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格
摘 要:微信是新形勢下高校師生使用最廣泛的手機即時通信軟件,充分挖掘微信的有效資源,對強化高校黨建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文章就微信平臺及其傳播特點、高校大學生微信黨建工作中面臨挑戰(zhàn)及策略進行探討,旨在為思政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信;大學生;黨建
微信是當前高校師生使用最廣泛的手機即時通信軟件,充分挖掘微信的有效資源,對強化高校黨建工作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對此,各高校都先后建立起了微信平臺。然而,微信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也使高校黨建工作面臨了嚴峻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確認識與有效實施微信平臺在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成為時下高校黨建工作中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一、微信平臺及其傳播特點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支持收發(fā)文字、圖片視頻以及多人語音對話的應用軟件,用戶可以在手機終端上使用微信快速發(fā)送視頻、語音、文字以及圖片等多種信息。其功能十分豐富,人們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查看附近的人以及漂流瓶等形式添加好友,還可以將自己希望展示的內(nèi)容發(fā)到朋友圈中,讓所有的朋友評論。在大學生群體中,微信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可以說是空前普及。同時,這一工具也可以通過公眾平臺應用到黨建工作中。具體來說,微信平臺信息傳播具有如下特點:
其一,即時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信平臺能夠有效地與移動終端相結合,其信息推送進一步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在黨建工作中,大學生黨員也可以通過關注校園黨組織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獲取各類黨政信息。其二,互動性。與傳統(tǒng)媒體不同的是,微信平臺通過其廣泛的社會關系,在極大的程度上實現(xiàn)了扁平化的自我傳播,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按照自身的興趣特點,對相關信息進行評論與跟隨。在這種機制下,也有利于高校大學生“微黨建”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下開展。其三,滲透性。從現(xiàn)實來看,微信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點,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用戶的價值觀念。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微信平臺也能發(fā)揮出強有力的輿論導向。
二、高校大學生微信黨建工作面臨挑戰(zhàn)
作為具有即時性、互動性與滲透性的新型媒體,微信平臺以其功能優(yōu)勢為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
(一)多元化價值傳播沖擊了黨建工作的導向性
隨著微信平臺的普遍應用,多元多樣的價值信息也得到廣泛的傳播,并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觀念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現(xiàn)實來看,這些信息有些是積極的,有益的,并能夠起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但也確實存在著相當一部分的傳播信息包含消極、扭曲,甚至是反動的內(nèi)容。加之這類信息也往往采用隱蔽、婉轉的方式進行表達,導致一些政治鑒別力不足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鼓惑,并對其進行轉發(fā)或跟蹤。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學生黨建微信平臺的傳播空間受到極大擠壓,不利于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鞏固。在大學生群體中,具體表現(xiàn)為理想信念不足、入黨動機不純、政治意識淡薄等現(xiàn)象。微信平臺的多元化價值傳播沖擊了黨建工作的導向性,更從客觀上分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力度。
(二)信息化體系不足加大了黨建工作的復雜性
當前,雖然多數(shù)高等院校黨組織都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但在實際運營中,體系化體系建設存在諸多的不足:其一,主體的分散性與不穩(wěn)定性。在微信平臺中,大學生往往整合自身的內(nèi)心體驗,以自我為中心,延伸其與世界與周遭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在內(nèi)容上更加注重生活層面的邏輯,并且能夠融入到其廣泛的社會關系進行交流互動。這種分散交互式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雖然也可以為黨建工作所應用,但在短期內(nèi)也難以完全適應。其二,資金投入與技術人才有限。作為覆蓋面廣泛的高校黨組織微信平臺,在日常的運營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與專業(yè)人才,然而從現(xiàn)實來看,部分高校對此投入不足,特別是對于專業(yè)人才而言,不僅僅要掌握廣博的思想政治知識,還有對信息技術的維護有一定的了解。這類復合型人才的匱乏,致使高校黨組織微信信息平臺建設難以滿足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需要。其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高校黨組織微信信息平臺大多處于初始的階段,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還未真正建立起來,同時,也與各二級學院黨組織、黨支部的微信平臺缺乏聯(lián)動與配合,致使管理層面上產(chǎn)生混亂。
(三)娛樂化信息泛濫削弱了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娛樂性的信息傳播和文化消費在相當程度上凸顯了微信所具有的“不專注、不深刻、不負責”三大弊病。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大學生一味地沉溺在微信自媒體碎片化閱讀帶來的簡單、淺表的愉悅中。對于黨組織的微信平臺的內(nèi)容,卻沒有絲毫的興趣。一方面,娛樂化信息泛濫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黨組織微信平臺的傳播空間,這是客觀的外在環(huán)境。但另一方面,高校黨組織微信平臺黨課的內(nèi)容枯燥乏味、形式上缺乏創(chuàng)新,則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被削弱的內(nèi)在原因。因此,如果不及時完善微信黨課內(nèi)容與研討形式,高校黨組織的微信平臺勢必會被娛樂化的信息所吞噬。
三、高校大學生微信黨建工作的應用策略
結合多元化價值傳播、信息化體系不足與娛樂化信息泛濫等方面的挑戰(zhàn)。高校微信黨建工作應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策略。
(一)建立微信信息鑒別與引導機制
針對黨建工作導向性被沖擊的問題,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者應在結合工作實際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微信信息鑒別與引導機制。首先,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者不僅僅要關注自身平臺的建設內(nèi)容,還要對在學生群體內(nèi)部廣泛傳播的信息進行審核與收集,并對其進行價值觀層面的鑒別。其次,要對大學生廣泛關注且含有消極反動思想的微信信息內(nèi)容在黨組織微信平臺上予以澄清與批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最后,要加大微信平臺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在微信管理工作中的政治鑒別力與敏銳性,使其能夠在廣泛傳播的多元價值微信信息中自覺劃分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的界限。同時,在微信自媒體平臺陣地上,高校黨建要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從而為加強黨組織微信平臺導向力,鞏固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奠定基礎。
(二)加強高校微信平臺運營體系建設
首先,高校領導層要提升對黨組織微信平臺建設的重視程度,在結合本校黨建工作實際的基礎上深刻調(diào)研,制定切實可行的應用方案,盡快使大學生黨建工作適應微信時代的特點。其次,要加大微信平臺建設的資金投入,特別是要培養(yǎng)一支政治素質(zhì)合格,同時兼?zhèn)湫畔⒓夹g與技能的復合型微信平臺工作隊伍,保障黨組織微信平臺運營工作合理、有序的開展。最后,要按照分級建平臺,層層抓管理,上下共聯(lián)動的原則,建立基層師生支部、院系黨委基層平臺、學校黨委總平臺層層嵌套的微信黨建平臺,實時聯(lián)動。與此同時,學校黨委總平臺實時指導,統(tǒng)籌管理各院系、支部微信號的工作動態(tài),暢通流程,保證“微黨建”平臺的高效運轉。
(三)完善微信黨課內(nèi)容與研討形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外因是條件,內(nèi)因是根本。對于微信平臺中娛樂化信息泛濫削弱了黨建工作的實效性的問題。大學生黨建工作者只能從自身原因出發(fā),豐富微信黨課的教學內(nèi)容,強化線上的問題討論功能,從而盡可能地提升黨組織微信平臺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微信黨課的內(nèi)容應當立足于大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不是線性的理論說教與灌輸,要善于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分析大學生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從而提升其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積極性。
微信的廣泛應用給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對此,
廣大黨建工作者要在充分結合工作實際的基礎上,加強教育形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思想意識的升華,有針對性地應對各類挑戰(zhàn),將微信和黨建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黨建教育模式。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微信功能的更新,高校黨組織微信平臺建設在未來也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對此,期待高校黨建工作者能夠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從而使微信平臺在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中能夠得到更加科學和合理的應用。
參考文獻:
李倩:利用微信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的探索[J]. 求知導刊,2015,05.
(作者系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特約責編:房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