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嘯
?
怪咖
■文:張嘯
勒芒賽道上從來就不乏各路廠家的狠貨,它們有著鬼斧神工般外觀的同時,還被賦予了令人咋舌的發(fā)動機功率。這款來自馬自達的產品就屬其一,除了那臺可能來自外星“黑科技”的發(fā)動機之外,它還有個非常動聽的名字—風籟(furai)
它是一臺概念車,單從外觀上來看,這臺風籟或許會有些似曾相識。側面輪廓、導流帶造型以及駕駛艙位置會令人第一時間聯(lián)想起傳奇跑車邁凱倫F1,車頭柳葉型大燈及燈線又令它看起來極具科幻元素。同樣,車尾柳枝型燈線也充斥著未來感,更巧合的是,其車尾的設計元素與現(xiàn)今超級跑車邁凱倫P1如出一轍,但要知道,2012年問世的邁凱倫P1比這輛風籟晚了整整5年。
這臺和馬自達6占地面積相當的風籟并未采用低排量短沖程V8發(fā)動機,也并沒有采用象征未來的電動機驅動,取而代之的是一臺三轉子發(fā)動機。與傳統(tǒng)活塞式發(fā)動機不同,轉子發(fā)動機是由三角活塞在不規(guī)則橢圓型的氣缸內做旋轉做功,其動力是通過內齒圈和動力輸出軸咬合傳遞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奧托發(fā)動機,轉子發(fā)動機運轉一圈,每個轉子就可做功一次,因此其在同等燃油的消耗量下機械效能更高。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由于燃燒的不充分會導致油耗過高,燃油排放也很難達標。不過風籟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困惑,因為它根本不需要燃油,驅動它的正是由英國石油公司(bp)所提供的E100燃料,說白了,就是酒精。這種燃料對于玩航模的人多有了解,助燃性強、燃燒也更為充分,并且其所排放出的廢氣也更為環(huán)保。
言歸正傳,這臺風籟上的發(fā)動機正是來自曾在1986年叱咤勒芒賽中的767B賽車,在經過改造后,這臺代號13G的轉子渦輪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331 kW,而采用全碳纖維制造的車身,使其車重僅為675 kg,如此之輕的車身質量與馬自達當年征戰(zhàn)ALMS的Courage C65賽車的底盤不無關聯(lián)??上攵?,這比布加迪威龍Super Sport還高的推重比所帶來的加速感受將是多么令人畏懼。在通過6 擋X-trac半自動變速器將動力傳遞至后輪后,這臺風籟的0~100 km/h時間僅有3 s左右,但其最高時速卻僅為290 km/h。面對賽道上動輒300 km/h的賽車,這樣的極速也只是夠用而已。造成如此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夸張的外形設計,為了增加足夠的下壓力保證抓地性,風籟的風阻系數高達0.36 ,與一臺家用SUV相當。而要說到操控性,舉個例子吧,它能在多數賽道中跑出接近F1賽車的圈速,而且別忘了,它的排量僅僅為0.65 L,比一臺“微面”的排量還要低。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臺僅有的風籟在誕生后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就毀于一場測試,至今事故原因仍未確定。如今,或許只有在GT賽車中才能一睹它當年的風采了,哦,對了,進入游戲駕駛它時可別忘了關小音量,被賦予乙醇燃料的轉子發(fā)動機高速運轉時的聲音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