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九,亢龍有悔。
譯文:上九天,龍飛得過高,必將造成后悔之事。
賞析: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后悔。在人事而言,便將有樂極生悲的現(xiàn)象。也指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jié)局與后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dǎo)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
原文: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譯文:長期做好事的家庭,福氣定會傳到后代;長期不做好事的家庭,禍害一定會害及子孫后代。
賞析:這句話所闡述的是一種事物由循序漸進、慢慢積累,最終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現(xiàn)象。同時也是警示人們,一些微小不良現(xiàn)象的萌生,應(yīng)盡早看到任其發(fā)展下去的危害和后果,及早警惕和采取措施。
原文: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譯文:不積累善行達不到成名,不積累惡行達不到滅身。
賞析:人們常用善或惡來概括一個人的品德行為。為仁行善,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日積月累,是有道德修養(yǎng)的君子永恒的追求目標。所以說成就好名聲是為善的結(jié)果。而小人則認為,行小善沒有益處故而不做,認為小的惡事沒有害處故而不改,結(jié)果以至于成為惡習(xí)并且越陷越深。惡行積累不可掩藏,罪大惡極不可赦免,難免落個自取滅亡的下場。
原文: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譯文:天下人要歸同一個地方,知識道路不同;達到同一個目的,只是思慮多種多樣。
賞析:每個人雖然走的道路不同,但都能到達最后的目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態(tài),人的思想復(fù)雜難辨,人的感情千奇百怪。由于思考問題的方法不一樣,從而導(dǎo)致了人各行其道,可最后卻到達同一個地方,是因為有著用一個目的,追尋著同一目標。“殊途同歸”就出自這里,人們常用這個成語來比喻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取得相同的結(jié)果。
原文: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譯文:書面文字不能完全表達作者的語言,語言不能完全表達人的思想。
賞析:我們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個我們并不了解的世界里。我們要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卻并不能盡如人意。書面的語言文字不能完全表達我們的思想感情,我們要說的很多話是詞不達意的。語言是個奇妙的東西,它能將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掩蓋,也能將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披露。但是,總有語言不到的地方,常常令我們無奈,我們經(jīng)常遇到意在言外的情況。
原文: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也。
譯文:一陰一陽的矛盾變化就叫做“道”,傳繼此道的就是“善”,蔚成此道的就是“性”。仁者將之稱為“仁”,智者將之稱為“智”。百姓天天使用此道卻茫然不知,所以君子所為道的全面意義就很少人懂得了。
賞析:《老子》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薄坝形锘斐桑忍斓厣?。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崩献拥摹暗馈笔窍扔谔斓厝f物而存在,周流不止,永沒有消亡之日,是天下萬物的母體??鬃拥摹暗馈眲t是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中庸之道。這里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指“道”由陰陽兩方面的因素組成,陰陽消亡生息,永相交替,傳承久遠??梢姡瑢τ凇暗馈钡恼J識,各有體悟,或許正說明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原文: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譯文:知識周遍于萬物而道德足以匡濟天下,所以動止不會偏差;權(quán)力廣泛推行而不流溢淫濫,樂其天然、知其名數(shù),所以無所憂慮;安處其環(huán)境以敦厚施行仁義,所以能泛愛天下。
賞析:一個人只有明白上天賦予他的使命,才能振作起來,才能積極投入到人生追求當(dāng)中?!皹诽熘币辉~,一方面可以被看做悠閑豁達地對待困境厄運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能成為懶鬼墮落的借口。真正樂天知命的人能明白他在人生各階段的使命和任務(wù),遵從這樣的要求,努力拼搏,把生命打造成絢麗的七彩虹。他尊重自然客觀規(guī)律,并且利用它來為人類服務(wù)。他在道德修養(yǎng)和學(xué)業(yè)學(xué)問上都要求進步,甚至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不是墮落無聊。這樣,“安土敦仁”就更像是為了堅守崗位、為了推廣仁德的人。我們應(yīng)該把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做到樂天知命、愛崗敬業(yè)、推廣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