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人|李 雷
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
點評人|李 雷
本月人物
洪素珠:辱罵“老榮民”成全民公敵,引發(fā)兩岸集體聲討
奧馬爾·馬?。褐圃烀绹飞献顟K重槍擊案,“現(xiàn)身說法”效忠IS
雷洋: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吳建民:因車禍意外身亡,是非功過留與后人評說
卡梅倫:政治豪賭意外落敗,失意辭去“掌舵人”
袁貴仁:年滿65歲到點退休,諸多問題留于繼任者
王 石:當年大義舍股權,如今尷尬“被出局”
梅 西:再次折戟沉沙美洲杯,傷心揮淚告別國家隊
畢加索:近百件真跡走進中國,引爆京城藝術圈
大衛(wèi)·哈維:感受中國城市化進程,引領重讀《資本論》熱潮
6月9日,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發(fā)布宣稱“采訪”實為辱罵外省“老榮民”(“榮譽國民”的簡稱,在現(xiàn)今臺灣社會中,多指曾參與抗戰(zhàn)或內(nèi)戰(zhàn)后遷臺的外省籍退伍軍人)的視頻,視頻中洪素珠在高雄228公園內(nèi)辱罵一名手拿助行器的“老榮民”,甚至稱對方“不要臉!中國難民”,叫囂讓其“滾回大陸”。此視頻一經(jīng)發(fā)布,頓時引發(fā)兩岸人民的一致聲討。臺灣的藍綠陣營也罕見地將矛頭齊指這位極端分子,譴責其令人不齒的卑劣行徑,大陸民眾更是義憤填膺,聲討洪素珠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發(fā)布仇恨言論,攻擊他人,制造社會對立,是一種赤裸裸的“臺獨”行徑。
洪素珠
據(jù)調(diào)查,洪素珠竟然還是高雄市某小學的志工媽媽,向小朋友們灌輸“全世界最笨是臺灣人,拿金錢拿技術養(yǎng)大敵人,然后自己死無葬身之地”。試想將這種極端論調(diào)帶進校園向孩子們散播,后果何其可怕。更加可怕的是,持有類似論調(diào)的臺灣人近幾年甚至有愈來愈多之勢,網(wǎng)絡上有許多的撕裂臺灣、制造兩岸對立的言論。更有甚者,竟然“力挺”洪素珠,令人細思極恐。有分析人士指出,洪素珠的極端行徑在臺灣雖非主流,但并不稀奇。網(wǎng)絡上這種仇視言論之所以能夠得到散播,很大原因就在于近年來綠藍陣營相互對抗,甚至惡意攻訐,某些政治人物操弄意識形態(tài),挑動族群省籍矛盾,民眾在某些立場問題上分歧愈加明顯。所以,洪素珠的這種言論表面看似個體行為,實則代表了整個“急獨勢力”群體,臺灣的某些政治人物對此難逃其責。
美國當?shù)貢r間6月12日凌晨,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同性戀夜店發(fā)生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兇手奧馬爾·馬丁闖入夜店開槍掃射并劫持人質,與警方對峙,最終導致50人死亡,53人受傷,這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槍擊慘案。事后,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將這起槍擊案定性為“恐怖襲擊”,從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公布的奧馬爾·馬丁在襲擊過程中與警方的通話記錄中不難看出,兇手顯然受到了極端圣戰(zhàn)思想的影響??梢?,此次槍擊案不僅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而且觸碰到了美國的同性戀、槍械和種族三大敏感問題,尤其是在美國大選如火如荼之際,勢必會對美國社會的上述問題產(chǎn)生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美國大選的走勢。
經(jīng)過設計階段基本確定作品具體功能模塊,在開發(fā)階段,需要對小組隊員進行詳細分工,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分配相應的功能模塊進行開發(fā)。在開發(fā)過程中,要求組員之間一定要加強溝通和交流,確保各個模塊之間接口的統(tǒng)一性。往往在開發(fā)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作品的一些地方不夠完善,這時會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使得作品更加完善合理。
奧馬爾·馬丁
全球接二連三的恐怖襲擊與報復社會行為,足以說明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的陰霾正越來越多地飄蕩于世界各地的上空。對此,我們除了對其野蠻行徑予以“最強烈譴責”之外,應與世界人民一道共同還擊,但一味的武力打擊與軍事鎮(zhèn)壓可能無濟于事,用苦難和不平等來簡單地解釋恐怖主義也說不通,我們必須理性地看待恐怖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目的,分析和正視其背后的訴求,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如此方能減少類似的慘案再次發(fā)生。
雷洋
經(jīng)過50多天漫長的等待,在“萬眾矚目”之下,北京檢察機關終于公布了雷洋尸檢鑒定意見,確定死者雷洋符合胃內(nèi)容物吸入呼吸道致窒息死亡。涉案警務人員在執(zhí)法中存在不當行為,且在案發(fā)后有妨礙偵查的行為,以涉嫌玩忽職守罪對涉案警務人員邢某某、周某依法予以逮捕。
至此,疑點重重的雷洋因涉嫌嫖娼而離奇死亡的案件,終于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之前警方給出的因心臟病病發(fā)而死亡的說法不攻自破,而公眾對于涉案警務人員涉嫌暴力執(zhí)法并妨礙偵查、誤導社會的揣測似乎得到了證實,但該案的“行為性質和責任輕重”仍需進一步的依法偵查。距離“雷洋事件”真相大白尚需時日,關心并追蹤事情真相的民眾也還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理性。一個年輕生命莫名其妙地暴斃,固然令人憤慨和心生疑惑,但是絕不能讓盲目的熱血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也不能以道德準繩來捆綁司法的公正,因為公共輿論場上眾聲喧嘩最終皆指向給死者一個公正的交代,而邢某某等涉案警務人員同樣應該得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一個法治健全的國家,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在一個文明進步的國度,民眾也許會憤怒,但絕不會因此而隨意揮舞道德大棒。衷心希望正義終會得以聲張,施暴者終會得到法律的嚴懲。
6月18日早晨,中國前駐法國大使、著名外交家吳建民在武漢因車禍不幸去世。消息傳來,公共輿論頓時一陣唏噓和惋惜。吳建民投身外交事業(yè)長達半個多世紀,從1994年開始,歷任中國駐荷蘭、駐聯(lián)合國日內(nèi)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駐法國大使,為中國的外交事業(yè)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與主張“中國可以說不”的強硬派不同,吳建民一直反對民粹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強調(diào)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對外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要珍視和平、杜絕戰(zhàn)爭,如此中國方能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勢頭。其溫和的外交理念與政論主張為其贏得了眾多支持者,但也招致了許多的罵名,他被貼上“鴿派”的標簽,甚至被某些激進分子視為“漢奸”和“賣國賊”。
吳建民
事實上,吳建民及其主張在公共輿論場中的不同遭際,很大程度上便反映了未來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的困境所在,即中國在“和平崛起”的進程中,如何做好對斗爭或沖突“度”的把握,因為中國歷來崇尚和平,但絕不會容許他國肆意的侵略與踐踏。惟其如此,觀點的爭鳴可以提倡,但是人格的辱罵絕對應該受到譴責,畢竟極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在哀悼死者的同時,對其功過的評價不仿留與后人評說。
6月24日,提前進行的英國脫歐公投以51.9%支持、48.1%反對的結果落下帷幕,這也就是意味著英國和歐盟長達43年的“婚姻”宣告結束。隨后,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
對于卡梅倫而言,脫歐公投其實就是一場拿自己的政治生命為賭注的豪賭。因為他比誰都清楚,脫離歐盟,英鎊勢必大幅貶值,英國經(jīng)濟將遭受重創(chuàng),其國際影響力也將大幅下滑,所以,他一方面公開表明自己希望留在歐盟的立場,另一方面又積極地推動民眾進行脫歐公投。其目的無非是借脫歐公投來倒逼歐盟改革,為英國爭取更多利益,扭轉英國在歐盟內(nèi)部“不得志”與“受排擠”的尷尬地位,同時以此來安撫民眾對歐盟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但其“如意算盤”卻落空了:脫歐派最終占了上風,支持留歐的他便站在了英國大多數(shù)民眾的對立面,他理所當然地不再適合擔任“掌舵人”。更悲劇的是,歐盟六大創(chuàng)始國外長于公投結果公布的次日,便聯(lián)合敦促英國從速落實退歐決定,消除不確定性。面對此種情景,任性的英國民眾似乎又后悔了,感覺留歐和脫歐兩派得票太接近,要求重新舉行公投,但被傷了“自尊”與感情的歐盟恐怕很難答應。所以說,卡梅倫無異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英國人這次真是玩大了。
卡梅倫
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九號)決定,免去袁貴仁的教育部部長職務。盡管該任免屬于正常的到點退休,但是該時間節(jié)點恰巧是在北京白云路小學“毒操場”事件發(fā)生后不久,難免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從2009年任教育部部長一職以來,袁貴仁可謂經(jīng)常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近年來頻發(fā)的校園暴力案、毒操場事件、重大考試泄題事件等,讓中國的老百姓普遍對于中國當下的教育公平、學生安全等憂心忡忡,對于教育部門的工作感到十分不滿,袁貴仁也經(jīng)常處于被質問或問責的尷尬境地。
袁貴仁
王石,在國內(nèi)可謂婦孺皆知的人物,全球最大的房地產(chǎn)商——萬科集團的董事長,中國地產(chǎn)界教父、中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代表,而且拍廣告做代言,登珠峰玩極限,企業(yè)家里面的時尚先生、運動達人,在公眾面前一直保持著熱點關注度?,F(xiàn)如今,隨著萬科股權與控制權之爭的持續(xù)發(fā)酵,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王石面臨著被人“掃地出門”的尷尬境地。
本來上市公司通過股東大會來決定董事會成員的去留實屬正常且合乎市場規(guī)范,更何況假如王石團隊出局之后的萬科未來發(fā)展尚屬未知,但公眾卻對這位公眾人物當下的遭遇充滿了同情。首先,當然源于王石的個人魅力及其知名度;其次,眾所周知,王石是萬科的創(chuàng)立者、經(jīng)營者和塑造者,正是在其帶領之下萬科才取得了今天的業(yè)績,一旦王石離開了,無異于當年喬布斯被排擠出蘋果公司的董事會一樣,萬科的靈魂也便不復存在了,萬科的品牌價值將會一落千丈。在這層意義上講,王石似乎站在了正義的一方,其所對抗的是所謂的“野蠻人”,但是在市場的逐利法則面前,能把集團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能給股東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才是王道。在這場“權力的游戲”中,由于以王石為首的萬科管理層持股量極少,面對華潤與寶能聯(lián)手夾擊,王石早已失去了博弈的資本,其出局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王石
對此,王石仍懷揣著一如既往的自信強烈回應:“出局?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而恰恰是這種敢于應對挑戰(zhàn),勇于亮劍的氣魄為王石積攢了超高的人氣,所以這場股權之爭的大戲,劇情是否會有大反轉,到底會以何種形式收場,我們且慢慢欣賞。
梅西,無異于此次美洲杯上最失意的人,罰失點球,導致與美洲杯冠軍再次失之交臂。在俱樂部鬼擋殺鬼、佛擋殺佛,威風八面、榮譽無數(shù)的梅西,卻一次又一次地令阿根廷球迷失望,不僅沒有帶領阿根廷國家隊取得美洲杯冠軍,更遑論大力神杯。被視為“馬拉多納接班人”的梅西再次淪為千夫所指,或是過于自責,或是不堪重負與各種指責,梅西在決賽結束后便痛苦地宣布退出國家隊。這對于眾多球迷來說,難以接受的程度恐怕不亞于本次美洲杯的丟冠,阿根廷幾乎全民在挽留梅西。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奉勸那些辱罵梅西的球迷,少一些苛責,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施壓,多一些支持,如此或許能夠讓梅西回心轉意,也讓你們能夠最終圓夢。因為,梅西無可爭議地是當今世界最好的球員之一,沒有梅西的2018年世界杯必將失色不少。
梅西
這個6月,中國的文化藝術界迎來了兩位西方的重量級人物。“畢加索走進中國”藝術大展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藝術愛好者以及普通大眾如朝圣般涌入京城。此次展出的83幅畢加索原作來自5個國家的8位著名收藏家,覆蓋了畢加索早、中、晚全部創(chuàng)作周期,藝術形式橫跨油畫、版畫、素描、手稿、雕刻、陶瓷六大藝術領域,是近距離欣賞大師作品,了解其藝術探索軌跡和獨特藝術個性的絕佳機會。
畢加索是舉世公認的20世紀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百年不遇的藝術天才,是當今唯一一個活著便見證了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藝術家。其偉大之處就在于一生不停地尋求創(chuàng)新,他并非刻意地標新立異或故意炫技,而是盡可能地忘卻成規(guī)與技法,不斷地突破自我,率性而為;而且盡管其一生的作品充滿變化,卻保持了其一貫的粗獷率真、大膽前衛(wèi)的風格,且內(nèi)蘊著無數(shù)藝術家夢寐以求的率真與童趣,具有極高的可辨識性。
畢加索
畢加索與中國似乎有著獨特的緣分,最為國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當年國畫大師張大千赴巴黎拜訪他時,他所說的“我搞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何以跑到巴黎來學習藝術,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絕非畢加索的恭維之詞,他的確從齊白石的繪畫、日本的浮世繪中找尋到了許多的藝術靈感并為其所用。其晚年變法過程中,明顯吸收了中國畫的元素,其《火槍手》中帶有明顯軟筆的痕跡,《斗?!废盗袆t頗具中國寫意畫的風格,用筆灑脫奔放,充滿動感與靈韻。
大衛(wèi)·哈維
81歲高齡的當代著名人文地理學家、當代西方左翼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大衛(wèi)·哈維6月份到訪中國,其所到之處皆刮起理論旋風,并引發(fā)學界關于商品、資本、城市空間、時間等問題的持續(xù)討論。大衛(wèi)·哈維是當代西方地理學家中以思想見長,并對建筑學、哲學、社會學、政治經(jīng)濟學等多種學科產(chǎn)生極大影響的學者。哈維從1971年前后開始研讀《資本論》并開設討論課,這一舉動堅持了四十多年。他積極嘗試把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植入地理學來研究城市問題與資本主義生產(chǎn),發(fā)掘資本主義生產(chǎn)與快速城市化進程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并最終將地理學提升為空間政治學。
此次來到中國,他游歷了中國的揚州、南京、天津、北京等城市。中國的歷史、文化、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也頗令其驚訝,他坦言中國當代社會的發(fā)展與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無異,亦是在資本的邏輯框架之內(nèi)。他對照了美國的紐約、洛杉磯等城市,指出中國當今社會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而出現(xiàn)的各種“城市病”很大程度上皆源于資本的生產(chǎn)與運行。至于全球資本積累巨大浪潮中的城市空間到底何去何從,哈維貌似持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他認為建構一個全體人類共同體生存理想的機遇是存在的。但其作為一位思想家,并未意識到人類理想家園的建構單純依靠對于資本的批判恐怕無濟于事,因為只要戰(zhàn)爭與暴力、隔膜與歧視依然存在,人類和諧美麗家園的建構將永遠是一種遙遠的烏托邦。
責任編輯/胡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