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萍
【摘 要】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英語語感是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學習英語的核心,是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感悟,它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中學英語 英語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語感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180-02
眾所周知,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對英語知識的獲取和運用有著重要作用。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同時又運用于語言實踐中去,要想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必須要具有良好的語感做基礎。人們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有時候聽起來特別舒服,說起來又非常順口,這其實就是語感在發(fā)揮作用。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他們對語言感覺能力有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能通過語調(diào)、語音以及語言表達時的表情能體會到超出文字本身的含義。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會不斷培養(yǎng)語感,但是,要想讓學生的語感早日形成,必須要把語感培養(yǎng)滲透到英語日常教學中。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呢?
一、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積累的良好習慣
學生從小就開始背誦古詩詞,這是人們學習漢語的常用方法,實踐證明,大量的語言輸入為語言的輸出提供保障,這就說明積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要求學生養(yǎng)成隨時記筆記的好習慣,隨時隨地都能把一些有用的句子、詞匯、文章記錄下來,并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復習和記憶,加以模仿運用,把這些精彩句子、有用短語等都能熟記于心,并在實踐中學會運用,為培養(yǎng)語感提供有力保障。
二、發(fā)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使用英語講課、交流,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不管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應該避免用漢語為中介翻譯法。要求學生盡量使用英語詞典,便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更加準確,因為用漢語去解釋英語有時候不能做到一一對應,體現(xiàn)不出語言的準確性和外延性。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教學時,有些句子很難用漢語去解釋,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詞語或句子在具體情境中去理解,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和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而且是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其內(nèi)涵,達到幫助理解詞、句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適時進行音標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學習詞匯的時候用漢語進行標注,這不利于學生準確地聽說英語,也不利于創(chuàng)造語境。這樣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說出來的英語帶有濃厚的漢語味道,聽起來非常生硬,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貫穿音標教學,引導學生把單詞中的字母用音標標出來,根據(jù)音標準確地讀出單詞,這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大有好處。
四、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是是交際的工具,因此學生不但要學習英語知識,還要會用英語說,敢用英語說。要克服不敢說和不想說的心理障礙。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說話,以求增加會話容量和能力。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英語交際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說英語的愿望,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要改變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觀念,用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用親切的話語感化學生,使學生樂于開口,積極參與到語言交際活動中。
其次,在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要遵循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每節(jié)課上課前,讓學生利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對話,初步訓練的時候,教師安排的內(nèi)容應簡單,讓學生感到交際不難,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往后逐漸推進,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自由選擇對話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符合訓練語感的實踐性原則。為了降低難度,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只要堅持不懈,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提高,學生的語感也得到培養(yǎng)。
五、廣泛閱讀,培養(yǎng)語感
在英語教學中,加強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增長智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語感的一種好方法,英語教師不但要講解語法、句型結構,還要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語句。體會語感,才能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把握文章的整體性思想。因為語句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教師要對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讓學生在反復閱讀后理解文章內(nèi)容,訓練學生的語感。另外,還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和縮寫,產(chǎn)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力,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但是,英語教材上的閱讀材料數(shù)量是有限的,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力之后,就應該讓他們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通過廣泛閱讀,開拓視野,發(fā)揮才干,提高能力,使學生掌握精讀、品讀、猜讀詞義等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使所學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與鍛煉,既擴充了詞匯量,還提高學生的語感。語感有了,語言表達就會流暢得體,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六、加強學生語言實踐
英語閱讀可以分為精讀和泛讀,同樣,學生的聽、說、讀也是如此,“精”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語言規(guī)律,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泛”的教學可以使所學知識更加深刻和牢固,還能提高學生對未來語言規(guī)律的感性認識,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語言的復現(xiàn)率,使學生獲取大量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實踐能力,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體驗感悟語言。在“泛”的語言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機會,通過 “泛”與“精”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以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闹笇В探o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泛”的實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有利于學生鞏固語言知識。
總而言之,語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語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語感,必須要以生活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語言材料,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強學生使用英語這門語言的動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語感能力。
參考文獻:
[1]羅麗.語感:語言的"潤滑劑"--淺談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3 (6):24-25.
[2]蔣海霞.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yǎng)探析——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3(2): 27-28.
[3]王春暉.從“發(fā)音標準”到“語音可理解性”——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思考[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6(4).
[4]胡邦瓊.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16):11.
[5]陳莉.芻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語感缺失成因及應對辦法[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