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東某
至少在朋友圈,跑步已經(jīng)火了好幾年。打開手機,A剛更新某個定位計時軟件下自己的路線圖,嘆為觀止的距離下配的是云淡風輕的“心情不錯,出來跑步散心”;B更加勤勉,定位到一個著名的度假地點,發(fā)送一張穿著專業(yè)衣服鞋子,以一個名勝古跡為背景的大汗淋漓圖;C說自己剛參加完半馬,伴隨著一個官方通告成績短信的截圖。我是D,剛跑完3公里,感覺自己失去了在朋友圈發(fā)跑步狀態(tài)的資格。
多年以前,事情是完全相反的。我在學校痛苦地準備著那個需要考核的3公里,周圍大部分同學也對此深表抵觸,紛紛質疑道:為什么人要花時間在一個空地內愚蠢地畫圈?甚至會將此升華到生命存在的意義的高度,并得出結論說這是毫無意義的。多年以后,馬孔多的冰塊突然融化,大家之前的抱怨和懷疑也隨之流逝,又一股腦加入跑步大軍,并且都同時喜歡古希臘奧運會時的那句口號:“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在奧運會上,長跑項目同多年前一樣,依舊冷門。在里約奧運會,即使女子萬米跑破了塵封二十幾年的紀錄,人們口中的田徑仍舊是不可阻擋的博爾特、加特林和喜歡掉棒的美國接力隊。業(yè)余世界里喜歡長跑的我們和競技體育中孤獨的長跑運動員仿佛生活在地球的兩極,大家熟知的長跑偶像更多的是身邊的牛人和誤打誤撞的村上春樹。
村上儼然是身邊文藝跑者的偶像,即使沒讀過《挪威的森林》,也得看過《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對于自己突然變身跑步明星,他也有點措手不及,在一篇小文中寫道:就像從來不會鼓勵人去寫作一樣,自己從來不會鼓勵任何人去跑步;跑步只是因為他的身體熱愛這個運動,而不是他有驕人的忍耐力,喜歡用汗水和無聊折磨自己。他還說自己曾以為優(yōu)秀的職業(yè)選手也都愛著這項運動,直到有一次見到馬拉松運動員瀬古利彥,他迫切地上去問對方:是否有那么一天希望明天休息不用跑步。對方一臉驚愕,仿佛不相信有人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答道:那當然,每天都想。
村上也曾表達過一個觀點,認為人的身體是可以修行的,要時常保持清潔和美好。我想這才是周圍很多在跑步的朋友的出發(fā)點,用不著升華到精神修行那么高,我們日復一日地跑步,強迫自己愛上這項曾經(jīng)痛恨的運動,其實就是為了擺脫現(xiàn)實中平庸累贅的軀殼,追上那個理想中更完美的自己。翻譯成人話就是:要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