞;《魏詩》;方位短語方位詞,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朱德熙《語法講義》:“方位詞可以分成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兩類。單純方位詞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內、中、左、右、東、西、南、北’。單純方位詞加上‘邊(兒)’面(兒
池州學院學報 2017年2期2017-03-29
- 認知語言學理論影響前后的漢語方位詞研究綜述
影響前后的漢語方位詞研究綜述陳敏(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637000)方位詞,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詞類,是現(xiàn)代漢語語法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對它的研究自然十分必要。筆者首先論述傳統(tǒng)語言學理論下的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研究,從語法研究、語義研究及詞類歸屬三方面展開論述,然后總結出學者們對方位詞研究重心的轉變,即從關注語法到關注語用。方位詞;認知研究;語法;語義;詞類歸屬;語用方位詞是現(xiàn)代漢語中人們用來表達空間位置關系最基本、使用頻率極高的一類詞。20
文化學刊 2016年8期2016-10-12
- 漢語方位詞研究
徐林芳方位詞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當今漢語學界的一大研究熱點,研究成果比較多。漢語方位詞雖然是一個比較封閉的類,但是由于其語法功能的靈活性,所以對它的歸類問題,至今還存在許多爭議,沒有一個固定答案。因此,對方位詞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并沒有終止,而應該繼續(xù)前進。下面就從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一些特征來了解方位詞的一些性質。一、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方位詞1.單音節(jié)方位詞單音節(jié)方位詞如:“上、下、里、后、外”等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雖然這類單音節(jié)的方位詞數(shù)量不多,但是使
速讀·中旬 2015年5期2015-10-21
- 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的范圍小議
100872)方位詞研究有三個視角:一是從形式出發(fā),根據(jù)組合關系(分布)來確定方位詞的用法、詞性、特點等;二是從意義出發(fā),要么根據(jù)意義來確定方位詞的使用,要么根據(jù)認知來確定方位詞的發(fā)展和使用情況;三是從文化出發(fā),討論方位詞的文化意義,以及對比不同語言的方位詞的文化差異。本文要討論的是詞類問題,是從第一個視角來審視方位詞的。本文認為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是形式?!霸~類的劃分是為句法分析服務的,詞類的劃分應該和句法分析協(xié)調一致,應該有利于句法分析?!?胡明揚199
中州大學學報 2013年6期2013-05-29
- 略說“邊”的方位詞義
邊”是一組同義方位詞。不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以下簡稱《現(xiàn)漢》)只收錄了“旁”、“旁邊”的方位詞義:“旁:① 名方位詞。旁邊:路~│~觀│~門│~若無人│目不~視。”“旁邊:名方位詞。左右兩邊;靠近的地方:馬路~停著許多汽車│小區(qū)的~有一個公園?!钡珱]有收錄“邊”的方位詞義。作為方位詞的“邊”,詞義跟方位詞“旁、旁邊”相同,常用在名詞之后,跟前面的名詞組成方位詞組,表示處所。下面句子中的“邊”都是方位詞:① 一朵鮮花鮮又鮮,鮮花長在巖獉石獉邊。(影片
辭書研究 2012年3期2012-04-01
- 語法化視角下的漢語方位詞研究綜述
271021)方位詞是漢語中相對封閉的一個詞類,學界對其性質、范圍、分類、語法功能及使用狀況等做了大量研究。研究中,令學界更感興趣的是漢語方位詞的一些特殊表現(xiàn)。呂叔湘曾經提出方位詞“上”所表示的意義包括“定向性”和“泛向性”兩種,其中“泛向性”是指方位詞的一些引申用法。方位詞的“泛向性”表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出方位詞的基本用法,這些非方位表述傾向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語言現(xiàn)象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語法化的本質是語言演變中基于詞匯或其他語言單位而產生的語法成分的形成
泰山學院學報 2011年4期2011-08-15
- 《水經注》方位詞及其用法淺析
9)《水經注》方位詞及其用法淺析何世和(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水經注》是中古重要文獻,考察了《水經注》中方位詞的語法功能和語義特點,歸納了中古時期方位詞系統(tǒng)發(fā)展的情況。水經注;方位詞;語法功能;語義特點《水經注》(以下簡稱《水》)全書共40卷,約35萬字,是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一部綜合性地理著作,約成書于公元6世紀初。時值中古漢語時期,漢語的方位詞系統(tǒng)在語義表達上和語法功能上都已趨于完備。作為一部地理著作,《水》擁有大量的方位詞,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6期2010-09-30
- 漢語方位詞研究回顧*
0004)漢語方位詞研究回顧*谷素萍(湖南女子學院,湖南長沙410004)分別對方位詞的詞性、表達功能、語義特點及文化涵義等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作了總結,指出過去人們比較注重方位詞的語法功能和語義特點的分析,但對方位詞的語用研究則非常薄弱。因此,從語用方面來考察方位詞將成為今后研究工作的重點。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研究在現(xiàn)代漢語中,方位詞是使用頻率極高的一類詞,這類詞在表達空間方位、時間概念以及數(shù)量范疇等方面都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許多學者都對方位詞產生了濃
外語與翻譯 2010年3期2010-08-15
- 方位詞的立類過程及其意義
300071)方位詞的立類過程及其意義王紅廠(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天津300071)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方位詞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從語法學史的角度,分期對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的立類過程做梳理,可以看到前人和時賢對待方位詞的認識和態(tài)度。方位詞;名詞;語法學史;參照點漢語中方位詞的地位和范圍一直爭議頗大,但近年來,隨著功能主義學派,特別是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與人類認知有密切關系的方位詞也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相關的論著層出不窮。這使方位詞成為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1期2010-08-15
- 哈薩克族學生漢語方位詞學習中的偏誤類型及分析
薩克族學生漢語方位詞學習中的偏誤類型及分析祁 玲(新疆農業(yè)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漢語和哈薩克語的方位詞,然后探討了哈族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的方位詞的偏誤類型并作了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民族學生因受母語的影響及由此產生的思維定式,使得他們在學習漢語方位詞時產生了各種的問題。哈薩克族;漢語方位詞;偏誤類型;分析一、方位詞概述方位名詞,也稱方位詞。表示方向、位置,有少數(shù)還可表時間、范圍。1.漢語方位詞漢語方位詞分為單純方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3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