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堅
物理是一門理性思維要求非常高的學科,類比推理是最為常見的科學方法,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類比推理”有助于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
1“類比推理”的內(nèi)涵與特征
什么是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就是從一個對象推論出另一個對象的過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是由一個概念推向另一個概念,也可以是由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推向另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法.
類比可以分為“正類比與反類比”、“性質(zhì)類比與關系類比”等幾種類型.
類比推理具有怎樣的特征呢?
因為“類比推理”的內(nèi)涵是引導學生觀察和比較不同事物或物理現(xiàn)象之間的相同或相似屬性,由此展開推理,類比推理與傳統(tǒng)的演繹和歸納相比有如下幾個特征:
特征1:從思維過程上看,類比推理的方式有兩種:或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或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在這一點上與演繹、歸納是有區(qū)別的.
特征2:從應用范圍上看.類比推理有著更為廣泛的應用,因為,演繹和歸納雖然在思維路徑上截然相反,不過他們僅僅試用與同類對象之間的推理,但是類比推理則不是,兩類事物的類比可以風馬牛不相及,例如電壓教學可以類比于水壓,電流類比于水流.
特征3:前提與結(jié)論具有特殊性.由于是從個別到個別、或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因此,我們這種推理方式前提與結(jié)論之間必然有一種特殊的線索聯(lián)系,當然在類比的過程中其類比指向也不是嚴格、唯一指定的.例如,功率與速度可以從定義上進行正類比,當然也可以和壓強的定義進行反類比.
2類比推理的一般過程
學習都有一定的過程與方法,對于類比推理也不例外,在概念學習過程中,我們在使用類比推理時,通常從表層相似關[HJ1.6mm]系出發(fā),重整走向邏輯相似關系,最終實現(xiàn)對多個概念認識的深化,通常要經(jīng)過如下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筆者繪制簡圖如圖1所示.
除了有概念學習的類比外,我們在解決復雜物理問題時,也可以類比(圖2).當然,由于學生能力存在差異,所以在解決復雜物理問題時能到達的階段也存在著差異,而且在不同的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3類比推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案例1電壓的概念教學
電壓是初中物理一個重要的概念,學生雖然熟悉,但是很難理解其本質(zhì),如果這個概念不能講透,那么對學生進入高中后學習電勢、電勢差、電勢能有較大的影響,筆者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和這一概念本身的特點,進行了如下的類比推理.
類比分析:
(1)電流概念的類比
回歸到學生的生活,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如“日光燈會發(fā)光,電腦會正常工作”都需要有電流,生成問題:“電流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這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實際上是有生活可以類比的,筆者將“水流”作為電流的類比對象.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PPT投影水流的形成過程,將水泵與電源進行類比;閥門與電鍵進行類比;由前面學習的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知識出發(fā),找到水流的產(chǎn)生原因是水位差導致了壓強差形成水流,那么這個是否可以類比呢?由此聯(lián)系從水壓類比得到電壓.
(2)穩(wěn)定、持續(xù)的電流的類比
有了前面類比的基礎,這里學生很自然地將問題轉(zhuǎn)向?qū)θ缦聝蓚€問題的思考,由此類比得到結(jié)論:
類比問題1:水在什么情況下能夠產(chǎn)生定向流動?
類比問題2:如何實現(xiàn)水流的不間斷流動?
(3)電壓大小的類比
對于電壓的高低問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那就是 2節(jié)電池串聯(lián)的電壓比1節(jié)電池的電壓高,生活中電壓值有220 V、36 V、1.5 V等,那么,電壓高低是怎么回事呢?是否可以類比.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借助于演示實驗進行了類比推理.
倒水產(chǎn)生的水壓作用在渦輪上,學生觀察倒水的位置越高,渦輪的轉(zhuǎn)速越快,學生自主歸納得到水壓發(fā)生變化導致了轉(zhuǎn)速加快,而水壓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呢?因為倒水的高度即“勢”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對于電壓呢?也應該與“勢”有關,這樣在初中階段就給學生有了一個科學的印象,而不是生硬地讓學生記憶.
案例2功率的概念教學
對于功率這個概念,筆者將其與速度概念的建構(gòu)進行類比,同時采用了可視化的教學手段,深化學生的認知.
速度是怎么定義的?比值定義法v=[SX(]s[]t[SX)],意義是什么?相同的時間比移動距離;或相同的距離比時間,如果時間和距離都不相同,則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移動的距離,反映的是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運動的快慢.在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用賽跑的圖片和學生構(gòu)建概念的.
那么,功率概念的建構(gòu)呢?筆者將速度概念定義的過程借助于PPT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概念的建構(gòu).
3.1構(gòu)建可類比的情境
借助于PPT出示兩位同學搬磚比賽的全過程如圖3所示,提出問題,甲、乙兩同學在搬磚過程中誰做功比較快?并說出你的依據(jù).
[TP1CW32.TIF,BP#]
3.2類比找到比較的方法
學生通過對圖3的觀察,類比“速度”概念建立的過程,學生很快能分析、歸納出兩種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方法1:由圖2中的“3”、“4”可以看出做相同的功,甲用的時間短,所以甲做功快;
方法2:由圖2中的“2”、“3”可以看出,相同的時間,甲做功多,所以甲做功快.
3.3進一步類比深化認識
在找到方法相似后,功率還可以進一步類比,最終兩個概念都是用比值法進行定義的,建一張表格將兩個概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表1),對概念的認識就更為深刻了.
本文僅僅是從初中物理學科進行的探討,當然,類比推理作為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各類學科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對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拓展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