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層面出現(xiàn)了些許問題,包括教學效果的低效等。對于新課程標準理解的偏差、不深刻等問題導致教學效果得不到最大化的發(fā)揮,使課堂教學改革遇到瓶頸,出現(xiàn)形式化、低效化等現(xiàn)象。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目標和追求。眾所周知,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教育過程,也是一種教育的理念。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從而獲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如何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最終獲益,是語文教師不斷追求和探究的。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結合教學經(jīng)驗及理論探索,本文試圖拋磚引玉,提出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探討
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層面出現(xiàn)了些許問題,包括教學效果的低效等。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從而獲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梢哉f,語文教師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刻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所謂有效性教學,就是指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學。學生是否能夠得到進步或得到發(fā)展是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衡量指標?!?/p>
人們都說,教學是一種有缺憾的藝術。但是,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讓這種有缺憾的藝術盡可能變得高效,不論更新教學思想也好,變化教學內容也罷,語文教師應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為始終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障。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規(guī)定,以及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和理論探索,本文試圖就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淺談一些管窺之見。
一、語文教師應用心備課,厘清教學思路
教材是教學實踐的依據(jù)和抓手。作為語文教師應首先用心備課,精心備課,準確把握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因材施教”,根據(jù)每一名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掌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獲得知識的點播和引導。
同時,教師用心備課也表現(xiàn)在配合教學內容,充分準備教具和材料等,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豐富、有趣,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萬世先師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老夫子的這句話恰到好處地揭示了學習的有效途徑——熱愛學習。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熱愛,才能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有專家認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說明了語文學科知識具有多樣性特點,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選擇熱衷的領域和主題。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所見所聞在課堂上分享,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從而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熱愛的地方,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師應真正了解學生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地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因此,教師在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的基礎上,應以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為主要依據(jù),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和提高。
四、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學生自主預習是語文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更多、更深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例如,在教授古詩詞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古詩文的寫作背景。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順利的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的內涵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同時,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語文課堂教學。
五、創(chuàng)建和諧、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氛圍中,其思維活躍度最高,思維的狀態(tài)最好?!币虼耍n堂教學中,學生如果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其學習的狀態(tài)將會達到最佳水平。
教師應有意采取一些策略,例如導入時結合小游戲等,積極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多用描述性、鼓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獲益。
傳統(tǒng)思想認為:“課堂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獲得技能,不需要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反應?!笔聦嵣?,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不斷互動、變化的過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興趣、水平為出發(fā)點,才能夠使教學更加有效地實施下去。
總之,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多種多樣,關鍵在于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